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凯风专区  >  春风化雨
浅谈对痴迷人员进行批评性谈话的艺术

作者:郑 科 · 2009-05-27 来源:凯风网
  “法轮功”人员由于长期受李洪志歪理邪说的精神控制,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严重扭曲,脱离了正常人的思维方式。教育转化他们,要做极其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期间,更是离不开对其错误认知和观点的批评。下面就如何才能用好用活批评性谈话这门艺术,增强说服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

   一、批评性谈话要掌握分寸,有的放矢

  与“法轮功”人员进行批评性谈话的目的,就是为了否定、纠正他们的错误性思想和认知。由于双方身份和文化的差异,谈话往往会中断。因此,不能不分场合、不分对象的长篇说教,强加灌输,而只能靠耐心的“疏”和“导”,也就是要讲清道理,提高认识,促其以知带行,弃旧图新。要找到打开“法轮功”人员痴迷症结的钥匙,这首先要了解“法轮功”人员陷入邪教的原因,掌握他们一开始修炼“法轮功”时的心理状态,掌握批评的心理依据和分寸感,有的放矢地对“法轮功”人员进行有效的说服教育。在一般情况下,初次见面时,很多“法轮功”人员受李洪志经文的影响,错认为帮教人员是小鬼转世,是政府的帮凶,心里害怕惩罚,或者出于争强好胜的自尊,基本心理状态是企图掩盖错误,认死理,逃避责任,甚至采取极端手段,与帮教人员对抗,始终不承认自己思想和行为的错误。有的“法轮功”人员甚至会抓住别人批评中过火的成分或不恰当的用语而“反戈一击”,把矛头指向批评者。为了防止“法轮功”人员对正确的批评产生叛逆心理而拒绝承认错误,在批评他们之前,帮教人员必须头脑冷静,理智清醒,实事求是地弄清事情的真相(包括基本过程和主要细节),客观公正地分析他们所犯错误的内因和外因,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们面对帮教时所产生的不安和恐惧,尊重他们的自尊,倾听他们的申诉,珍惜他们的悔悟,指出问题的要害,分析邪教本质,激发他们自省。

   二、批评性谈话要注意方法,讲究技巧

  正确的批评方法是促进“法轮功”人员反思的良机,有利于他们形成事后思考的习惯。而错误的批评方法,只会导致“法轮功”人员产生抵触情绪,滋长错误认识,把他们推向反面。因此,帮教人员在与他们进行批评性谈话时要注意方法,讲究技巧。

   (一)关系融洽,气氛和谐。帮教人员要始终站在与“法轮功”人员平等的地位上,对他们进行启发引导,善于将严格与宽容融为一体,做到严出于爱,爱寓于严。善于化严肃(内容)与幽默(语言)于统一的和谐气氛之中,这是谈话获得成功的前提。经验证明,谈话双方这种平等的、亲近的关系,可以减弱被批评者的防御心理与对立情绪,容易让道理与期望似涓涓细流注入心田,产生良性反应。

   (二)情真意切,理清事明。每一位帮教人员都知道批评性谈话要尽量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并不是人人都懂得“情不热不能动其心,理不明不能通其道”的奥妙。“法轮功”人员只有从帮教人员的批评中感受到爱护和热情,他们才乐于打开自己的心扉,说出心里话。在帮教工作中,有的帮教人员在批评“法轮功”人员时不够注意,不经意间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抵消了正确的教育效能。这些错误言语常见的有:

  侮辱:你怎么这样笨!

  压制:你别狡辩了,你所说的都是无稽之谈!

  挖苦:这样就被你师父骗了,你也真够聪明的!

  收买:转化后,就帮你做……!

  威胁:不转化就是死路一条!

  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应引为鉴戒。教育“法轮功”人员要重在摆事实,讲道理。选用的事例要真实、典型,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列宁指出:“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

  帮教人员在说明道理时要加强哲理性,让“法轮功”人员感到帮教人员的话入情入理,无可置疑,才会乐意接受。与此同时,还要把思索的余地留给他们,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提高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加深对错误思想和行为的认识。

   (三)旁敲侧击,巧妙引导。批评性说服教育是一门艺术。而艺术贵在含蓄,含蓄才有更大的容量。因此,对他们进行批评性谈话,也要讲究艺术性。谈心首先要知心,“法轮功”人员的心理状态是千差万别,变化不定的,跟他们进行教育谈话,一般不宜采用“趁热打铁”的方式,一发现问题就严词厉色加以责备,笔者则主张,批评他们要把握时机,选择最佳的时间、地点,多用启发式、商讨式的语气,少用教导式、指责式的口吻。有时,旁敲侧击会收到比就事论事更好的教育效果。例如,采用“影射性”谈话法、暂时撇开他们的错误行为本身不谈,而“天南地北”地“东拉西扯”,讲典故,引警句,借助他人他事,给以暗示和提醒,让他们从中悟出道理,认识错误,自觉改正。帮教人员也可以利用“身体语言”、动作、眼神、表情去表达抑扬褒贬的意思。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交往中,有声的语言只能起百分之四十五的作用,而百分之五十五的意思是通过身体语言表达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在特定的场合和微妙的时机里,帮教人员一个文雅得体的举止,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可能收到比直白的话语有着更好的教育效果。

  与“法轮功”人员进行批评性谈话,当然离不开说理。而说理也要讲究艺术。

  1、要注意说理与情感的融合。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对他们讲清道理时,首先要表现出心情舒坦,态度自然,和颜悦色,尊重关怀,从而激发他们相应的心理体验,乐于听从劝导,引起思想共鸣。切戒虚伪、生硬、做作、冷漠。

  2、要注意选择最佳的说理方式。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况、不同问题,可以采用以下不同的说理方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分析的渐进说理;把大道理“分开说,打开谈”,注意说理的系统性、连贯性,分步渗透的分解谈理;选择有思想性、有代表性、有新鲜感的事例和耐人寻味的典故去打动人心的叙事论理;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说理,使模糊的道理清晰起来,深奥的道理明白起来。使他们从中受到启发、鼓舞和振奋。

  3、注意使用恰当的说理语言。与“法轮功”人员谈话说理的语言要体现“四性”。

  (1)科学性:“法轮功”宣称“法轮大法是最高的科学”,修炼的人是“最高的科学家”,“法轮功”人员对此深信不疑。为揭穿“法轮功”反科学的真面目,我们批驳“法轮功”的歪理邪说时,要真实、准确、全面,不讲空话、假话,准确地使用概念和术语,如对“天目”、“梦境”等自己难于解释的问题,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绝不可生搬硬套,不可把话说死说绝,而应持科学的态度,说话留有充分的余地。

  (2)针对性: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文化素质、人生阅历和接受能力,选择可接受的语言,力求“忠言不逆耳,良药不苦口”,使他们能听得进,听得明,受到启发,引起反思。

  (3)启发性:多用一些警句、谚语去震动他们的心灵,使能有所触动,举一反三,通过独立思考,悟出深刻哲理。

  (4)趣味性:语言尽可能活泼、生动一些,有幽默感,吸引学员乐意去听、去想,去自觉接受感染熏陶。

  (四)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言传不如身教”,“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使“法轮功”人员内心真正信服帮教人员批评教育时所说的义理,首先要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去表现自己对所说义理的信仰程度与真实情况,以此帮助他们认识良好行为的道德价值和不良行为的社会危害。如果帮教人员言行不一,严于责人而宽于责己,他们也会“听其言,观其行”,感到帮教人员讲的道理全无意义和价值,他们就不会去履行。那么,即使再生动的语言,再高的批评性艺术也无济于事。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