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学者专家开会研讨《苏母传》

2022-11-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唐宋八大家中,有三人是从眉山走出的“苏家三父子”。不过,很多人看到三苏的伟大文学成就,却较少思考这些都是怎么来的?除了与他们的天赋、聪明、刻苦有关,还与苏家有着优良的家训家教家风分不开。其中,苏洵妻子、苏轼和苏辙的母亲程夫人为苏家优良家风的形成付出了巨大辛劳。程夫人(1010年-1057年)出身名门,自幼熟读诗书,性情仁慈,知书达理,端庄贤淑。她18岁同苏洵结婚,婚后劝夫以进、教子以学、持家以富。司马光用“柔顺足以睦其族,智能足以齐其家”来形容她。程夫人被认为是成就了“一门三父子”的一代贤母,堪比孟母、岳母。

由于女性在历史中是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后世关于程夫人的记录和书写相对要少得多。2022年9月,蒋蓝、邵永义合著《苏母传》,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书中全面书写程夫人的成长经历、品德特征,尤其突出其在帮助丈夫、教育子女方面的卓越表现,对苏家家风的形成起到的重要作用。这是近些年来鲜有的围绕苏东坡母亲的传记文学作品。该书得到了作家阿来、张炜、徐则臣的联袂推荐。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张志烈专门为该书作序《波漾碧池鱼唤出香弥绿径凤飞来》,说他读完《苏母传》后,“感悟到苏学研究中的一些事情。”

有血有肉呈现程夫人一生

10月28日下午,“母仪若水润三苏——《苏母传》研讨会”在四川省作家协会召开。包括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张志烈,川大教授、《儒藏》主编舒大刚等在内的苏学学者、教授,以及伍立杨、白浩、董凡、黎正明等省作协、省文艺批评家协会的多位作家、评论家到场,围绕《苏母传》展开了交流研讨。该书作者蒋蓝、邵永义分享了写作背后的故事和心得。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作家邱华栋通过线上视频的形式,分享了他对这本书的积极评价。

在研讨会上,舒大刚说,这本书让人们看到女性在历史中的重要力量。他还提到,书中描写的民俗或家风家训,细节十分到位,令人印象深刻。在宋朝历史中,许多出名的文人出自眉山。舒大刚说,希望历史学者、地方史学者、民族史学者继续挖掘眉山更多的优秀历史人物,从中汲取优秀的精神资源。

古人说:“家有贤妻,如国有良相。”良好的家风不仅能影响一个家庭,而且对整个社会风气也有巨大的正面影响力。蒋蓝介绍,《苏母传》这本书的写作是在眉山市纪委、监委和青神县纪委、监委的直接指导下完成的。2021年初,由眉山作家邵永义开始动笔,后来蒋蓝加入进行采访、写作。2022年6月初完成初稿,随后,在成都罕见的高温酷暑中及居家工作期间,蒋蓝进行了最后的修订。

《母仪若水润三苏——苏母传》采取纸上材料与田野实证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有血有肉地呈现出程夫人的一生。程家原本是北方大族,因安史之乱随唐僖宗入蜀,定居眉州青神。青神为耕读之风的典范,有着良好的人文传统和淳朴民风。苏母见多识广,思虑过人,曾亲授苏轼兄弟诗书,以古今成败治乱的典故,培养他们的品德、情操和气节。在蒋蓝看来,“作为北宋中期文坛领袖苏轼,其‘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等廉洁思想,来自于苏母‘不发宿藏’的教育。诸如此类的苏母家风家教故事,对‘三苏’影响极深。”

母亲的教育给苏轼极大影响

苏轼在《记先夫人不残鸟雀》中,记录了母亲程夫人对杀生行为甚为痛恨,嘱咐家里的小孩、仆人,不能捕捉鸟雀。当时,苏家喂养的一只花猫捕到一只五彩斑斓的桐花凤(蓝喉太阳鸟),小鸟在猫的利爪下拼命挣扎,发出凄厉的叫声。尽管苏轼兄弟勉力救护,小鸟也未能幸免……当苏轼手捧血淋淋的小鸟不知所措时,伙伴中有人吵着要烤来吃。程夫人见此情景,生气地责问是怎么回事。苏轼向母亲说明缘由后,程夫人当即利用这件事,教育苏轼说:“做人不能像动物那样,要有仁爱、宽厚所有的心。”程夫人的话,在苏轼年幼的心灵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件事极其深刻地影响了苏轼一生的为人行事,苏轼54岁时,仍深刻地记着这件事。

当年,苏家搬进眉州纱縠巷新居不久,便发现前人窖藏的一坛金银。面对天降之财,程夫人却叫人重新埋好,并教育苏轼:“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凡非分之财,一分一文也不能妄取,这是做人的准则。”当苏轼读完《范滂传》后,十分感动,问程夫人:“儿若要做范滂,你许我吗?”让苏轼没有想到的是,程夫人毫不犹豫地回答:“你能做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母吗?”这一席话,为苏轼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蒋蓝在研讨会上提到,自己在写作另外一本书《苏东坡传》搜集资料时,强烈意识到苏东坡母亲对苏东坡的教导非常重要,“从很多被记载的小故事,可以看到苏母的很多言行,都与苏东坡的人格形成有很大关系。”此外,当蒋蓝在青神县调查采访时,发现当地经常有老人们聚在一起“开坝坝会”,一起聊关于三苏和程夫人流传下来的故事。这些民间故事也为《苏母传》带来了许多生动的写作素材。

邵永义在发言中说,这本书的写作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也得到不少好评,但文学在批评当中成长,就好像人在风雨中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本书里的不足之处,都还要改正。”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吴雨珂

(《华西都市报》2022年11月04日 A15 )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