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唐杰忠一起远去的 还有相声的黄金时代   如果翻一下1987年央视春晚的节目单,你会惊讶那一年诞生了如此多的经典相声:笑林、李国盛的《学播音》,侯耀文、石富宽... 2017-06-22
  • 当艺术对撞上对撞机 会发生什么呢   生于1964年的捷克籍纽约人Jonathan Feldschuh,曾经是哈佛大学的学生,和很多牛逼的人一样,他没有把... 2017-06-24
  • “小笼包”还得是“人”包出来才好吃   核心提示:今年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5项、国家级传承人94名。在“遗产日... 2017-06-23
  • 《红楼梦》30年再聚首 三生有幸 无限感慨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30年前——1... 2017-06-21
  • 看脸时代如何逆袭 他靠三篇巨赋千古留名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事连绵不断,政权更迭频繁,思想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状态。标新立异的流派多,特立独行的人物多,社会风气也... 2017-06-19
  • 扒一扒史上最戳心的文字 每句都是故事   好多书,好多歌,好多电影,只因为那么一句话,就好像收回了所有的时间成本。它就像一双灵巧的手,触动了我们的内心。 ... 2017-06-18
  • 《欢乐颂2》:拯救女人的 从来不是婚姻   混日子的人,下场都很惨。为什么天天运动还是胖成球?因为运动或许不能减肥。婚姻就是两个相爱的强者同舟共济,以便一道战胜... 2017-06-21
  • 历史抹杀不掉美丽:外国木版画里的中国   民国给人的印象中是黑白的,但从Elizabeth Keith(1887-1956)的木版画里,我们却看到了一个彩色的... 2017-06-16
  • 83岁李敖用节目告别:《再见李敖》再无相见   2017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   在近日举行的“优酷奇妙夜”的泛文化主题活动上,《新周刊》创始人孙冕、财经作家吴... 2017-06-17
  • 为什么中国网络小说能够走向世界 你知道吗   中国正步入文化创意从业者蓬勃兴起的时代,不少起源于互联网“草根”的中国文创产品开始输出海外,成为中国文化竞争力的“新... 2017-06-16
  • 黎山老母与毗蓝婆有分岐 为何不愿与她交往   黎山老母和如来关系亲密,与燃灯派系不和。   黎山老母第二次出场,是因为孙悟空被黄花观多眼魔君蜈蚣精重创。当时... 2017-06-16
  • 最美十首茶诗:清茗酬知己 煮茶会佳人     人生有八大雅事,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自古诗人多茶客,茶以自己独特的养生之道和文化内涵滋养丰富着文人雅士,为其清... 2017-06-15
  • 老舍出题 齐白石答卷 原来大师都是这么玩   直观感受而言,听歌观剧比较容易使人兴奋激动,因为其对感官的刺激比较直接。读文章也是如此,读者常常会随着情节、故事深陷... 2017-06-13
  • 欲慰一时心 莫如千日酒:这瓶美酒最醉人   饮中八仙图 陈洪绶绘   中国有悠久的酿酒历史,也不乏醉人的美酒。“楚酒困人三日醉”;洛阳产的鹤觞酒,喝醉了则“... 2017-06-12
  • 爱“造字”的苏东坡:怎样看待书法里的错别字   宋《新岁展庆帖》 行书   苏轼《新岁展庆帖》“试令依樣造看”中的“樣”,不知所宗。   《墨缘》点评:像“... 2017-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