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介|夏薇:《明清小说中的性别问题初论》

新书推介|夏薇:《明清小说中的性别问题初论》

新书推介|夏薇:《明清小说中的性别问题初论》

天下网商 · 2022-09-22 来源:腾讯文化

   

《明清小说中的性别问题初论》,夏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7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从原始社会中的性别战争、性别持久战的形成和发展等问题入手,以古代几十种小说为例,从小说创作角度,探索古代社会男性中心主义的性别制度的建构对小说作者的性别观的影响,及其在创作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书中论述了在女性的重要性和女祸的双重女性观关照下的矛盾和恐惧中的男性是如何对女性进行不计后果的训导,如何在道德评判标准的迷错中对女性进行另类的等级划分,及小说所表现的古代社会中两性的存在状态,探讨作者是怎样对待真实或不够真实的素材,以及它们是如何被小说作者所选取的,都使用到了什么地方,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创作意图、思想意识和性别观念。

目 录

序言

第一章 女性与男性的战争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两性之战

第二节 两性的“持久战”及其第一个阶段

第三节 可买卖的女性

第四节 杀戮:两性战争的持续

第五节 “性别”互易:女扮男装与男扮女装

第二章 在“性别威胁”面前:矛盾和恐惧中的男性

第一节 女性的重要性和女祸

第二节 夫妻之爱不久长与邪恶的女性

第三节 不计后果地训导

第四节 “良人般的娼妓”与“娼妓般的良人”:男性道德评判标准的迷错与女性的另类等级划分

第五节 “他者”为虎:男性的性恐惧和阅读“犯罪档案”式性教育

第三章 女教:男性的生存能力问题与自我保护

第一节 “妇言不听”与“贤内助”

第二节 淹埋她的性欲:性别战争的核心内容之一

第三节 “男性的帮凶”抑或“性别制度捍卫者”

第四章 为“失声”的女人:《红楼梦》,女性记忆与历史

第一节 缘起

第二节 《红楼梦》算得上是女性文学吗

第三节 《红楼梦》,为“失声”的女性书写的历史

第四节 《红楼梦》中的女性主义思想及其局限性

第五节 结语

第五章 卑微的才女:《红楼梦》中的晴雯

第一节 晴雯在《红楼梦》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节 雀金裘在《红楼梦》小说结构中的地位

第四节 “晴雯补裘”相关事物考

第五节 “晴雯补裘”的隐喻

第六节 古代文学作品在当代绘画阐释中的问题

附录一:心之所善,九死未悔

——纪念文学所红学先贤王佩璋女士

第一节 文学所的红学“学派”与王佩璋的贡献

第二节 成名之作

第三节 后四十回作者之辨

第四节 甲辰本研究及驳“无名氏”说

第五节 脂批研究 197

附录二:走出古代文学性别研究的困境

——马珏玶:《明清文学的社会性别研究》读后

参考文献

后记

后 记

写完这本书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经历了一番远途奔跑,刚刚站在这个领域的窗外。屋子里传来用世界各种语言发出的声音,而我所能听懂的也只是中国学者、一部分英语使用者或是中文翻译们的谈话。他们兴趣盎然地就久远世以来的性别问题交流着各自的看法,时常也能听到愤慨的音调或悲伤的叹息,甚至还有高声的辱骂或低浅的诅咒。

 

《〈醒世姻缘传〉研究》

但对我这样尚未登堂入室的远客而言,一切皆是生趣,一切皆是未知。手提袋中这两百多页的作业,除了携带着仆仆风尘外,是否能在我推门而入之后,满足这一屋子满怀着热忱和激情的人们的好奇心,我不得而知。

刚结束写作,我的师姐马珏玶教授,国内最早一批在古代文学领域研究社会性别的学者之一。乍一看到我的书名就说:“为什么要用‘初论’二字?用‘研究’就好。”我知道她是鼓励我。她让我想入非非地感觉自己一夜之间闯入了一片广阔天地。

社会学家提出城市、乡村、丛林和江湖的四分法。但在性别研究角度看,无论怎么分,到处都离不开性别问题。“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所以,性别研究领域是一片相比任何人文学科都要广袤阔朗的天地。师姐用了20多年的时间浸淫其中,方可深得其味,我一夜之间就想号称“研究”,得出“高论”,简直不知天高地厚了!

