首页  >  凯风专区  >  春风化雨
“补偿性回馈”的原因与对策浅析

作者:廖静 施秀萍 · 2011-11-16 来源:凯风网

  “补偿性回馈”(compensating feedback),意指善意的干预引起了系统的反应,但这反应反过来抵消干预所创造的利益。例如有些初到公司的新人,急于和大家融洽相处,当别人批评他的工作时,也绝不回应,最后反而被人认为难以共事。而在教育矫治工作中,我们也曾有过面对“补偿性回馈”的感觉。

  一、“补偿性回馈”在心理矫治过程中的表现

  (1)多番交谈拒绝敞开心扉。

  为了能与刚接触的习练者拉近距离,有利于彼此更好地沟通,志愿者通常很乐意与习练者分享人生经历,然而实际情况可能会是习练者要面对志愿者一回又一回地询问自己的情况,不胜烦扰。再加上阅历的不同,有时候志愿者无意间的一句话会触动习练者敏感、多疑的神经,造成习练者不愿意敞露心扉的窘况。

  (2)重复学习同一类型的资料时态度由积极变消极。

  有时候,为了让一些痴迷型的习练者思想更快转变过来,志愿者会充分利用其休息以外的时间进行教育学习,刚开始时习练者对学习资料的评价还是中肯或积极的,但是当同一类的学习信息源源不断地呈现在习练者面前时,他的态度没有以前那么积极了。尤其是当志愿者以单一的矫治方式重复千篇一律的学习内容之时,习练者可能会以彼此观点不同为理由拒绝学习,又或者直接告诉志愿者自己是不会改变对法轮功的初衷的。

  (3)亲情感召效果适得其反。

  每当学习进入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志愿者可能会邀请习练者的家属加入到对习练者的教育团队中来,如果此时的习练者还没有具备开放、不闭塞的态度来对待教育矫治工作这个事实的话,也许他会更不配合后期的教育工作。

  上述情况可能会让志愿者产生一种感觉:愈反复用力地强调法轮功的荒谬性与危害性,未清醒过来的习练者拒绝接受的态度也愈明显,于是导致我们要花更大的努力去改善习练者的认知。这就是教育矫治工作中的“补偿性回馈”现象。

  二、“补偿性回馈”出现在心理矫治过程中的成因

  (1)过去社会对精神层面的疏忽关注导致伪科学、伪宗教的产生。

  在矫治工作中出现“补偿性回馈”这个现象,其实原因应该很多。首先,从社会发展进程这个大环境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政府抑或个人,在经济发展方面投入的精力远比在精神层面投入的关注要多,所以这是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有所提升以后,像法轮功之流的伪科学、伪宗教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今日的问题来自昨日的果,现在志愿者要把习练者作为精神支柱的法轮功从他们的认知中挪走,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这过程中习练者的态度出现反复是可以理解的。

  (2)对学习内容的厌倦影响了心理矫治效果。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出现这种现象的一种可能性是厌倦感,即对学习内容持续而又重复性的分析可能会助长习练者对矫治的消极思想。如习练者已经参加过多次心理矫治,对千篇一律的学习资料在经过反反复复地学习以后,可能会对学习资料没有像从前那般积极的评价,从而影响矫治效果。

  (3)逆反心理让习练者拒绝接受学习。

  另外一种可能是逆反心理,即当人们感到他们选择的自由受到了外部力量的威胁时,心理阻抗就会发生,通过做出与这一外部力量期望相反的选择来重申自己选择的自由是一种很自然的倾向。在心理矫治过程中,相同学习内容的过度重复可能会让习练者产生一种被信息“牵着鼻子走”的感觉,这或许让习练者产生拒绝接受学习的想法。

  (4)偏执型人格让习练者闭目塞听。

  由于痴迷型习练者大多属于偏执型人格,他们对自己有强烈的自信,对志愿者保持警惕,会把志愿者的劝告当作别有用心,予以争辩和反击。即使大量事实证明他们的相信是错误的,他们也不愿意面对。

  三、消减“补偿性回馈”影响的对策

  (一)对复杂内容和简单直观的内容要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

  出现“补偿性回馈”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学习内容在短时间内的重复出现,引起了心理学上的过度曝光(over exposure)效应,导致了习练者对学习内容的消极反应。那么,学习内容重复多少次才算合适呢?笔者认为,这要视学习内容的复杂程度而定,同时要考虑知识点合适的展现方式。

  (1)需系统性分析的复杂内容,要不断重复和强调。

  目前,在心理矫治中,已经逐渐建立起一套较为成熟的心理矫治方法。以笔者愚见,我们要选择知识点合适的展现方式。复杂信息以印刷形式呈现时会更加有影响力,同时习练者能控制着呈现的速度,这会比用口语表达或播放光盘的形式更具有说服性且容易让人接受。如针对习练者提出中国的人权状况为国际社会诟病这个问题时,志愿者以书面材料从旁指出中国政府已于06年5月通过联合国的无记名投票,受到110多个国家的支持,成为了联合国人权理事国之一,而某些超级大国却连参与竞选都不情愿,两相比较,提醒习练者不要坠入“外国的月亮特别圆”的误区,应该多关注中国政府一直以来的努力和发展。

  (2)简单直观的内容要创新形式呈现。

  而对学习内容相对直观而简短的部分,如法律法规等,即便只须重复学习一两次,也尽可能在重复呈现中提供一些新颖的东西,像案例说明等,它能够让学习变得不再沉闷冗长,并且可以使更多的信息被习练者吸收、理解。

