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心灵鸡汤
人生苦短 如何摆脱焦虑?牢记孔子说的4个字

2020-08-20 来源:腾讯网文化


著名歌星张国荣在演唱的歌曲《当爱已成往事》中,有一句歌词:“人生已经太匆匆,我好害怕总是泪眼朦胧。”

有时候想来,人活在这世上真是不容易——若是不幸福,难免会伤春悲秋;若是幸福,又要感叹人生苦短、欢乐不长。

怪不得人们常说,人生就是一个苦难接一个苦难。

不同的苦难,总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在人类特有的情绪当中,最频繁出现的大概就是“焦虑”了。

每当我们开始焦虑的时候,总有人这样劝导我们:“人这一辈子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事实上,讲这话的人本身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对于“人一辈子都是孑然一身”这件事情,历史上就曾经有人为此忧愁过。

我们都知道圣人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位。这其中,有一个弟子叫做司马牛。

《论语》记载:司马牛曾经垂头丧气地对孔子的其他弟子说:“每个人都有兄弟,只有我没有。我的兄弟们死的死、逃的逃,全部都失散了。”

司马牛对于“孑然一身”的思考,被后人们称作“司马牛之忧”,常常被用来比喻一个人孑然一身、孤立无援。

由此可见,“人这一辈子孤零零地来、孤零零地走”本来就是一件非常令人焦虑的事情。

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用“焦虑”来劝导“焦虑”,这难道不是在雪上加霜吗?

那么,难道“焦虑”就没办法消除了吗?当然不是。还是这个司马牛,就曾经向孔子咨询过这个问题。

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君子?”

孔子答道:“不忧愁、不恐惧!”

司马牛不太理解,又问道:“不忧愁、不恐惧,难道就可以被称为君子了?”

这时,孔子反问了一句:“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你自己做人做事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值得忧愁和恐惧的呢?

司马牛这才恍然大悟。

所以说,孔子直到今天都被称为“圣人”是有道理的。只用“内省不疚”四个字,就道破了人生的真理。

反观如今,忧愁和恐惧是成年人的常态,很多人常常为此而焦虑、抑郁。

其实只要深入观察一下就能知道,他们的忧愁和恐惧,无外乎是来自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否建立一番事业、不知道儿女将来会走向何方、不知道伴侣能否与自己携手一生……正是这些不确定性,造成了成年人的焦虑。

但正如孔子所说:“只要自己做人做事无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好焦虑的?”

你只要踏踏实实地做好当下该做的工作,哪怕你将来不能功成名就,也一定不会差;你只要对孩子循循善诱、言传身教,儿女将来必然不会走上歪路;你只要懂得珍惜伴侣、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爱,他们又怎么弃你而去?

人之所以患得患失,就是因为自己明明很想拥有一些东西,却没有为此而一步一个脚印地下功夫,心里没有底气造成的。

举个极端的例子:某些贪腐之人收受他人的钱财之后,为什么惶惶不可终日?不就是因为心里不踏实、做不到问心无愧吗?

在生活中,有的人总是抱怨自己过得不快乐,羡慕他人有福气。殊不知,别人之所以有福气,是因为他们脚踏实地、问心无愧。

人生已经太匆匆,想要摆脱焦虑,就必须牢记孔子所说的“内省不疚”,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当下该做的事,以免年华逝去之后,终日泪眼朦胧。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