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凯风专区  >  热文
2006,外国媒体报道中国有三多 驻华记者特别忙

2006-12-31 来源:中国网

  在外国媒体2006年对中国的报道中,政治和经济依然是重中之重。评价中国外交、猜测改革走向、关注官场反腐、探究贫富分化。中国的形象依然是多元、复杂、浮躁的,甚至还带着点神秘。但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增大,各国媒体在各取所需之余,对中国的了解也越来越全面和深入,一些有别于以往的声音正在增加。


  中国特刊特别多


  “中国”一词2006年频繁出现在俄罗斯的各大媒体上。俄罗斯新闻社推出了中文网页,国际文传电讯社推出了中国专栏,俄罗斯今年还诞生了第一本全面介绍中国的俄语杂志《俄罗斯与中国21世纪》;俄罗斯著名的旅游杂志《周游世界》8月份也推出了“中国特刊”,详细介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还介绍了北京、上海、苏州、香港等城市。


  《朝日新闻》外报部(即国际部)部长大野博人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的专访时也特别提到了今年制作的一个中国系列专题——“中国的力量”。这个专题并未局限于中国自身的飞速发展,而是把重点放在了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上。


  在年终盘点时,中国也被频频提及。《读卖新闻》每年都要推出关于中国的系列专题,然后汇集成册,再以书籍的方式推向市场。在美联社评出的十大国际经济新闻中,“中国发展势头强劲,今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将超过10%,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被排在了第九位。


  当然,这些特别报道中也不乏对中国的误读。德国《明镜》周刊就以“远东入侵”为题推出中国专刊 。杂志封面上手里捧着汽车、手机和数码相机排排站、身披银盔的秦兵马俑,表情严肃而且阵势吓人。


  百姓生活报道多


  除了经济和政治,2006年世界媒体都将目光延伸到了中国普通百姓身上。中国年轻人的婚姻状况、日渐兴起的彩铃文化都受到了外国媒体的关注。12月19日的《纽约时报》甚至报道了北京的大白菜降价热卖。英国《金融时报》也推出报道,分析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其中文网在6月到7月间还做了一次关于‘中国是否存在中产阶级’的调查。


  韩国媒体一向对中国社会生活特别关注,《朝鲜日报》国际部次长吕始东对本报记者说,由于经济发展,中国的教育水平和国民文化素质都在急速提高,中国百姓的生活变化速度也越来越快。作为邻国的韩国国民当然对此非常关心。“中国年轻人喜欢自由职业”、“中国人外出享受黄金周、”“英语很棒的北京公交乘务员”等报道纷纷出现在韩国媒体2006年的对华报道中。甚至连网友搞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也被搬上大报。


  和这些花絮性的生活报道相比,外国媒体眼中的“主流民生报道”依然占据了他们报道的大部分篇幅,如德国《世界报》用“毫无同情心地追逐黑金”为题报道中国的非法小煤窑事故,加拿大《环球邮报》以“中国食品可能引发兴奋剂案”来描述对2008年奥运会期间中国食品安全的担心等等。假冒伪劣产品、盗版、污染等,也一直是外国媒体关注的重点话题。


  对中国正面褒奖增多


  2006年外国媒体对一线报道的重视改变了以往外国对华报道负面新闻“一边倒”的现象,尽管西方媒体在涉及人权、法轮功、宗教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事件时仍然口吻强硬,但各国媒体2006年对中国的成绩给予了更多客观评述。《朝日新闻》的大野博人坦言,日本媒体在报道中国时仍然还存在一些误差,因为中国太大了,可能报道的结果还是以点带面。但《朝日新闻》2006年的对华报道更加追求客观真实。他说:“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减少误差。为此,我们对记者的报道基本上做到不加工、不限制。为了消息的正确性,我们还要求报道要来自记者第一线的采访。”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一些偏“右”的媒体在2006年以靖国历史问题为契机,对华报道出现了缓和,其中以《读卖新闻》最为典型。


  德国记者也向本报记者谈到了他们2006年对华报道的几点变化,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不再吝啬对中国的褒奖。《法兰克福汇报》在年底以“成就斐然,前所未有”为题介绍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6年一年来的政策。文章说:“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外交政策度过了卓有成效的一年。”其次就是报道中出现了更多不同的声音。比如反驳中国“经济威胁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是好事。对于非洲问题,《南德意志报》评论说,中国人不以强权和优等民族的面貌出现,而把自己看作南南合作的伙伴。这样的声音在几年前的西方媒体上是很难看到的。


  驻华记者今年特别忙


   “今年,我们几乎天天都报道中国。”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德国《世界报》国际部编辑林勒尔博士说。他告诉记者,据他不完全统计,仅《世界报》今年有关中国的报道就不下200篇。“现在,中国人大通过的一项决议,中国官员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一次讲话……对德国受众都变得十分重要。有时甚至还可导致股市大幅动荡。”而他的这番话也道出了各国媒体2006年对中国的重视。随着中国对外宣传2006年的重大转变,外国媒体报道中国的力度、角度和速度都是创纪录的。


