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源流史》新黑格尔主义之四:复兴黑格尔

《世界哲学源流史》新黑格尔主义之四:复兴黑格尔

《世界哲学源流史》新黑格尔主义之四:复兴黑格尔

天下网商 · 2022-04-19 来源:腾讯文化

新黑格尔主义是19世纪末在英、美产生并流行,20世纪上半叶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又在德、意等国发生强大影响,形成一股潮流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

新黑格尔主义的出现有其历史缘由。19世纪末,西方各国正在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正在形成的垄断资产阶级不再需要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提出的民主与个人自由等虚伪幌子,直接强调国家机器及"国家至上"和"民族至上",并认为他们即是国家和民族的化身。而强调绝对、整体的新黑格尔哲学正好符合他们的需要。于是,一批哲学家在"复兴黑格尔"的旗帜下,复活黑格尔哲学。

 

对于这种缘由,新黑格尔主义的先驱哈利斯(1835 -1909)在他主编的《思辩哲学杂志》(1867-1893)发刊词中说:"最近几年来国民意识已向前移到了一个新的地步……我们达到了一个本质阶段的意识,每一个人都承认他的本质方面属于国家本身,公民的自由并不在于纯粹的任性,而在于在现行法律中得到表现的生命的实现。对国家生命的这个新阶段需要细细加以领会和理解"。这里所谓"向前移到了一个新的地步"就是指由强调原子式的个体的传统的经验主义前进到强调黑格尔的思辩哲学。哈利斯的这段话后来成为表征新黑格尔主义产生及其特征的代表性之言语。

再如,原是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的精神领袖、后转向新黑格尔主义的文德尔班1910年在海德堡学院所做的《黑格尔主义的复兴》的演说中称,现在我们最好的"精神导师"是黑格尔,黑格尔哲学满足了我们这一代人对世界观的渴求。概言之,新黑格尔主义产生的秘密就在于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

新黑格尔主义最初形成于英国1865年,苏格兰人斯特林(1820-1909)出版了其论述黑格尔哲学的巨著《黑格尔的秘密》,在经验派哲学的老巢同其作战,发起复兴黑格尔哲学的运动。不久,格林、里奇、布拉德雷等接过"复兴黑格尔"的旗帜,在争夺哲学主导权的斗争中战胜了经验派哲学,以致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20年左右的时间里,新黑格尔主义成为英国哲学界的主流,把持了英国各大学的哲学讲坛。不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新黑格尔主义就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不再是英国时髦的哲学流派了。

几乎同时,美国新黑格尔主义者也掀起了复活黑格尔哲学的风浪。当时,哈利斯等人创立了美国研究黑格尔的最高学派——圣路易斯学派。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罗伊斯、克莱顿等人提出了美国新黑格尔的典型形式,并使其一度在美国哲学界占据统治地位。

德国新黑格尔主义始于20世纪初。1905年,生命哲学家狄尔泰出版了其《青年黑格尔》一书,对此起了推动作用。文德尔班等也在此时期从新康德主义转向了黑格尔主义。在英美衰落之后,新黑格尔主义于20-30年代在德国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主要代表是R.克朗纳等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又盛行于意大利,其主要代表是B.克罗齐和G.金蒂莱。

尽管新黑格尔主义分别于不同时期出现于不同的国家,且各国代表人物的观点有许多差异,但他们之间又存在着一些共同点:

他们都是公开的唯心主义者。他们大致采用黑格尔的模式,视绝对精神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并以此来回答世界的本源、本质等问题。此时,他们又往往把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同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主义融合在一起,以具有创造作用的"自我"、主体来调和绝对精神,表现出向主观唯心主义转化的倾向。

他们继承并发挥黑格尔哲学中所包含的神秘主义因素,认为唯有以直觉、非理性的本能为手段和途径,方能认识实体,达到真理,而理性思维所获得的知识没有真实性。以非理性主义来改造和补充黑格尔的理性主义。

他们大都重视并重新解释黑格尔的辩证法中的一些合理性,揭露形而上学和机械论的某些缺陷,但他们又往往把黑格尔辩证法非理性化,抛弃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矛盾观和发展观。

他们往往利用黑格尔国家学说和社会学说中的消极方面,主观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地解释社会历史,强调"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以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有的甚至成为法西斯主义理论的吹鼓手。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新黑格尔主义的主要代表是克朗纳、克罗齐和金蒂莱。

