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世界能对你温柔以待 读畅销书《焦虑的人》

希望世界能对你温柔以待 读畅销书《焦虑的人》

希望世界能对你温柔以待 读畅销书《焦虑的人》

天下网商 · 2021-09-24 来源:腾讯网文化

请问,你看过《捕蝇纸》吗?

【1】殊途同归——荒诞下的人性温暖

翻阅这本《焦虑的人》时,脑中浮现的画面其实是《捕蝇纸》。其实,两部作品都与“抢银行”、“人质劫持”、“荒诞”、“搞笑”有关,而且,作品的构思都极为巧妙,“套娃故事”会让人觉得“实在是太可乐”了!

不过,上述两部作品都有个共同点,需要受众有一定的适应力。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这种开头就进行强烈恶搞的故事。

*更确切的说法是,故事一上来就强行植入一堆各种意义上的“傻子”。

《捕蝇纸》的开头,二“哔”劫匪误触银行保安系统,打扰了男主对女主的“调情”,也把所有人都关在银行里。

《焦虑的人》的开头,一个无奈和绝望的劫匪试图用一把玩具枪抢劫一家无现金银行,必然的失败后,混乱之中又闯入一所待售公寓,劫持了中介与潜在买家。

事实上,由于《焦虑的人》是书面语言,在表现力上远逊色于电影,其实我一开始也觉得挺无聊。但这本书的作者【弗雷德里克·巴克曼】之前还有一部成功改编为电影的小说名为《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口碑相当好(作为一部剧情片,能达到8.9分就已经证明其质量了),珠玉在前,我决心把《焦虑的人》认真读下去。

好像《桃花源记》中的“豁然开朗”,《焦虑的人》到了中后期才把之前的铺垫逐一回收,让我终于看到了荒诞下的那种人性温暖。可惜,它过于飘忽遥远。

整个故事的结构不算复杂:就在银行抢劫案衍生为人质劫持事件后,由于临近新年,当地警察局只有两位警察(还是父子关系)来处理此事,于是,楼里楼外陷入了长达一天的僵持,最后的结果是,人质安然无恙,劫匪凭空消失。

之后,警察开始对八位人质做笔录,试图弄明白这一整套究竟发生了什么。

接着,警方的盘查成为了人质的“吐槽大会”,:一对退了休的老夫妻想要寻求生活的乐子;一位孤寡老太太希望找到“久违的存在感”;一对女性伴侣想要寻找一个新家;一位富有却抑郁的成功人士希望“体验另一种生活”;一位“不被承认”的“演员”想要证明自己以及一位有些执着但歇斯底里的女房产中介希望“卖房”。

总之,8个人质、1个劫匪、1对警察父子,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焦虑”。但在这场“闹剧”中,每个人都得到了新的【珍贵】。或许,这样他们的内心就能得到治愈吧?

与此同时,书本内外的人,都得到了不期而遇的温暖。

【2】故事的构造

依照我的习惯,还是要尽可能去【解构】一个故事。

作者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在《焦虑的人》使用的手法极为“少见”,因为整个故事其实是一种“跳跃”的讲述顺序,开头是”案发当天“,接着插入更早时间的剧情,再拉回“当天”开始人质的笔录,之后再跳转其他的故事,如此这样来来回回的拉扯。

幸好这是一个荒诞、温馨又幽默的【不严肃】故事,倘若是侦探小说、悬疑小说这么折腾读者,读者大概率是要发飙的。

同时,即使跳过某个人物的“过往”,也并不会【严重】影响读者对整个故事的了解,这也算是多线故事的一个优势——只要这些线索不是一个相互牵扯的闭环。

《焦虑的人》中出现的对话极为简单和日常,这样能极为真实地塑造角色,让读者能感受到他们身上就有身边人的影子,也就能更好地【理解】拥有不同过往的角色为何在同样【被劫持的极端场景下】有不同的反应。

