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心灵鸡汤
鬼谷子:想看透一个人 不要只看他的言行

2021-03-06 来源:腾讯网文化

有时候,结果不重要,动机才重要。事情的背后总是会存在动机,这是务必要先搞清楚的。

公元前481年,孔子爱徒颜回去世了,孙子孔伋出生了。南方的勾践终于完成了最后的隐忍,准备第二年向吴王夫差报仇雪恨,一雪前耻。

不过,孔子似乎并不关心这些事,过去的已经过去,将来的尚未到来,活在当下就应该解决眼前的事情,他为一件事操碎了心:

齐国的田成子终于摘下了面具,直接杀掉了齐王及其势力,扶植傀儡齐平公,为“田氏代齐”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虽说齐鲁是近邻,齐国的事情,看起来跟鲁国毫不相干。

孔子却不这么认为,于是他连夜面见鲁哀公道:田成子大逆不道,鲁国有义务讨伐,匡扶正义。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会嘲笑孔子的不自知?这么些年来,鲁国一直被齐国按在地上摩擦,现如今孔丘居然还想发挥国际主义精神去帮齐国?

难道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相信很多朋友会直接给孔子头上按上一个“迂腐”的头衔,颇有些不知轻重了。

鲁哀公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伸了个懒腰说:你去跟三桓说吧。原话是“告夫三子者”。鲁哀公一来是推卸责任,何必多管闲事?二来是鲁国的事务,鲁哀公说的不算,三桓说的算。

这里说的三桓,是指仲孙、叔孙、季孙三家,一直把持着鲁国的朝政。

或许鲁哀公只是随口说说,但孔子真的去找了三桓。

三桓的回复很干脆,就两个字:没门。孔子可不是那么好打发的主,就是就站着不走。。

“三桓”想让孔子知难而退,于是说:齐强鲁弱,你说要讨伐齐国?咱们凭啥呢?

让他没想到的是,孔子居然算起了账:田成子以下犯上杀了齐简公,齐国举国愤慨,至少有一半人反对,咱们倾鲁国全部力量再加上齐国的一半力量,哪有不赢的道理?

看着三桓蒙圈的表情,于是孔子施行了B计划:咱们可以请周天子出面调停,直接给田成子定罪,号召天下诸侯共诛之。

这无疑是个童话,彼时的周天子已经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结果可想而知,孔子肯定失败了。

对于孔子这个迷惑行为,后世有两派说法,被道德仁义洗脑的支持派说,只要孔子祭出仁义大旗,自然天下无敌。这个说法很荒谬,但很契合孟子说的“仁者无敌”。

自诩还有些独立思考能力的反对派说,孔子此举就是迂腐不化,不知形势,简直是以卵击石。

所以,孔子到底是仁义的,还是迂腐的?

答案是,他是智慧的。

很多时候,我们看待一个事件时,很容易通过表象作出主观判断,但实际上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恐怕是深度思考,也就是透过表象看本质。

请听题,孔子的动机是什么,他真的傻到分不清孰强孰弱吗?虽说鲁国是弱国,但孔子也是这个弱国的大司寇,是位于鲁哀公和三桓之后的“第五把手”。

鲁国当时的形势是,王不王,臣不臣。啥意思呢?鲁哀公快活成傀儡了,三桓掌握着鲁国是实权。看着三桓的权力日益增大,作为“第五把手”的孔子已然感觉到必然有大事发生。

可是鲁哀公得罪不起,三桓也得罪不起。难道眼睁睁的看着三桓效仿田成子?什么都不做不符合孔子的个性,但如果作的太明目张胆,触怒了三桓,危及自己是小,恐怕还影响到鲁哀公。

孔子希望能敲山震虎,警醒鲁哀公,敲打三桓。因此把事情给做了的同时,又让人说不出话来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于是他去面见鲁哀公,要求出兵伐齐,实则言外之意是告诉鲁哀公,再不压制三桓就来不及了。

于是他去面见三桓,要求出兵伐齐,实则言外之意是告诉三桓,如果你们想学田成子,必然会人神共愤,多行不义必自毙。

奈何,孔子虽是万世师表,但在鲁哀公和三桓面前,还是人微言轻,就跟后人一样,只会嘲笑他的食古不化,冥顽不灵,却不能理解孔子的用心良苦,煞费苦心。

彼时的孔子生怕我们理解不了他的初心,甚至说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的话。

什么意思?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处事的动机,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那么,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

悲剧的是,他还是被辜负了,他努力的呼喊,最终被人当成了笑话。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了,三桓终于效仿田成子,彻底把鲁王踩在了脚底下。三桓以为自己会笑到最后时,却未想到,后来的鲁穆公跟晋国结盟,彻底肃清了三桓势力。

想必,孔子也能含笑九泉了。

很多时候,当我们在分析人物事件时,不能仅看表面信息,依靠主观判断,便开始宣泄情绪,而应该独立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就如文中的孔子的行为,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粗浅的结论,孔子迂腐不堪,不知轻重。但如果多问几个为什么,或许更能发现事情的本质恐怕并没有那么简单。

众所周知,阿信的主业是研究鬼谷子的,所以我用鬼谷子的话来概括:故常必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此所谓测深揣情。

什么意思呢?必须要通过表面的信息,去分析隐藏在表象背后的本质,这就叫测深揣情。

现实中的我们是怎么做的呢?看见别人说出的话,发出的信息,未加思考就轻信了,却从不考证,从不思考,只是选择相信,习惯以情绪化的嘲讽和道义上的谴责。

比如最近,某人主动发了条生病的信息,瞬间引起狂欢,有人讥讽,有人嘲笑,有人谴责,人们似乎并不关心事件本身,更有甚者在争论,某人生病了,我们到底应不应该高兴?

有时候,从表象得出的结论未必是真相,主观感知和情绪宣泄又是影响独立思考的最大敌人。如果一个人越爱讲情绪,越爱讲道义,往往就意味着他离真相越来越远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情绪上的嘲笑和道义上的谴责,我们首先应该明白,他的动机到底是什么?或许这才是当务之急。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