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喧嚣的孤独》如何拯救人类文明 守护理想

《过于喧嚣的孤独》如何拯救人类文明 守护理想

《过于喧嚣的孤独》如何拯救人类文明 守护理想

天下网商 · 2021-09-23 来源:腾讯网文化

《过于喧嚣的孤独》是捷克作家赫拉巴尔的名作,讲述一个专门处理废纸的工人,三十五年来,从早到晚,独自一人在废纸堆里工作。他把一捆捆书、一张张名画复制品或者其它废纸扔进压力机,书被碾成碎纸,而他经常利用工作的时间来拯救文明,守护理想。

与其说他是一个爱书爱到疯狂的男人,不如说他是一个守护人类文明和精神财富的天使。

(一)读书

因为地下室只有他一个人工作,他会在工作的期间,偷偷地读上一本好书,吸收人类的文明。

《过于喧嚣的孤独》是这样描述他读书的,“因为我读书的时候, 实际上不是读而是把美丽的词句含在嘴里, 嘬糖果似地嘬着, 品烈酒似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呷着, 直到那词句像酒精一样溶解在我的身体里, 不仅渗透我的大脑和心灵, 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腾, 冲击到我每根血管的末梢。”

一本好书代表人类文明的某一部分,他不断分析书里的知识、思想,经过深入思考,融进了大脑,这正是他吸收人类文明的过程。

每当他喝醉酒,眼前经常出现幻觉,看到许多伟大的作家,比如老子。

连睡觉,也会梦见书里的人,比如谢林和黑格尔, 还有一回,鹿特丹的伊拉斯漠骑着马来到他的床前, 向他打听去海滨的路怎么走。

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也是满脑子书里的情况。他的时间差不多几乎都花在书身上。

他就像人们常说的书迷、书虫,我觉得他是书幻化成的精灵。

(二)偷书

如果在废纸堆中发现好书,有时还会悄悄把书偷出来,带回家里,他家就像一家小型图书馆,大概有两吨重的书。

卧室放满了,厨房放满了,卫生间除了马桶也放满了,他又想了个办法,在床上也装了隔板,隔板上面放满了书。

因为太多书,他也害怕书会砸下来,原文中写道,“当我躺在床上进人睡乡时, 两吨重的书犹如两千公斤的梦魔压迫着我、有时当我在睡梦中翻身,或者两脚乱踢喊出了声时, 我便不免惊恐地侧耳谛听, 生怕书堆坍塌下来, 因为只要我的膝盖稍稍碰一下, 或者只要我痛苦地大喊一声,头上的一切便会雪崩似的倒坍, 珍贵的书籍便会像丰饶角一样从天上撒落下来, 落在我的身上, 把我像虱子似的压扁。”

可是他依然经常把书带回来,抢救出许多珍贵的书籍,让那些对人类有贡献却被禁止或者埋没的书籍继续流传于世,也抢救了人类的文明。

他还偷书送给修道院的神甫朋友,书中写道,“我把地下室发现的那本递给他,他擦擦手接过去, 从他脸上的笑容我立刻看出这书在他的小藏书室里还没有, 他看了我,一眼, 我感到他的目光在紧紧地拥抱我, 他的眼睛甚至润湿了, 我意识到那美好的时光……”

他还会把《民族报》那些过期的报纸送到一个美术教授手里,美术教授会给十克郎的钞票作为报酬报答他。

这已经变成一种传递文明、抢救珍贵书籍的行为,他也懂得这些事的意义。

(三)热爱工作

年轻的时候,他就喜欢做这份工作,他说,“三十五年来我处理废纸, 如果有必要重新作出抉择的话。 我仍会选择我干了三十五年的这一行而不愿干任何其他工作。”

因为这份工作可以让他和书接触,他喜欢触摸纸张的感觉,也许不亚于触摸初恋的小手;他享受读书的乐趣,任何名利带给他的感觉也没有这般愉悦;还能让他抢救人类的文明,尽管众人不懂。

地下室成群的老鼠,啃食无数的书,代表从古至今分裂的斗得你死我活的人类,以书籍为指导方针,以书籍为精神食粮,可是并非守护人类文明,只是利用书籍賺取荣华富贵,名利双收罢了。

他的主任阴晴不定,偶尔来视察他的工作情况,对他很不满,对他大喊大叫,有时又换其它招数,只把他当做机器人,赚大把钱财,不允许他偷懒看书,恨不得他每时每刻都把废纸往压力机里扔。他的主任是阻碍人类文明发展的化身。

他懂得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就算再苦再累,环境恶劣,废纸堆里阴森潮湿,老鼠成群,蚊子成堆,他也无怨无悔。