 

《明清文学的社会性别研究》,马珏玶著,人民出版社2020年3月版。

俗文学之于雅文学,最吸引人之处是什么?有人说是真真假假的历史、场面宏大的战争、离奇曲折的故事、优美通俗的曲词。那么在历史、战争、故事和语言之中,又是什么拨动了读者的心弦,让他们为之神魂颠倒、牵肠挂肚、嬉笑怒骂呢?当然是人!是男人和女人!是他们的生活、生存状况和相互关系吸引着世代读者走入熟悉又陌生的环境,去体会不同时代那些人性中相似的内容。

文备众体的古代小说,更是性别研究者的乐园。在这里,可以体会到最细腻的情感和最微妙的关系。如果你有兴趣去细细品味,就知道其中所容纳的信息量之巨大,绝不是一首寓意丰富的田园诗或一阙情感幽深的婉约词所能企及的。

这本书最初的名字其实是《男性和女性的战争:古代小说中的性别问题研究》,书中从原始社会的性别战争、性别持久战的形成和发展等问题入手,以古代几十种小说为例,从小说创作角度,探索古代社会中男性中心主义的性别制度的建构对小说作者的性别观的影响,及其在创作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书中论述了在女性的重要性和“女祸”的双重女性观(比如妇言不听和贤内助这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关照下的矛盾和恐惧中的男性是如何对女性进行不计后果的训导、如何在道德评判标准的迷错中对女性进行另类的等级划分,及小说所表现的古代社会中两性的存在状态等。

我们要探讨作者是怎样对待这些真实或不够真实的素材的,它们是如何被小说作者所选取的,都使用到了什么地方,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创作意图、思想意识和性别观念。

 

《梦·醒·三国:明清小说新论》

我是古代小说中性别世界的闯入者,有着初来乍到的欣喜和惊奇,更多的则是惭愧、担忧,当然还有对未来的希冀和向往。在此,我要对支持和给予过我无私帮助的人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文学研究所,让我有机会获得2019年院资助项目,让这本书有机会和读者见面。

感谢我的大师姐马珏玶教授,是她的鼓励让我有了信心,并深刻感受到女性之间最美好、最科学、最正确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她把她多年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女性的日常,让我看到性别研究成果的现实效应。

性别研究并不是停留在纸面的学科,而是最终要服务于社会,为两性之间、同性之间的相处提供一个更新更合理的指导方法的学科。如果我们能从性别研究的成果中找到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性别相处之道,相信那就是这个领域的学者所最希望看到的。

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本书的责任编辑郭晓鸿老师和杨康老师。二位老师以极其包容地态度对我书中的错误作了细心的修改,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从中受益颇多。郭老师更是对我提出的各种问题给予耐心解答,为我提供多方面的帮助,而她本人又是一位书画高手,观其画而近其人,则可受教之处颇多。

 

《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浦安迪著,夏薇译,三联书店2018年版。

似乎应该和前几本书的致谢中一样,要说一些感谢我父母的话。他们已入耄耋之年,我不敢想他们还能陪我多久,因为一想到这个问题,就让我对人生产生怀疑,而如果我对人生产生怀疑,那我还要怎样孤独地在这个社会生活下去。

因为,我们的父母就是我全部的人生。这么说可能会招来很多人的笑话,说我思想太狭隘。但能称得上人生的,在我心中就是最富有情感的那一部分内容,而这一部分内容对我来说,就是我的父母。不能没有的,就是终将要失去的,每当想到这里,就已经不是感谢的问题了,而是克服不了的自私心和巨大的恐惧。

我自私地要留住他们陪我,整天生活在即将失去的恐惧中。我怕我被这两种低端的情绪和认知所掌控,时不时地会忘记怎样做才是为了他们好,而不是为了我自己。好像我要说的并不是感谢,更多的还是歉意。

我抱歉我不能在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每次都陪在他们身边,抱歉我不能有更大的能力给他们更好的生活,抱歉我不能让他们减少一些身体上的病痛。抱歉源自于心疼,而心疼是因为他们给我的太多。

写了这一段,我就又忧虑在他们百年之后,我还能不能翻看这本书了?因为看到这里,估计我那一辈子也不会愈合的伤口就会被揭开,像古代受过箭伤的大将一样旧疮崩裂而亡。

 

《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抄本初探》

感谢看到这本书的每个男人和女人。你们都是“脂粉队里的英雄”“性别战中的健将”,希望这本小书能让你们像我一样对古代小说作者的性别观念和小说中的人物有进一步的了解,感谢你们辛苦的阅读并期待听到你们的宝贵意见。

夏薇写于2021年元月

作者简介

 

作者近照

夏薇,1975年,辽宁大连人。山东大学文学博士,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2007年留所工作。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罗贯中研究会秘书长,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特聘研究员。

主要从事明清小说研究。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学术成果200余万字。其中《红楼梦》研究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醒世姻缘传〉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梦醒三国——明清小说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抄本初探》(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明清小说性别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学术译著:《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三联出版社,2018年)。《日常生活史与古代小说研究》获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

