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心灵鸡汤
现代人面临的生存焦虑 归根结底都是心态问题

2020-09-20 来源:腾讯网文化

从古到今,人类一直面临着生存的问题。远古的时候,人类为吃的发愁,古代的时候,人类为争夺地盘发愁。到了现代社会,物质条件好了,人类又为人际关系发愁。

如果仔细想一想就会明白,现代人面临的生存焦虑,归根结底都是心态的问题。

只要学会调整心态,就能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更好地生活,不然,为什么那些心灵鸡汤的书籍在市场上那么畅销呢?

其实,想要调整心态,不需要看什么心灵鸡汤,只需要通读《论语》,就能得到受用终身的处世智慧。

孔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个典型的乱世。司马迁曾经在《太史公自序》中写道:“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意思就是说,在春秋时期,以下犯上杀戮国君的事情有三十六次,国家被灭亡的事情有五十二次,诸侯被放逐,国君不能保住江山社稷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

在这样动荡不安的时局下,孔子却能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畅谈自己宏大的政治理想,可以说,多亏了他的处世智慧。

事实上,在孔子周游列国的那十几年里,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顺利,而是经常遭受冷遇、被嫌弃、甚至忍饥挨饿。

但是在整部《论语》中,我们没有看到孔子的任何抱怨和牢骚,相反,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孔子,“乐山乐水”的孔子,一个“求仁得仁”的孔子。由此可见,孔子有着极其深厚的处世智慧。

01 孔子认为的“仁”

孔子推崇的处世智慧当中,首当其冲的应该是“仁”,仁爱的仁。他认为,“仁”是为人处世的根本。

说起这个“仁”啊,原本是东夷的一种礼俗,两个人见面,面对面的躬身作揖,互相问候。这种礼俗后来慢慢被传播到列国,慢慢地,仁也成为了一种美德,仁爱、仁义、仁德等等的词也随之而来了。

从《论语》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把仁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在《八佾》里记载:“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说的就是,“仁”不仅是为人的根本,更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和心态。如果连仁都做不到,那其他的一切就都不用提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仁”呢?

孔子认为,“仁”是一种质朴的品质。在《子路》里,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在《学而》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也就是说,仁是自然而然的品质,不能加以修饰。在《公冶长》里,孔子还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形容一个人狡猾,虚伪,谄媚,就会用“巧言令色”来形容他。在孔子看来,狡猾、虚伪、谄媚的人,都是不仁的,也是可耻的。

在你身边,是不是有很多人喜欢阿谀奉承呢?也许他们通过溜须拍马,获得了一些利益,但是他们却失去了尊严,这样想一想,是不是得不偿失呢?

02 孝顺父母

除此之外,孔子认为,“仁”还包含了很多别的品质,比如孝顺。

在《论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孔子有个弟子名叫宰我。有一次,宰我抱怨:“父母死了要服丧三年,这时间也太长了吧。君子如果三年不学习礼仪,他的性格就会败坏;如果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荒废。服丧一年就可以了。”

孔子听了说:“丧期不到三年,就急着吃好的穿好的,对你来说心安吗?”

宰我不以为然地说:“心安。”

孔子斥责道:“你如果觉得心安,就那样做吧!真正的君子服丧,是因为吃再好吃的东西也吃不出香甜,听再好听的音乐也不能感到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适,所以才服丧三年。现在你觉得没什么,觉得心安,那就那样去做吧!”

宰我听了以后就出去了。孔子看着他的背影说:“宰我不仁啊!孩子生下来三年后,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可是父母去世三年,他就嫌时间太久,迫不及待地想要吃香的喝辣的,难道宰我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过三年的怀抱之爱吗?