(四)不愿分心

他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守护文明之中,不愿转移注意力。

他说,“我天生不喜欢金钱, 因此只想尽快把这笔钱打发掉,把它从这个世界上消灭掉, 免得我要为银行存折操一份心。”

连钱也不入他的眼。都说,世人谁不爱钱?他就不爱,至少没有他爱书那般疯狂,他生活的全部只有书。世人不理解,他感到巨大的孤独。在孤独中,他坚定自己的信念,以书为伴,以人类文明为伍。

术业有专攻,如此爱书,已经从废纸堆里捡到不少好书,“书籍使人类进步,”他爱书也是使人类进步,意义非凡。

(五)销毁邪恶

他有一个恋人,是一个茨冈小姑娘,天真善良,除了爱他,别无所求。两人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可是茨冈小姑娘被纳粹送到集中营,丢了性命。

他痛心不已,痛恨纳粹,痛恨希特勒,痛恨宣传纳粹的书籍,二战后,地下室倒进一堆堆纳粹书籍,而他毫不犹豫地把纳粹书籍送进压力机,以表示为茨冈小姑娘报仇。

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也是一个能够分辨是非、分清善恶又嫉恶如仇的人,认清纳粹是人类文明的敌人,必须让他们的思想消失,才能拯救数以百计的生命。

当看到一堆堆导致自己的恋人送进集中营的书搅烂时,他感到心情舒畅。

(六)把自己变成书

结局比较悲壮,他不愿到大工厂里工作,不愿做一份不能读书的工作,以另类的方式永远地留在了那间地下工作室里。

和《海上钢琴师》一样,结局升华了作品,原本他这份工作,他都觉得充满罪恶感,但是因为能抢救人类文明,获取智慧,才觉得有意义,才一边在毁灭书籍的罪恶感中救赎自己。

文中说,“我不去梅朗特立克印刷厂的地下室捆白报纸, 我像塞内加一样, 像苏格拉底一样, 我选择了倒在我的压力机里, 倒在我的地下室,也就是说在这里升天, 虽然压板已在挤压我缩在下色底下的双腿和其他部位, 我拒绝被赶出我的天堂, 我在自己的地下室, 没有人能把我从这里赶出去, 没有人能把我调离这里, 一个书角顶着我的一根肋骨, 我不由得呻吟起来,我仿佛注定要在自己制造的刑具上认识最后的真理。”

从前,他为毁坏书籍而觉得有罪,为压死老鼠而觉得有罪;现在,他把自己投进压力机,化身从他身边遗漏掉的好书,体验搅碎的痛苦,以完成最后的救赎。

  • 经典章节
  • 作者介绍
  • 主要内容

《过于喧嚣的孤独》是捷克作家赫拉巴尔的名作,讲述一个专门处理废纸的工人,三十五年来,从早到晚,独自一人在废纸堆里工作。他把一捆捆书、一张张名画复制品或者其它废纸扔进压力机,书被碾成碎纸,而他经常利用工作的时间来拯救文明,守护理想。

与其说他是一个爱书爱到疯狂的男人,不如说他是一个守护人类文明和精神财富的天使。

(一)读书

因为地下室只有他一个人工作,他会在工作的期间,偷偷地读上一本好书,吸收人类的文明。

《过于喧嚣的孤独》是这样描述他读书的,“因为我读书的时候, 实际上不是读而是把美丽的词句含在嘴里, 嘬糖果似地嘬着, 品烈酒似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呷着, 直到那词句像酒精一样溶解在我的身体里, 不仅渗透我的大脑和心灵, 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腾, 冲击到我每根血管的末梢。”

一本好书代表人类文明的某一部分,他不断分析书里的知识、思想,经过深入思考,融进了大脑,这正是他吸收人类文明的过程。

每当他喝醉酒,眼前经常出现幻觉,看到许多伟大的作家,比如老子。

连睡觉,也会梦见书里的人,比如谢林和黑格尔, 还有一回,鹿特丹的伊拉斯漠骑着马来到他的床前, 向他打听去海滨的路怎么走。

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也是满脑子书里的情况。他的时间差不多几乎都花在书身上。

他就像人们常说的书迷、书虫,我觉得他是书幻化成的精灵。

(二)偷书

如果在废纸堆中发现好书,有时还会悄悄把书偷出来,带回家里,他家就像一家小型图书馆,大概有两吨重的书。

卧室放满了,厨房放满了,卫生间除了马桶也放满了,他又想了个办法,在床上也装了隔板,隔板上面放满了书。

因为太多书,他也害怕书会砸下来,原文中写道,“当我躺在床上进人睡乡时, 两吨重的书犹如两千公斤的梦魔压迫着我、有时当我在睡梦中翻身,或者两脚乱踢喊出了声时, 我便不免惊恐地侧耳谛听, 生怕书堆坍塌下来, 因为只要我的膝盖稍稍碰一下, 或者只要我痛苦地大喊一声,头上的一切便会雪崩似的倒坍, 珍贵的书籍便会像丰饶角一样从天上撒落下来, 落在我的身上, 把我像虱子似的压扁。”

