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凯风专区  >  春风化雨
如何疏导法轮功人员的不平衡心理

作者:清 源 · 2010-11-15 来源:凯风网

  人的心理就像一架天平,一般情况下都处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但在某个时候或某种情境下,当受到某种内外刺激时,则会引起心理震荡,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致使心理的“天平”发生倾斜,从而失去原有的平衡。挽救痴迷者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法轮功人员对身边人、身边事是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对帮助他们的人更是说三道四,说你不在其中(指修炼法轮功)根本不懂他们的感受,他们修“真、善、忍”才是真正的好人;修去“名、利、情”是与世无争。但实际上他们嘴上讲的和心理想的根本不一样,其不平衡的心理现象处处可以表现出来。如果不设法消除他们存在的不平衡心理,是很难把他们从法轮功的精神控制中解脱出来的。因此,探索、了解法轮功人员不平衡心理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帮助其消除不平衡心理,是十分必要的。

  一、不平衡心理的含义及特征

  不平衡心理是指人因某种需要没有获得满足或发生其他挫折而产生不满、怨恨、愤怒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或内心体验。法轮功人员袁某,做生意失败,谈恋爱又受挫,不满、不服和愤怒等消极情绪在她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她仇视社会,不相信身边的所有人,只信法轮功。这正是心理不平衡的具体表现。袁某的不平衡心理是她进行心理自我调节过程中的一种心理反应形态,是以自我为中心,由虚荣、自私、贪婪、攀比滋生出来的不满情绪。

  不平衡心理的基本特征:一是普遍性。几乎每个人都不同程度有过不平衡的心理体验或反应,不仅仅只在法轮功练习者身上存在。不同的是在法轮功人员身上反应比较明显,表现比较突出;在不修炼的人身上反应弱表现不明显。二是广泛性。不平衡心理涉及的方面和领域比较广泛。如:事业、能力、财富、地位、住房等,都会引发不平衡心理的反应。三是传染性。不平衡心理最先产生在个体身上,个体通过自己的言行在群体中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使他人也受到感染,从而使更多的人产生不平衡心理。四是复杂性。不平衡心理是多种不健康心理交融在一起的复杂的心理现象,无论是表现形式和诱因都是极其复杂多样的。五是顽固性。不平衡心理是难以从根本上消除的,即使通过调节暂时恢复了原有的平衡,当受到新的刺激和影响时还会随时“复发”。有时消除了这方面的不平衡,又会出现另一方面的不平衡。六是潜在性。不平衡心理并不是都能及时调节消除的,如果消除的方法和措施不得力,它将长期潜伏在人的心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可能会逐渐淡化,有的则可能继续加重,发展成心理障碍。

  二、不平衡心理的表现

  不平衡心理的表现很多,而在法轮功人员身上经常表现出的是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攀比型不平衡。这是一种最常见、最普遍的不平衡心理现象。具有这种心理现象的法轮功人员,往往以他人优于或超过自己的地方为参照对象,不做客观分析,盲目攀比。总认为自己不比别人差,别人得到或拥有的东西自己也应该得到和拥有,一旦自己没有得到,心里就不服气、不平衡,发牢骚、讲怪话,抱怨他人、埋怨社会,以发泄心中的不满。如睢宁县法轮功人员宋某,在部队是个副营长,多次立功受奖,自觉强于他人。转业到地方以后,由于工作安排没有达到他预期的设想,总觉得吃了亏,是组织和自己过不去,修炼法轮功以后,非常痴迷,和帮教人员的接触中,时不时地发一通牢骚,导致好话听不进,批评的话更是不愿听。


  二是挫折型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有些法轮功人员当在事业和爱情上遭受挫折时,就觉得处处不如意。他们不是认真去分析查找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从挫折中重新奋起,而是消极对待,片面强调客观。当看到别人取得成绩或成功时,就感到不舒服,心里极不平衡。通常表现为悲观、颓废、失意、落魄;既抱怨命运不公,有责怪自己无能;感到命运不好,生活在捉弄自己,机遇青睐他人;甚至怀疑别人做了什么手脚等等。如徐州泉山区一名法轮功人员王某,其实是很聪明的一个人,开始时做裁缝,因一时生意不好就放弃了,后来又和别人一起做生意,结果又一次失败,特别是在做生意过程中结识了一名有妇之夫,发展为不正常的男女关系,事情败露后,一时间萎靡不振,悲观、颓废、失意、落魄等在她身上都表现出来。练习了法轮功后,把法轮功中无法兑现的“上层次”、“圆满”等作为自己重新追求的目标。

  三是逆反型不平衡。主要是对某一对象或某一事物感到厌倦、反感而产生抵触和对抗情绪,因而造成心理不平衡。这种类型的不平衡平时表现比较弱,一旦涉及到刺激源时,便表现的非常强烈。往往表现为对对方不服气,不理不睬、漫不经心、讽刺讥笑、顶撞对抗等。有时态度偏激,甚至是反其道而行之。通过言语上顶撞,行为上懈怠或对抗来平衡自己的心理。处于弱势群体中的法轮功人员多表现出逆反型的不平衡。