  • 经典章节
  • 作者介绍
  • 主要内容

   

《明清小说中的性别问题初论》,夏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7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从原始社会中的性别战争、性别持久战的形成和发展等问题入手,以古代几十种小说为例,从小说创作角度,探索古代社会男性中心主义的性别制度的建构对小说作者的性别观的影响,及其在创作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书中论述了在女性的重要性和女祸的双重女性观关照下的矛盾和恐惧中的男性是如何对女性进行不计后果的训导,如何在道德评判标准的迷错中对女性进行另类的等级划分,及小说所表现的古代社会中两性的存在状态,探讨作者是怎样对待真实或不够真实的素材,以及它们是如何被小说作者所选取的,都使用到了什么地方,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创作意图、思想意识和性别观念。

目 录

序言

第一章 女性与男性的战争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两性之战

第二节 两性的“持久战”及其第一个阶段

第三节 可买卖的女性

第四节 杀戮:两性战争的持续

第五节 “性别”互易:女扮男装与男扮女装

第二章 在“性别威胁”面前:矛盾和恐惧中的男性

第一节 女性的重要性和女祸

第二节 夫妻之爱不久长与邪恶的女性

第三节 不计后果地训导

第四节 “良人般的娼妓”与“娼妓般的良人”:男性道德评判标准的迷错与女性的另类等级划分

第五节 “他者”为虎:男性的性恐惧和阅读“犯罪档案”式性教育

第三章 女教:男性的生存能力问题与自我保护

第一节 “妇言不听”与“贤内助”

第二节 淹埋她的性欲:性别战争的核心内容之一

第三节 “男性的帮凶”抑或“性别制度捍卫者”

第四章 为“失声”的女人:《红楼梦》,女性记忆与历史

第一节 缘起

第二节 《红楼梦》算得上是女性文学吗

第三节 《红楼梦》,为“失声”的女性书写的历史

第四节 《红楼梦》中的女性主义思想及其局限性

第五节 结语

第五章 卑微的才女:《红楼梦》中的晴雯

第一节 晴雯在《红楼梦》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节 雀金裘在《红楼梦》小说结构中的地位

第四节 “晴雯补裘”相关事物考

第五节 “晴雯补裘”的隐喻

第六节 古代文学作品在当代绘画阐释中的问题

附录一:心之所善,九死未悔

——纪念文学所红学先贤王佩璋女士

第一节 文学所的红学“学派”与王佩璋的贡献

第二节 成名之作

第三节 后四十回作者之辨

第四节 甲辰本研究及驳“无名氏”说

第五节 脂批研究 197

附录二:走出古代文学性别研究的困境

——马珏玶:《明清文学的社会性别研究》读后

参考文献

后记

后 记

写完这本书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经历了一番远途奔跑,刚刚站在这个领域的窗外。屋子里传来用世界各种语言发出的声音,而我所能听懂的也只是中国学者、一部分英语使用者或是中文翻译们的谈话。他们兴趣盎然地就久远世以来的性别问题交流着各自的看法,时常也能听到愤慨的音调或悲伤的叹息,甚至还有高声的辱骂或低浅的诅咒。

 

《〈醒世姻缘传〉研究》

但对我这样尚未登堂入室的远客而言,一切皆是生趣,一切皆是未知。手提袋中这两百多页的作业,除了携带着仆仆风尘外,是否能在我推门而入之后,满足这一屋子满怀着热忱和激情的人们的好奇心,我不得而知。

刚结束写作,我的师姐马珏玶教授,国内最早一批在古代文学领域研究社会性别的学者之一。乍一看到我的书名就说:“为什么要用‘初论’二字?用‘研究’就好。”我知道她是鼓励我。她让我想入非非地感觉自己一夜之间闯入了一片广阔天地。

社会学家提出城市、乡村、丛林和江湖的四分法。但在性别研究角度看,无论怎么分,到处都离不开性别问题。“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所以,性别研究领域是一片相比任何人文学科都要广袤阔朗的天地。师姐用了20多年的时间浸淫其中,方可深得其味,我一夜之间就想号称“研究”,得出“高论”,简直不知天高地厚了!