 

  • 经典章节
  • 作者介绍
  • 主要内容

新黑格尔主义是19世纪末在英、美产生并流行,20世纪上半叶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又在德、意等国发生强大影响,形成一股潮流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

新黑格尔主义的出现有其历史缘由。19世纪末,西方各国正在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正在形成的垄断资产阶级不再需要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提出的民主与个人自由等虚伪幌子,直接强调国家机器及"国家至上"和"民族至上",并认为他们即是国家和民族的化身。而强调绝对、整体的新黑格尔哲学正好符合他们的需要。于是,一批哲学家在"复兴黑格尔"的旗帜下,复活黑格尔哲学。

 

对于这种缘由,新黑格尔主义的先驱哈利斯(1835 -1909)在他主编的《思辩哲学杂志》(1867-1893)发刊词中说:"最近几年来国民意识已向前移到了一个新的地步……我们达到了一个本质阶段的意识,每一个人都承认他的本质方面属于国家本身,公民的自由并不在于纯粹的任性,而在于在现行法律中得到表现的生命的实现。对国家生命的这个新阶段需要细细加以领会和理解"。这里所谓"向前移到了一个新的地步"就是指由强调原子式的个体的传统的经验主义前进到强调黑格尔的思辩哲学。哈利斯的这段话后来成为表征新黑格尔主义产生及其特征的代表性之言语。

再如,原是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的精神领袖、后转向新黑格尔主义的文德尔班1910年在海德堡学院所做的《黑格尔主义的复兴》的演说中称,现在我们最好的"精神导师"是黑格尔,黑格尔哲学满足了我们这一代人对世界观的渴求。概言之,新黑格尔主义产生的秘密就在于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

新黑格尔主义最初形成于英国1865年,苏格兰人斯特林(1820-1909)出版了其论述黑格尔哲学的巨著《黑格尔的秘密》,在经验派哲学的老巢同其作战,发起复兴黑格尔哲学的运动。不久,格林、里奇、布拉德雷等接过"复兴黑格尔"的旗帜,在争夺哲学主导权的斗争中战胜了经验派哲学,以致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20年左右的时间里,新黑格尔主义成为英国哲学界的主流,把持了英国各大学的哲学讲坛。不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新黑格尔主义就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不再是英国时髦的哲学流派了。

几乎同时,美国新黑格尔主义者也掀起了复活黑格尔哲学的风浪。当时,哈利斯等人创立了美国研究黑格尔的最高学派——圣路易斯学派。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罗伊斯、克莱顿等人提出了美国新黑格尔的典型形式,并使其一度在美国哲学界占据统治地位。

德国新黑格尔主义始于20世纪初。1905年,生命哲学家狄尔泰出版了其《青年黑格尔》一书,对此起了推动作用。文德尔班等也在此时期从新康德主义转向了黑格尔主义。在英美衰落之后,新黑格尔主义于20-30年代在德国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主要代表是R.克朗纳等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又盛行于意大利,其主要代表是B.克罗齐和G.金蒂莱。

尽管新黑格尔主义分别于不同时期出现于不同的国家,且各国代表人物的观点有许多差异,但他们之间又存在着一些共同点:

他们都是公开的唯心主义者。他们大致采用黑格尔的模式,视绝对精神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并以此来回答世界的本源、本质等问题。此时,他们又往往把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同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主义融合在一起,以具有创造作用的"自我"、主体来调和绝对精神,表现出向主观唯心主义转化的倾向。

他们继承并发挥黑格尔哲学中所包含的神秘主义因素,认为唯有以直觉、非理性的本能为手段和途径,方能认识实体,达到真理,而理性思维所获得的知识没有真实性。以非理性主义来改造和补充黑格尔的理性主义。

他们大都重视并重新解释黑格尔的辩证法中的一些合理性,揭露形而上学和机械论的某些缺陷,但他们又往往把黑格尔辩证法非理性化,抛弃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矛盾观和发展观。

他们往往利用黑格尔国家学说和社会学说中的消极方面,主观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地解释社会历史,强调"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以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有的甚至成为法西斯主义理论的吹鼓手。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新黑格尔主义的主要代表是克朗纳、克罗齐和金蒂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