同时,警察、劫匪和人质合计11人,分列不同阶层不同年纪,也有为了让全书更有【适读性】的考虑,即每个读者总能找到至少一个【似曾相识的影子】。

这就是【治愈系】作品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点——塑造亲近感与认同感,这样才能为后续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做好铺垫。

由此,类似下面的这些“治愈金句”才会在阅读故事时格外明媚起来——

当你不知道该如何谈论生活中的其他事情时,那么谈论工作还算是比较容易的。

如果人们真的像他们在网上表现的那么开心,就不会把那么多该死的时间花在互联网上了。

假如你只能通过阅读评论来了解一个东西或者一件事情的真相,那么你恐怕永远都不会对任何事物行成自己的见解。

一无所知是个很好的开始。

注意,这些“平淡无奇的废话”也只有在某些特殊语境中读起来才有趣,倘若只是拿来发微博或者朋友圈,味儿就少了不少。

【3】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其人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是一名瑞典作家,与写出《消失的十三级台阶》的日本作家高野和明相似,处女作就大获成功。这部作品名为《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发表于2012年,迅速成为国际畅销书,2015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获第89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

但是,这位作家的真实成长经历如何,我目前没能找到更为详实的资料。因为一位作家突然就大火,实在是太不符合【常理】。

同时,巴克曼目前发表的作品几乎都是【治愈系】:《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外婆的道歉信》《清单人生》《长长的回家路》,他在写作上的成功,可能还是在于满足了大众的期待,而因为第1本著作带来的巨大声望,会引发联动效应——这是常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我自己有一个猜想,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冒出写一本【治愈作品】,初衷可能是因为北欧那边的生活实在是太【致郁】了。虽然国家福利相当好,但每年的日照总时长着实不多,有时候人们在这种环境下待久了会有厌世情结——说实话,北欧那边的自杀率也不低。

而治愈作品,本质上就是夸大一些人性的温暖,尤其是用荒诞、反转的方式承托,效果会更好。当我试图去“拆解”巴克曼作品的体会,会发现“有上述这样相似的套路”,作为商业作品,只要有销路,那就是成功的。

同时,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人内心需要一些温暖。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作品能成为全球畅销书,核心还是这种【温暖】是全世界通用的。对比起来,你要是写点古风轻小说,恐怕辐射范围是不会超过东亚文化圈的。

【4】果麦文化的营销思路

既然聊到了营销,那么背后的出版公司是不得不聊的。

上海目前有两家已经上市的出版公司——读客文化与果麦文化的营销思路是很值得去分析、拆解的。读客文化可能更喜欢横向营销,每个品类都会涉及,同时,每本新书的宣传语都很能抓住读者心理(但有时宣传语与书籍内容相差较大,有过度营销的缺点);果麦文化可能更喜欢在某个(擅长)的品类深耕,而且,两个封面、精装、带腰封的不算多,对比起来比较质朴。

其实在这个书籍是“快销品”的年代,不管是怎样的运营思路,能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尽可能把书卖出去才是王道。而且,我觉得书籍市场可能是更像经济学中的完全竞争市场,它的所有信息几乎都是公开的,而且买家有足够多的选择权——只要你能知道书名,理论上全世界公开出版的书你都能买到,几番比价,总能找到价格最低的。

我个人还是比较钦佩果麦文化的运营团队的市场洞察力,就像前文提到的,当社会压力增大,人们的焦虑感普遍增加,此时,推出一些“心灵治愈读物”就很能迎合市场。

我记得有些数据说,“心灵治愈读物”的读者更多分布在非大型城市,如果这个是事实,那就说明这部分读者群体的确需要一些精神弥补。而由于互联网与物流产业的发展,一本书是可以轻松触达我们国家的最末端,这部分原来可能不怎么买书的有消费能力的人,就有了买书的动机与契机。

这也反过来说明了果麦文化一般更愿意做“名人”的书,“名人”降低了新书的宣传成本,同时,又有助于进一步拔高名人的知名度。

我想,随着果麦文化产品线的进一步深耕,我们会看到更多全世界的好书,敬请期待吧!

