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当你有求于别人 而不知如何开口时 先读读这篇《旄丘》

2022-10-17 来源:腾讯文化

生活中我们总会遭遇各种各样的 难事,而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个想起的是谁呢?当然是最亲近的人喽。中国有句俗语,叫“远亲不如近邻”,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一般情况下,当亲近的人收到你的求救信号后,都会积极的帮助你。但,凡事总有例外,对不?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这个例外。

 

一、《旄丘》解析

旄(máo)丘之葛兮,何诞(yán)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yòu)如充耳。

——《邶风·旄丘》

这首诗基本没有生僻词,简单翻译一下你们就明白了:

旄丘上的葛藤啊,为何蔓延那么长!卫国诸臣叔伯啊,为何许久不相见?

为何安处在家中?必定等人一起行。为何等待这么久?其中必定有原因。

身穿狐裘毛茸茸,乘车出行不向东。卫国诸臣叔伯啊,你们不与我心同。

我们卑微又渺小,流离失所无依靠。卫国诸臣叔伯啊,充耳装作不知道。

读完这首《旄丘》的翻译,你或许看出了点端倪:好像是一个等待别人来救援的人,左等不来,右等不来,由爱生恨,说围攻的诸位叔伯啊,充耳不闻,见死不救。

而且这个埋怨怪罪是层层递进的,《诗经传说汇纂》引朱公迁所谓“一章怪之,二章疑之,三章微讽之,四章直责之”,一怪二疑三讽四责,可见是气得不行了。

仔细分析,是这么个道理。诗一开头,借物起兴,既交代了地点和季节,也写了等待救援时间之长。黎国大臣常常登上旄丘,翘首等待援兵,但时序变迁,援兵迟迟不至,不免暗自奇怪。第二章分析援军不来的原因,或许等待援军,或许路上耽误了种种,尚未愤怒。第三章有所觉悟,察觉出来不对,知道卫国无意救援,并非是在等盟军。第四章开始愤怒了,他批评卫国群臣装聋作哑,见死不救。

那么,黎国向卫国求救,卫国为什么见死不救呢?我们来看一下原因,就知道了。

 

二、卫国为什么不救黎国?

公元前663年,小诸侯国黎国被狄人所建的潞子国所灭,黎国君臣流亡到卫国,请求卫懿公出兵帮黎国复国。但是,卫国迟迟没有动静,于是黎国国君委派的大夫便写了这首诗呈给卫懿公。那么,卫国为什么见死不救呢?

1、非王室嫡亲,关系疏远

武王伐商建立了周朝,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天子分封天下,周朝被分封的诸侯分三类:第一类是周的姬姓王室成员,周太王季历的兄弟后人;周文王兄弟;周武王的的兄弟等;第二类是周朝的开国功臣,异姓功臣,如姜尚;同姓功臣,如召公等。第三才是夏商时候已经存在的方国,分封加以承认,如楚国、蜀国等。像黎国这样,其实就是因为统战的需要而设,地位比前两类低,封地往往也小得多。

黎国遭难了,不求助于临近的晋国,怕被吞并,跑过来求救卫国。要知道卫国可是第一类姬姓王国,周武王弟康叔后裔。而黎国属于第三类,这中间还差了一层呢。这就像求人办事,你得找你够得着关系的人呢,够不着的求也没有用。

2、黎国弱小,救了没好处

黎国早在华夏民族形成之初就有了,那时候黎国的区域包括今山西长治及周边地区,此后国都几经迁徙,统治区域也逐渐变小,到春秋时期,其核心区域是今山西黎城县。

卫国虽然也不是很大的国,但卫侯姓姬,是周王室宗亲,除了狄戎这些少数民族,周的诸侯国轻易不敢侵略或吞并卫国。

我一大国救你一附属国,救了也没好处, 我为什么而救呢?

3、怕得罪邻居,不愿意救

要知道,在那个连周王都开始贬值的时代,本就不是大国的卫国也是危机重重:一方面要防范不按常理出牌的狄戎,另外一方面要防范左右两大心怀鬼胎的邻国——晋国和齐国,特别是不敢得罪一向傲慢的同是周王室血统的晋国。

这个黎国先被周文王灭掉,大半人口被杀,然后允许重建小黎国,后被晋国吞并又“吐出来”重新建国,黎国基本上算是晋国的附属国了。

你说连你的邻居,晋国和齐国都没有去救你,我卫国能去拐着胳膊肘救你黎国吗?救了你还得防备邻居晋国拿这说事儿挑起争端呢。

综上所述,你看到了么,无论如何,这黎国是等不来救援了。

 

三、总结

无论是国家也好,个人也好,当你遇到难事找人求救时,或者请求别人帮助时,先掂量一下自己几斤几两,到底该找谁好呢?对不?

所以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既然不能不求人,那么一定要掌握求人的技巧。虽然我不懂啥技巧,但是也一定要深思熟虑后才去求人:

第一,求人三思而后行,你能许给人家何种利益?就是人家为啥要帮你呢?帮你有啥好处?你得想清楚了再去求。

第二,广撒网不如精准钓鱼,到处找人,未必能办成事。一定要摸清情况,号准脉,找准能帮助你的人才去求。

第三,远亲不如近邻,求人办事应从最直接最亲近最能帮助你的人的开始。如果黎国求救于齐国和晋国,结局或许不一样呢?你都已经最坏要亡国了,还能坏到哪里去呢?

国家一样,为人也一样。人生在世,既有风雨也有晴天,所以谁都需要别人的搀扶和帮助。当你有这种需求时,不妨读读《诗经》,读读这篇文章,或许会有新的领悟呢,对不?欢迎一起探讨交流。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