  三、不平衡心理疏导的心理学依据

  1、培养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情绪和情感具有明显的两极性:积极性和消极性。如:满意和不满意,愉快和不愉快,平衡和不平衡,兴奋和抑郁,热爱和憎恨等。前者为积极的,后者为消极的。法轮功练习者的情绪和情感和大多数人一样,常因某一小事、某一现象或某一问题而产生不平衡心理。因此,要克服不平衡心理,必须重新塑造他们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为此,首先要教育法轮功人员懂得自己的愿望和需要必须符合社会的政治、经济、物质文化发展的要求和道德标准,符合国家的方针、路线、政策、法律和法规,不可确立不切实际的需要目标。其次,要引导法轮功人员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使自己时刻保持良好的心境。

  2、培养、激发合理的个人动机。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主观原因。有高尚、正确的,也有消极、错误的。培养和激发合理的动机,有助于目标和追求的顺利实现,防止因动机不正确而造成的失误和失败,是预防产生不良情绪的重要途径。法轮功练习者渴望身体健康、做好人、生活好等等,这些动机都是好的、正确的,应当给予肯定。但要让他们懂得修炼法轮功非但不能使他们的愿望实现,相反带给他们的将是一条死胡同,不归路。

  3、培养正确的挫折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待挫折的容忍力与挫折感成反比关系,而挫折容忍力又取决于人对挫折的认识与态度。众多的不平衡心理是由挫折引起的。因此,教育和引导法轮功人员懂得,人的工作和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既有顺利的事,也有麻烦的事,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一点挫折,不完全是坏事。虽然挫折常常使人内心痛苦、情绪紊乱、行为异常。但是,挫折还可以使人的认识能力得到深化,磨练意志,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人生遭受一定的挫折是正常现象,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关键是遭受挫折后不能沉沦和颓废,要擅于在挫折中奋起,以百倍的努力去赢得最后的胜利和成功。

  四、消除不平衡心理的方法和途径

  消除不平衡心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针对法轮功练习者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

  1、说服开导,就事明理。攀比型法轮功人员产生不平衡心理主要是把个人得失看得太重。疏导时,要充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去引导,帮助他们认清事物的发展规律,认清事物的两面性。好与坏,得与失,多与少,快与慢都是相对而言,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绝对的事。现实生活中有人得到的多,有人得到的少,这都是正常的,任何事物都不会绝对平均。要看到,有时失去一些东西并非坏事,相反,还能帮助你认清事物的真实面目。要针对诱发不平衡心理的事物,进行解剖分析,就事明理,对心理失调的法轮功人员讲清事情的真正缘由和事物的来龙去脉,让其了解真实情况,帮助其化解苦恼、忧愁、愤怒等不良情绪。疏导时,要讲事实、摆道理,选择其能够接受的形式和方法。

  2、目标升华,典型激励。对年轻的法轮功练习者,这是帮助他们自我调节不平衡心理的有效方法。当发现法轮功人员流露出某些较低层次的需要受到阻碍无法满足,不能实现既定目标时,要帮助引导他们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要善于用名人的典型事迹和精神来激发、激励他们,用生活中的哲理和名言警句来提醒和鞭策他们,使其保持乐观、昂扬的精神状态,从而驱除不平衡心理的影响。

  3、注意转移,发散思维。法轮功人员在产生不平衡心理时,思维往往是顺着不良情绪的发展方向去思考,结果是越想气越大,火越旺,心理越不平衡。对引起不平衡的事物总丢不开,放不下。这时,要引导其依靠理智果断地丢开它、忘却它,摆脱这种顺情思维定势,向相反的方向和不同的角度进行思维,并将注意力转移到有意义的其他事情上。比如:帮教人员可以和他们下下棋、打打牌、唱唱歌、听听音乐、看看书。暂时抛开法轮功的话题不谈,这样,有了新的注意后,原有的兴奋中心就会慢慢淡化以至消失,不平衡心理便得到缓解。

  4、情绪宣泄,疏通心气。 人的情绪好比一只气球,不平衡心理产生时,这只气球便膨胀起来。这时,帮教人员要引导他们把个人心中的“烦恼、怨恨和不平”都倾诉出来,通过倾诉把心中的不良情绪一点点排泄出来,消除心中的委屈和不平。当发现法轮功人员的不平衡情绪比较严重时,可以让他们发发牢骚,把积压在心中的忧郁、烦闷、怨恨、愤怒等不良情绪发泄出来,使心中的愤怒得以缓解和宣泄,然后再慢慢进行疏导说服。

  5、心理抚慰,激发热情。挫折型的法轮功练习者,因挫折而心理失衡后,往往情绪低落,信心不足,悲观冷漠,怨天尤人。心理上特别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安慰、关心和帮助。这时,在精神上要多慰藉,对其遭遇的不幸、不公表示由衷的理解,然后,进行心灵的交流,以唤起其重新面对现实、继续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对他们的生活上多关心照顾,经常问寒问暖,帮助解决一些他们生活工作中的难题,让其感受到政府关怀和温暖,化解心中的郁结,以安慰其受伤的心理。通过抚慰,帮助树立起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激发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执着追求,从而彻底和法轮功邪教决裂。

 

【责任编辑:晓涵】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