  • 经典章节
  • 作者介绍
  • 主要内容

请问,你看过《捕蝇纸》吗?

【1】殊途同归——荒诞下的人性温暖

翻阅这本《焦虑的人》时,脑中浮现的画面其实是《捕蝇纸》。其实,两部作品都与“抢银行”、“人质劫持”、“荒诞”、“搞笑”有关,而且,作品的构思都极为巧妙,“套娃故事”会让人觉得“实在是太可乐”了!

不过,上述两部作品都有个共同点,需要受众有一定的适应力。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这种开头就进行强烈恶搞的故事。

*更确切的说法是,故事一上来就强行植入一堆各种意义上的“傻子”。

《捕蝇纸》的开头,二“哔”劫匪误触银行保安系统,打扰了男主对女主的“调情”,也把所有人都关在银行里。

《焦虑的人》的开头,一个无奈和绝望的劫匪试图用一把玩具枪抢劫一家无现金银行,必然的失败后,混乱之中又闯入一所待售公寓,劫持了中介与潜在买家。

事实上,由于《焦虑的人》是书面语言,在表现力上远逊色于电影,其实我一开始也觉得挺无聊。但这本书的作者【弗雷德里克·巴克曼】之前还有一部成功改编为电影的小说名为《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口碑相当好(作为一部剧情片,能达到8.9分就已经证明其质量了),珠玉在前,我决心把《焦虑的人》认真读下去。

好像《桃花源记》中的“豁然开朗”,《焦虑的人》到了中后期才把之前的铺垫逐一回收,让我终于看到了荒诞下的那种人性温暖。可惜,它过于飘忽遥远。

整个故事的结构不算复杂:就在银行抢劫案衍生为人质劫持事件后,由于临近新年,当地警察局只有两位警察(还是父子关系)来处理此事,于是,楼里楼外陷入了长达一天的僵持,最后的结果是,人质安然无恙,劫匪凭空消失。

之后,警察开始对八位人质做笔录,试图弄明白这一整套究竟发生了什么。

接着,警方的盘查成为了人质的“吐槽大会”,:一对退了休的老夫妻想要寻求生活的乐子;一位孤寡老太太希望找到“久违的存在感”;一对女性伴侣想要寻找一个新家;一位富有却抑郁的成功人士希望“体验另一种生活”;一位“不被承认”的“演员”想要证明自己以及一位有些执着但歇斯底里的女房产中介希望“卖房”。

总之,8个人质、1个劫匪、1对警察父子,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焦虑”。但在这场“闹剧”中,每个人都得到了新的【珍贵】。或许,这样他们的内心就能得到治愈吧?

与此同时,书本内外的人,都得到了不期而遇的温暖。

【2】故事的构造

依照我的习惯,还是要尽可能去【解构】一个故事。

作者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在《焦虑的人》使用的手法极为“少见”,因为整个故事其实是一种“跳跃”的讲述顺序,开头是”案发当天“,接着插入更早时间的剧情,再拉回“当天”开始人质的笔录,之后再跳转其他的故事,如此这样来来回回的拉扯。

幸好这是一个荒诞、温馨又幽默的【不严肃】故事,倘若是侦探小说、悬疑小说这么折腾读者,读者大概率是要发飙的。

同时,即使跳过某个人物的“过往”,也并不会【严重】影响读者对整个故事的了解,这也算是多线故事的一个优势——只要这些线索不是一个相互牵扯的闭环。

《焦虑的人》中出现的对话极为简单和日常,这样能极为真实地塑造角色,让读者能感受到他们身上就有身边人的影子,也就能更好地【理解】拥有不同过往的角色为何在同样【被劫持的极端场景下】有不同的反应。

