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梦里故乡
一个人 对自己的要求有多高 他就有多成功

2020-09-27 来源:腾讯网文化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意思是,追求荣华富贵,是人之常情,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用正确的方法来获取财富和地位。

毋庸置疑,拥有一定的金钱和地位,就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是,生活中总是存在着“二八定律”——20%的人掌握了这个世界上80%的财富。

所以孔子认为,一个人能不能站在金字塔尖,取决于他对自己的要求有多高,并且,孔子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孔子学琴

很多人都记得唐朝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的这句话:“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孔子和师襄的故事。

师襄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乐官,孔子30岁的时候,曾经向师襄学琴。

师襄教了孔子一首曲子之后,孔子每天都勤奋练习,没有一天懈怠厌倦,弹琴的手法也渐渐地从生疏到熟练。

过了十天之后,师襄听完孔子的琴声,对孔子说:“这首曲子你已经弹得非常不错了,现在我教你下一首曲子。”

孔子听完这话,恭恭敬敬地站起身来,说到:“老师,我虽然对这首曲子的曲谱很熟悉了,但还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

于是,孔子又一如既往地练习这首曲子。

又过了很多天,师襄认为孔子弹琴的手法已经很熟练了,乐曲声也非常悦耳动听,便对孔子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这首曲子的技巧,可以另外学一首曲子了。”

孔子说:“我虽然掌握了弹奏技巧,但我还没有领会到这首曲的思想感情。”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来到孔子的家里,听到孔子弹奏的琴声之后,不由得被迷住了。

待到曲罢,师襄长吁一口气,说到:“你已经领会到了这首曲的思想感情,并且融入其中了。可以开始学下一首曲。”

孔子又说:“我虽然弹得像点样子了,但我还是没有体会出这首曲的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专门去请师襄来听自己弹琴。当孔子弹奏完这首曲子时,师襄感慨道:“听这琴声,你现在已经体会到作曲者是个怎样的人了吧?”

孔子高兴地说:“是的!我认为这个作曲者一定有着黝黑的脸庞,魁梧的身躯,双眼仰望天空,一心要感化四方。这个作曲者,是不是周文王?”

师襄听完孔子的话,既惊讶又敬佩,说到:“你说得很对!我的老师曾经告诉我,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文王操》。你百学不厌,竟然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厉害!”

你对自己的要求,决定了成功的高度

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很多人在学习或者工作的时候,通常都很难达到老师或领导的要求。但孔子却远远地超出了老师的要求。这便是成功与平庸的区别。

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越高,他成功的高度也就越高。

举个例子:在工作中,如果你给自己定的业绩目标是完成20万销售额,那么你最后完成了这20万,当然也是成功;

但与那些目标是100万的同事比起来,20万的目标,高度就低了很多。

同样,在我们上学的时候也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每次考试,我们总能听见学霸说“这次考砸了”,结果试卷一发下来,每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其实,这并不是学霸在故意“装”,而是人家真正地觉得——如果不拿95分甚至100分,就等于考砸了,就是失败。

由此可见,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你对自己的要求有多高,决定了你将来成功的高度。

反过来,如果想要站在自己想站的那个成功高度上,就必须要对自己严格要求。简单来说,就是像孔子一样,做好每一件小事,把每个细节都做到100分。

很多人总觉得,自己一个月只拿三五千的工资,凭什么要干七八千的活。实际上,这就是一种不严格要求自己的表现。

结束语

孔子的另一个老师老子曾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无论干什么,只要都要像刚开始的时候那样慎重,这样就不会失败了。

做人做事,其实很多时候重要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的态度。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端正自己态度,将它们都尽量做到极致。

只有把这种“严格要求自己”的态度培养成习惯,才会让领导逐渐重用自己。从而,才能实现自己想要追求荣华富贵的愿望。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