在这个故事里,孔子之所以说宰我不仁,就是因为他不孝。因此可以说,孔子提倡的仁里面,还包括了孝顺这个美德。

03 克己复礼

此外,孔子还倡导“克己复礼为仁”。

在《颜渊》这个章节里讲到,孔子认为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是说,孔子认为抑制自己,使语言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

由此可见,孔子倡导的处世智慧里,有一种自我约束、严于律己的态度。我们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面临着大量的际遇和诱惑,因此我们一定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才会避免走上歪路。

04 中庸之道

如果说“仁”是为人处世的根本,那么想要再进阶一下,在社会上吃得开,那就要奉行“中庸之道”了。在《论语》里,孔子提出了为人处世要合乎中庸之道的标准。

那么,什么是中庸之道呢?在《庸也》这个章节里,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意思就是说,凡事要不偏不倚,这才是人的最高品德。说白了,中庸就是要灵活一点,不说好,也不说坏,不得罪人。

比如有人问孔子对伯夷、虞仲、柳下惠这些被历史忽略的人才有什么看法,孔子说:“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这一句“无可无不可”,就是孔子中庸之道的体现。其实,在咱们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中庸之道的做法。比如在比赛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并不是虚伪,而是处处给人留个余地。

在《论语》里,孔子也是要告诉我们,想要学会为人处世,在社会上吃得开,让所有人都喜欢你,那么一定要讲究中庸之道。《述而》和《泰伯》这两个章节里分别写道:“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这是孔子待人的中庸,说的就是凡事要适度,让大家都舒适。

连易中天都说:中庸不是老好人,中庸不是和稀泥,中庸不是无原则,中庸是最高原则。由此可见,孔子教给我们的,真的是为人处世要重点学习的技能。

那么性格上仁和,对人对事中庸,就等于学会了处世之道吗?

倒也未必。一个真正正直豁达,懂得为人处世的人,一定会有高尚的价值观。

05 看清钱财,结交益友

《论语》里就教给我们,想要学会为人处世,就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别把钱看的太重,要和高尚的人交朋友。通读《论语》你会发现,君子之所以与小人有区别,主要在于价值观上的区别。而价值观的区别又主要表现在对金钱和朋友的态度上。

孔子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里说的是君子对金钱的看法,也可以说是对财富应该有的态度。

前段时间,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个新闻:有个人跳海自杀了,他的尸体被一个人打捞起来,家属前来认领的时候,这个人开出了10万块钱的天价,声称如果不给他这些钱,那么就别想要回尸体。

不知道大家看到这个新闻后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这个人太过分了,为了钱什么事儿都能干得出来?

如果这件事情让孔子知道了,那么他肯定会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什么意思呢,就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而小人看中的利益。新闻里的这个人,就是典型的看重利益的小人。

高尚的人面对金钱的诱惑,会怎么做呢?在《论语》里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宪问》这一章里,孔子认为,君子应该“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不义之财是君子所不能接受的,君子要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贫富。

那么,懂得为人处世的君子,如果不看重金钱,看中什么呢?

答案就是朋友。不过,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的,朋友也要有选择地结交。

孔子认为,交朋友要小心谨慎。在《卫灵公》,孔子这样说:“众恶之,必察焉; 众好之,必察焉。”意思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大家都讨厌他,那我必须考察一下;如果大家都喜欢他,那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考察一个人的品行,大家都说他好,或者不好,这些都不足以下结论,不能轻易认为他就可以成为你的朋友。

那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朋友呢?

在《子路》里是这样说的:一个值得结交的人,应该是“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我们之所以要对朋友这样谨慎地选择,是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好的朋友会带领我们不断进步,而一个坏朋友就很容易引导我们走上歧途。

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就是说,你和朋友之间可以有不同的爱好,但是你们对一件事情的看法要相同,也就是说,要有相同的价值观,才能做朋友。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其实这也是出自《论语》的《卫灵公》。孔子总是在苦口婆心地提醒我们,在交友过程中,要结识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不是那些“阳奉阴违”的小人。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今天我们学习了《论语》中的处世智慧。学会了“仁”是为人的根本,“中庸”是让你吃得开的技能,对待金钱和朋友要有自己的标准,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懂得为人处世的君子。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