同时,警察、劫匪和人质合计11人,分列不同阶层不同年纪,也有为了让全书更有【适读性】的考虑,即每个读者总能找到至少一个【似曾相识的影子】。

这就是【治愈系】作品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点——塑造亲近感与认同感,这样才能为后续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做好铺垫。

由此,类似下面的这些“治愈金句”才会在阅读故事时格外明媚起来——

当你不知道该如何谈论生活中的其他事情时,那么谈论工作还算是比较容易的。

如果人们真的像他们在网上表现的那么开心,就不会把那么多该死的时间花在互联网上了。

假如你只能通过阅读评论来了解一个东西或者一件事情的真相,那么你恐怕永远都不会对任何事物行成自己的见解。

一无所知是个很好的开始。

注意,这些“平淡无奇的废话”也只有在某些特殊语境中读起来才有趣,倘若只是拿来发微博或者朋友圈,味儿就少了不少。

【3】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其人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是一名瑞典作家,与写出《消失的十三级台阶》的日本作家高野和明相似,处女作就大获成功。这部作品名为《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发表于2012年,迅速成为国际畅销书,2015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获第89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

但是,这位作家的真实成长经历如何,我目前没能找到更为详实的资料。因为一位作家突然就大火,实在是太不符合【常理】。

同时,巴克曼目前发表的作品几乎都是【治愈系】:《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外婆的道歉信》《清单人生》《长长的回家路》,他在写作上的成功,可能还是在于满足了大众的期待,而因为第1本著作带来的巨大声望,会引发联动效应——这是常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我自己有一个猜想,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冒出写一本【治愈作品】,初衷可能是因为北欧那边的生活实在是太【致郁】了。虽然国家福利相当好,但每年的日照总时长着实不多,有时候人们在这种环境下待久了会有厌世情结——说实话,北欧那边的自杀率也不低。

而治愈作品,本质上就是夸大一些人性的温暖,尤其是用荒诞、反转的方式承托,效果会更好。当我试图去“拆解”巴克曼作品的体会,会发现“有上述这样相似的套路”,作为商业作品,只要有销路,那就是成功的。

同时,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人内心需要一些温暖。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作品能成为全球畅销书,核心还是这种【温暖】是全世界通用的。对比起来,你要是写点古风轻小说,恐怕辐射范围是不会超过东亚文化圈的。

【4】果麦文化的营销思路

既然聊到了营销,那么背后的出版公司是不得不聊的。

上海目前有两家已经上市的出版公司——读客文化与果麦文化的营销思路是很值得去分析、拆解的。读客文化可能更喜欢横向营销,每个品类都会涉及,同时,每本新书的宣传语都很能抓住读者心理(但有时宣传语与书籍内容相差较大,有过度营销的缺点);果麦文化可能更喜欢在某个(擅长)的品类深耕,而且,两个封面、精装、带腰封的不算多,对比起来比较质朴。

其实在这个书籍是“快销品”的年代,不管是怎样的运营思路,能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尽可能把书卖出去才是王道。而且,我觉得书籍市场可能是更像经济学中的完全竞争市场,它的所有信息几乎都是公开的,而且买家有足够多的选择权——只要你能知道书名,理论上全世界公开出版的书你都能买到,几番比价,总能找到价格最低的。

我个人还是比较钦佩果麦文化的运营团队的市场洞察力,就像前文提到的,当社会压力增大,人们的焦虑感普遍增加,此时,推出一些“心灵治愈读物”就很能迎合市场。

我记得有些数据说,“心灵治愈读物”的读者更多分布在非大型城市,如果这个是事实,那就说明这部分读者群体的确需要一些精神弥补。而由于互联网与物流产业的发展,一本书是可以轻松触达我们国家的最末端,这部分原来可能不怎么买书的有消费能力的人,就有了买书的动机与契机。

这也反过来说明了果麦文化一般更愿意做“名人”的书,“名人”降低了新书的宣传成本,同时,又有助于进一步拔高名人的知名度。

我想,随着果麦文化产品线的进一步深耕,我们会看到更多全世界的好书,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