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聚焦老舍“透到骨血里”的老北京文化 “老舍笔下的西城”论坛在线举办

2022-11-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聚焦老舍“透到骨血里”的老北京文化“老舍笔下的西城”论坛在线举办
正阳书局外景 老舍戏剧节供图

中新网北京11月22日电 (记者 应妮)北京是一座厚重悠久的文化古城,又是一座焕发青春的魅力之都,生于斯、长于斯的老舍先生写下了诸多描写人情百态与城市风情的不朽篇章。22日,由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共同主办的2022第六届老舍戏剧节“老舍笔下的西城”论坛在线上举办。

老舍先生出生于西城的小杨家胡同,“他笔下的文学作品当中,大部分都是以北京的真实地名出现,人物活动的场景大多是真实的北京地名,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梳理之后会发现,他作品出现最多的地名是北京西城。”中国老舍研究会副秘书长史宁说。老舍先生开始写北京、写故乡是他离开北京之后,“1924年,老舍先生公派到英国教学,到了英国之后他开始有了非常浓厚的思乡情结”。

《牛天赐》剧照 老舍戏剧节供图
《牛天赐》剧照 老舍戏剧节供图

多次将老舍先生的作品改编后搬上舞台的编剧导演方旭则认为,北京是老舍先生文学创作的根基,他把对北京的情感等同于对母亲的情感。而对老舍先生文字间流露出的“亲切感”,在方旭看来,正因为老舍先生来自于人民,他所有的创作都是身在其中,“我觉得老舍先生文字表达传递出来的几个字就是‘感同身受’,所以大家会觉得他很有亲和力,很接地气,很有味道。”

《茶馆》是大众最熟知的老舍先生的作品,不论是文本还是舞台呈现都已成经典。近年来,改编老舍先生原作的舞台作品也愈加丰富,包括《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二马》《老舍五则》《牛天赐》等。说起改编,方旭对老舍先生文字最大的感受是“人物”,“他的神来之笔就是几笔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后来我看到他的一些创作札记,就提到其中一个人物是他一个亲戚,是他在胡同里见过的。比如说《离婚》里的张大哥,这个人物在生活当中有原形的,他不是完全是凭想象来的,所以我觉得老舍先生笔下人物亲切也和这一点有关。”

《我这一辈子》剧照 老舍戏剧节供图
《我这一辈子》剧照 老舍戏剧节供图

而在作家刘一达看来,老舍先生可以称作是“北京的名片,西城的名片”,“从老舍先生的经历来看,年轻和中年以后回到北京,生命的两头都是在北京,可见他对北京的感情是很深很深的。老舍先生的原话称是,‘透到骨血里的东西’,所谓文化的熏陶就在这儿。”他坦言最喜欢的中国作家就是老舍先生,“他从1930年代就开始出版作品,到现在依然很有市场,他的语言魅力在其中有很大因素,我写《北京话》这本书最大原因就是觉得他真是把北京话用活了、用绝了。”

因为喜欢北京文化、北京历史,崔勇创办了“正阳书局”,后来在西城区“文物活化”的政策引导下迁入现在的砖塔小院。现在,正阳书局收藏了很多老舍先生早期的出版物及文献。他说:“我记得老舍先生对老北京有这样一个描述:北京的特别之处就是有空儿。我觉得这个‘空儿’不仅是城市空间上的,更多的是人的生活方式,有空去读书,有空去享受欣赏这座城市,融入这座城市的发展。”

老舍作品西城地名分布 老舍戏剧节供图
老舍作品西城地名分布 老舍戏剧节供图

将问题延伸至如何将文学、戏剧、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史宁说:“我们把想象力发散一些,看能不能把老舍先生比较有代表性的小说中的场景、人物互动的环境融入我们生活当中、城市当中,形成一种立体的文化景观。”

对此,方旭也希望能有合适的机会通过作品进行尝试,“如果有合适的会所、老的院落,我们可以尝试从老舍先生的文学作品里找到合适的素材,为空间量身打造一个沉浸式的演艺作品。让这个空间真的能够活起来。这种形式的特点是体验更真切,能够更直接体会到所谓的老北京文化到底是什么,把它变成可触摸的东西,我觉得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做法。”

据悉,到目前为止,大戏看北京·2022第六届老舍戏剧节展演已演出19部剧目、38场,其中作为行业风向标的戏剧论坛也正逐一展开。本周五、周日还将有《新时代的“戏剧观”》《文学名著改编为戏剧的实践与探索》两场论坛在各平台直播。老舍戏剧节也将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关注城市文化宏观风貌,关注城市人的精神建构,助力北京文化中心的建设。(完)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