  外国记者拥向中国


  2006年可以说是外国媒体拥向中国的一年。德国国家电视台负责人包西特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德国媒体驻华记者每年都在增加,今年有20多家媒体在中国设立办事处,而自由撰稿人队伍也不断壮大。韩国联合通讯社在已经有5名记者常驻中国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了1名,而韩联社一共在海外才派驻了31名记者。发行量高达800万份的日本《朝日新闻》在中国设有3处记者站,共派驻记者8人。这个人数和该报驻美国的人员几乎相同,可见该报对中国报道的重视。《纽约时报》2006年驻华记者已经达到5名,成为该报最大的外国记者站。俄罗斯也在2006年专门在北京开设了新闻中心。


  这样的人力投入也直接反映在了外国媒体2006年对华报道的数量上。莫斯科大学新闻系的学生近日进行了一项名为《中国在俄罗斯媒体中的形象》的调查。结果显示,仅在今年10月25日至11月10日两周里,《俄罗斯报》、《共青团真理报》、《消息报》、《生意人报》等8份主要媒体关于中国的相关报道就有90多篇。在韩国《朝鲜日报》网络版中,记者试着检索题目出现“中国”二字的新闻,结果有370条,如果在“题目+内容”中检索,则会出现4902条。


  驻华记者感叹头发白得快


  驻华记者可以说是对中国变化感受最深的一群人,他们以外国人的独特视角和记者的职业敏感审视着2006年的中国。在做这期报道前,《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几名在中国的外国记者,他们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2006年特别忙”。印度驻华记者约瑟夫甚至感慨地说:“我的头发2006年白得更快了。中国是世界上发生事情最多、最活跃的地方之一,驻华记者的工作肯定是非常忙碌的。” 他回忆说,“1996年我刚到北京时,每星期写一篇稿子都非常困难。而现在,中印关系的加强、中国在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发展和提高增加了我的工作强度。总部甚至经常在夜里打电话来,让我去报道一个突发新闻。”


  对于忙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驻北京记者站负责人吉米也是深有感触。仅他一个人2006年就给总部发回了30多个节目,其中既有新闻,也有专题。今年,CNN北京站派摄制组前往四川、山西、温州、上海等地进行采访和拍摄,制作了一个叫《第三只眼看中国》的系列片,连续一周在CNN国际频道向全球播出,每天早间播出两个故事,内容涉及三峡大坝落成、北京的奥运准备工作、传统文化和古建筑保护、浦东的工业贸易繁荣等有关中国发展的各个方面。


  吉米说:“2006年,我们都感觉全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度比以前更强烈,观众对中国新闻的胃口越来越大、越来越挑剔。”据介绍,由于工作量增大,CNN今年特意增派了一名驻华记者,可活儿还是多得忙不过来。


  当然,这些驻华记者也在寻找中国的问题。《华盛顿邮报》驻京记者爱德华今年选择的报道话题是“创新”。他说,翻开中国今年的报纸,从政府到学者到企业老总,几乎每个人都在谈创新。他想知道:当中国人已经习惯于服从家长、老师、领导等各种社会权威时,中国还会不会创新?他用半年时间几乎跑遍了中国,采访了汽车制造厂技术人员、服装设计师、科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工作者和政府官员等,得出的答案是:创新在中国是艰难的,不过变化已经开始发生,现在所需要的是时间。


  深刻感受中国变化


  在采访中,各国驻华记者不约而同说到了中国2006年的变化,除了政治经济上的重大突破,他们感受最深的就是中国在变得开放。美国《时代》周刊北京分社社长艾西门说,作为一个记者,他明显感觉今年在中国采访比往年顺利了,因为2006年中国放松了对外国记者的管制。“现在,我可以很轻松地去采访中国的专家,很轻松地去大学里与教授们讨论。以前,这些人群对于外国记者来说是无法接近的。”印度的约瑟夫则特别提到,中国的媒体报道越来越开放。他说:“1996年时,在中文媒体上几乎看不到关于矿难和灾难的报道。自从非典以后,中国政府在保持谨慎的前提下,变得开放了,允许媒体对迄今为止还没有被披露过的或被隐瞒的重大事故进行报道。”CNN的吉米还告诉记者,2006年驻华记者在中国外交部的组织和安排下去了西藏,第一时间向世界发送了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的消息。吉米说,中国政府和民间对外国媒体的开放程度在逐渐提高。


  艾西门最后说,“听说现在驻华外国记者有660名,大家都在向国内发中国报道。我的同事都非常羡慕我,因为我在亲眼目睹历史,对于一个记者来说,这是令人激动的。”

 

2006-12-31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