可是他依然经常把书带回来,抢救出许多珍贵的书籍,让那些对人类有贡献却被禁止或者埋没的书籍继续流传于世,也抢救了人类的文明。

他还偷书送给修道院的神甫朋友,书中写道,“我把地下室发现的那本递给他,他擦擦手接过去, 从他脸上的笑容我立刻看出这书在他的小藏书室里还没有, 他看了我,一眼, 我感到他的目光在紧紧地拥抱我, 他的眼睛甚至润湿了, 我意识到那美好的时光……”

他还会把《民族报》那些过期的报纸送到一个美术教授手里,美术教授会给十克郎的钞票作为报酬报答他。

这已经变成一种传递文明、抢救珍贵书籍的行为,他也懂得这些事的意义。

(三)热爱工作

年轻的时候,他就喜欢做这份工作,他说,“三十五年来我处理废纸, 如果有必要重新作出抉择的话。 我仍会选择我干了三十五年的这一行而不愿干任何其他工作。”

因为这份工作可以让他和书接触,他喜欢触摸纸张的感觉,也许不亚于触摸初恋的小手;他享受读书的乐趣,任何名利带给他的感觉也没有这般愉悦;还能让他抢救人类的文明,尽管众人不懂。

地下室成群的老鼠,啃食无数的书,代表从古至今分裂的斗得你死我活的人类,以书籍为指导方针,以书籍为精神食粮,可是并非守护人类文明,只是利用书籍賺取荣华富贵,名利双收罢了。

他的主任阴晴不定,偶尔来视察他的工作情况,对他很不满,对他大喊大叫,有时又换其它招数,只把他当做机器人,赚大把钱财,不允许他偷懒看书,恨不得他每时每刻都把废纸往压力机里扔。他的主任是阻碍人类文明发展的化身。

他懂得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就算再苦再累,环境恶劣,废纸堆里阴森潮湿,老鼠成群,蚊子成堆,他也无怨无悔。

(四)不愿分心

他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守护文明之中,不愿转移注意力。

他说,“我天生不喜欢金钱, 因此只想尽快把这笔钱打发掉,把它从这个世界上消灭掉, 免得我要为银行存折操一份心。”

连钱也不入他的眼。都说,世人谁不爱钱?他就不爱,至少没有他爱书那般疯狂,他生活的全部只有书。世人不理解,他感到巨大的孤独。在孤独中,他坚定自己的信念,以书为伴,以人类文明为伍。

术业有专攻,如此爱书,已经从废纸堆里捡到不少好书,“书籍使人类进步,”他爱书也是使人类进步,意义非凡。

(五)销毁邪恶

他有一个恋人,是一个茨冈小姑娘,天真善良,除了爱他,别无所求。两人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可是茨冈小姑娘被纳粹送到集中营,丢了性命。

他痛心不已,痛恨纳粹,痛恨希特勒,痛恨宣传纳粹的书籍,二战后,地下室倒进一堆堆纳粹书籍,而他毫不犹豫地把纳粹书籍送进压力机,以表示为茨冈小姑娘报仇。

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也是一个能够分辨是非、分清善恶又嫉恶如仇的人,认清纳粹是人类文明的敌人,必须让他们的思想消失,才能拯救数以百计的生命。

当看到一堆堆导致自己的恋人送进集中营的书搅烂时,他感到心情舒畅。

(六)把自己变成书

结局比较悲壮,他不愿到大工厂里工作,不愿做一份不能读书的工作,以另类的方式永远地留在了那间地下工作室里。

和《海上钢琴师》一样,结局升华了作品,原本他这份工作,他都觉得充满罪恶感,但是因为能抢救人类文明,获取智慧,才觉得有意义,才一边在毁灭书籍的罪恶感中救赎自己。

文中说,“我不去梅朗特立克印刷厂的地下室捆白报纸, 我像塞内加一样, 像苏格拉底一样, 我选择了倒在我的压力机里, 倒在我的地下室,也就是说在这里升天, 虽然压板已在挤压我缩在下色底下的双腿和其他部位, 我拒绝被赶出我的天堂, 我在自己的地下室, 没有人能把我从这里赶出去, 没有人能把我调离这里, 一个书角顶着我的一根肋骨, 我不由得呻吟起来,我仿佛注定要在自己制造的刑具上认识最后的真理。”

从前,他为毁坏书籍而觉得有罪,为压死老鼠而觉得有罪;现在,他把自己投进压力机,化身从他身边遗漏掉的好书,体验搅碎的痛苦,以完成最后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