 

《明清文学的社会性别研究》,马珏玶著,人民出版社2020年3月版。

俗文学之于雅文学,最吸引人之处是什么?有人说是真真假假的历史、场面宏大的战争、离奇曲折的故事、优美通俗的曲词。那么在历史、战争、故事和语言之中,又是什么拨动了读者的心弦,让他们为之神魂颠倒、牵肠挂肚、嬉笑怒骂呢?当然是人!是男人和女人!是他们的生活、生存状况和相互关系吸引着世代读者走入熟悉又陌生的环境,去体会不同时代那些人性中相似的内容。

文备众体的古代小说,更是性别研究者的乐园。在这里,可以体会到最细腻的情感和最微妙的关系。如果你有兴趣去细细品味,就知道其中所容纳的信息量之巨大,绝不是一首寓意丰富的田园诗或一阙情感幽深的婉约词所能企及的。

这本书最初的名字其实是《男性和女性的战争:古代小说中的性别问题研究》,书中从原始社会的性别战争、性别持久战的形成和发展等问题入手,以古代几十种小说为例,从小说创作角度,探索古代社会中男性中心主义的性别制度的建构对小说作者的性别观的影响,及其在创作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书中论述了在女性的重要性和“女祸”的双重女性观(比如妇言不听和贤内助这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关照下的矛盾和恐惧中的男性是如何对女性进行不计后果的训导、如何在道德评判标准的迷错中对女性进行另类的等级划分,及小说所表现的古代社会中两性的存在状态等。

我们要探讨作者是怎样对待这些真实或不够真实的素材的,它们是如何被小说作者所选取的,都使用到了什么地方,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创作意图、思想意识和性别观念。

 

《梦·醒·三国:明清小说新论》

我是古代小说中性别世界的闯入者,有着初来乍到的欣喜和惊奇,更多的则是惭愧、担忧,当然还有对未来的希冀和向往。在此,我要对支持和给予过我无私帮助的人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文学研究所,让我有机会获得2019年院资助项目,让这本书有机会和读者见面。

感谢我的大师姐马珏玶教授,是她的鼓励让我有了信心,并深刻感受到女性之间最美好、最科学、最正确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她把她多年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女性的日常,让我看到性别研究成果的现实效应。

性别研究并不是停留在纸面的学科,而是最终要服务于社会,为两性之间、同性之间的相处提供一个更新更合理的指导方法的学科。如果我们能从性别研究的成果中找到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性别相处之道,相信那就是这个领域的学者所最希望看到的。

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本书的责任编辑郭晓鸿老师和杨康老师。二位老师以极其包容地态度对我书中的错误作了细心的修改,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从中受益颇多。郭老师更是对我提出的各种问题给予耐心解答,为我提供多方面的帮助,而她本人又是一位书画高手,观其画而近其人,则可受教之处颇多。

 

《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浦安迪著,夏薇译,三联书店2018年版。

似乎应该和前几本书的致谢中一样,要说一些感谢我父母的话。他们已入耄耋之年,我不敢想他们还能陪我多久,因为一想到这个问题,就让我对人生产生怀疑,而如果我对人生产生怀疑,那我还要怎样孤独地在这个社会生活下去。

因为,我们的父母就是我全部的人生。这么说可能会招来很多人的笑话,说我思想太狭隘。但能称得上人生的,在我心中就是最富有情感的那一部分内容,而这一部分内容对我来说,就是我的父母。不能没有的,就是终将要失去的,每当想到这里,就已经不是感谢的问题了,而是克服不了的自私心和巨大的恐惧。

我自私地要留住他们陪我,整天生活在即将失去的恐惧中。我怕我被这两种低端的情绪和认知所掌控,时不时地会忘记怎样做才是为了他们好,而不是为了我自己。好像我要说的并不是感谢,更多的还是歉意。

我抱歉我不能在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每次都陪在他们身边,抱歉我不能有更大的能力给他们更好的生活,抱歉我不能让他们减少一些身体上的病痛。抱歉源自于心疼,而心疼是因为他们给我的太多。

写了这一段,我就又忧虑在他们百年之后,我还能不能翻看这本书了?因为看到这里,估计我那一辈子也不会愈合的伤口就会被揭开,像古代受过箭伤的大将一样旧疮崩裂而亡。

 

《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抄本初探》

感谢看到这本书的每个男人和女人。你们都是“脂粉队里的英雄”“性别战中的健将”,希望这本小书能让你们像我一样对古代小说作者的性别观念和小说中的人物有进一步的了解,感谢你们辛苦的阅读并期待听到你们的宝贵意见。

夏薇写于2021年元月

作者简介

 

作者近照

夏薇,1975年,辽宁大连人。山东大学文学博士,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2007年留所工作。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罗贯中研究会秘书长,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特聘研究员。

主要从事明清小说研究。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学术成果200余万字。其中《红楼梦》研究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醒世姻缘传〉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梦醒三国——明清小说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抄本初探》(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明清小说性别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学术译著:《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三联出版社,2018年)。《日常生活史与古代小说研究》获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