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心灵鸡汤
小学课本中一首有趣的诗 北方人秒懂 南方人羡慕

2022-01-23 来源:腾讯文化

中华大地疆土辽阔,巍巍大国。但也正因幅员辽阔,造成了很大的地域差异,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众所周知,秦淮以北为北方,秦淮以南为南方。北方干燥而南方多雨,北方冬冷而南方温暖,北方吃麦面而南方食稻米,北方秋风落叶而南方树木常青等等可谓数之不尽。

这种差异性在古代诗词中多有体现,比如在芒种节气,身处北方的白居易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的收麦场景;而身在南方的陆游则写道:“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一处是忙着收麦子,千里之外的另一处则是忙着插稻秧。

其实不论是饮食还是风俗的差异,归根结底都是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北干南湿、北冷南暖,最终造成了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的不同。就以冬季为例,南方大的冬季一般不会低于零度,很多家庭室内也无需火炉,而北方冬季往往零下十几度,家家炉火连炕,到了现代就发展成暖气、集体供暖等。

这样的气温差异下,南方冬季几乎无雪,而北方冬季下雪很常见。南方水域无冰,而北方会冰封河流。小学课本中就有一首很有趣的诗,表现出北方冬季寒冷结冰的日常。且来欣赏杨万里的这首《稚子弄冰》:

稚子弄冰

南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童趣诗在小学课本中非常常见,比如白居易的《池上》、高鼎的《村居》、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袁枚的《所见》、叶绍翁的《夜书所见》等等都是描写童趣的佳作。杨万里的这首《稚子弄冰》也是其中之一。

所谓“稚子弄冰”,就是儿童玩弄冰块的意思。在种情景也唯有在北方才可见,北方夜间气温极低,一盆水放在室外一夜之间就成为一整块冰。诗中稚子所弄的就是从盆中脱下来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虽是寒冬腊月,但诗中稚子童心炽热,把盆中圆盘一般的冰倒出来,然后穿孔穿线,提在手中当作锣鼓一般敲打。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后两句从听觉上描绘稚子敲冰的情景,敲击冰块的声音如同玉磬声一般高亢,然而下一刻却传来玻璃碎地的声响,原来是冰不耐敲,碎成数块落在地上。

前两句着重色彩描写,金盆、彩丝、银铮,色泽鲜明,体现出孩子的童趣;后两句则侧重声音的描绘,“玉磬穿林响”、“玻璃碎地声”从声音的不同表现出冰块的前后变化、稚子玩弄时的欢乐忘形。孩子玩冰的情趣在短短四句件被描绘得真切酣畅、意趣盎然。

这样玩冰的情景唯有北方可见,南方冬季往往气候温和,难以结冰,即便结冰也是薄薄一层,触之即碎。所以乍读这首童趣盎然的《稚子弄冰》,北方人秒懂,而南方人则徒生羡慕了。从这首诗也可见南北方的差异。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