  因为在李洪志“不二法门”的洗脑下,习练者除了练功“学法”、“讲真相”、“发正念”这三件事以外不做其他事情,所以志愿者应拓宽其视野,通过爱国主义课程让习练者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通过传统文化课程使其重新对祖国的文化和宗教信仰进行再认识。

  上述学习内容中所包含的新异且有用的消息,可以让习练者感到即使不坚持原有的“大法弟子”立场,自身的理想与追求也无需改变。如面对认为“真、善、忍是宇宙特性”的痴迷型习练者,志愿者引入大量宣扬传统文化的广视传媒资料让其从中了解到“真、善、忍”并不是法轮功独有的产物,习练者中止对法轮功的修炼不等于放弃对真、善、忍的追求。

  (二)不断更新学习内容,运用社会大帮教力量让其认识社会及自身。

  (1)针对习练者的已有知识、价值观和兴趣,提供新颖且令人信服的学习内容。

  认知科学家认为,(关于事件、人物和问题的)态度和知识在我们记忆系统中是分开存储的(Anderson & Hubert,1963;Tulving,1983)。换言之,习练者接受了我们的知识,也未必会马上改变对法轮功的态度。这一方面说明教育矫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欲速则不达,理解并不能确保态度的改变,对信息的接受需要正面的认知反应(对信息进行思考的结果)。因此,具有与习练者已有知识、价值观和兴趣有关的,新颖且令人信服的知识点是最有说服力的。针对部分习练者对历史一知半解,受暗示性较强的性格特点,志愿者可将其谈话中涉及的历史真相一一还原,用印刷资料和视听媒体双管齐下,确保其信息接收全面。

  如习练者提到“苏共解体”的问题,志愿者先是以印刷资料向其分析“苏共解体”的两大原因是制度上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和没有切实关注群众利益。与此同时以视听媒介告诉习练者,如今的俄罗斯民众认为“苏共解体”后生活更不如从前了,前总统普京更在2004年时公开宣称“苏联解体是全民族的大灾难”。注意到习练者露出思考的神情,志愿者可趁此机会谈谈中国政府在吸取苏联解体的经验后,运用科学发展观所做的有关事情。

  (2)运用社会大帮教力量多管齐下协助习练者脱离邪教。

  态度和知识的分区理论在另一方面提醒我们要努力创造机会促使习练者思想“破壳”,不仅可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技巧上下功夫,还应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帮助习练者获得正确的认知。当前,社会大帮教正处于试运行状态,除了云集一大批各个行业都有的专家、学者外,志愿者中既有习练者的亲属,也有已从法轮功泥沼中走出的原习练者。充分调动可以集结在一起的力量,使教育矫治工作事半功倍。如在钟某的案例里,志愿者巧借钟某突发病情之机,利用亲情感召和理论研讨双管齐下帮助钟某再次摆脱法轮功的毒害。(廖静.《失而复得的幸福》.凯风网,2011-10-28)又如在檀某的案例里,她自2003年从法轮功走出来以后就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反邪教志愿者,一直工作在与法轮功作斗争的第一线上。(宁静.《“精进弟子”为何灾难不断》.凯风网,2011-09-08)

  (三)耐心和有效的策略是融化偏执的阳光。

  (1)耐心倾听,站在习练者的角度真诚沟通。

  法轮功习练者这个人群在性格上最大的一个共通点是偏执,总认为自己看得非常客观,做得绝对正确。偏执型人格最大的内心阴影就是缺乏安全感,需要对未来的确定,而法轮功让他们获得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和保障感。(文川.《法轮功习练者偏执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凯风网,2010-11-29))因此,这类人群不会轻易听取外界尤其是志愿者的意见。

  正如文川在其文中所说,对偏执型人格习练者进行教育帮助时,要在真诚、信任的基础上做工作。由于他们内心对别人有负性信念,需要志愿者耐心、接纳和包容。因为他们的偏执,所以出现“补偿性回馈”是可以理解的,这更需要志愿者耐心地处理这个问题,选择合适角度切入教育谈话和学习当中。

  (2)把握好知识点的选择和学习后期的思想摸排。

  选择话题时,考虑到习练者都是有神论者,相信神魔之说,志愿者可以“法”破“法”,把法轮功的歪理邪说与佛教理论作对比,促使习练者对法轮功产生怀疑,充分发挥佛教在抵御邪教侵蚀中的积极作用。关于这一点,在重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孝容的《借助传统宗教抵御邪教的思考》(凯风网,2011-08-29)一文中,有着发人深省的阐述。

  一旦习练者对法轮功产生了怀疑,他们会迫不及待与志愿者进行深层次上的交流。此时,志愿者通过“两看一谈一观察”(看作业、看思想认识,谈话记录,直、间接观察),全面摸排习练者的思想症结,一步步慢慢把习练者弄不懂的问题解释清楚,实现邪教痴迷者脱离邪教、真正融入社会的再社会化过程。

 

  参考资料:
  1、《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作者:〔美〕津巴多·利佩人民邮电出版社
  2、《第五项修炼》(《Social Psychology》)作者:〔美〕彼得·圣吉中信出版社
  3、凯风网有关资料www.kaiwind.com

 

【责任编辑:陆原】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