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这两首写秋天的宋词 写出了别样的秋思

2022-08-12 来源:腾讯网文化

前言

词,开始于南梁,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

在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被视为诗余小令。

到了北宋,词的主流依然是沿袭晚唐五代,吟风弄月,注重词的抒情性与音乐性,代表人物有二晏、张先等。

与此同时,北宋还有另一些词人,如苏轼、柳永等,从词风词境入手,着意词体的变革。其中便有范仲淹的《渔家傲》和王安石的《桂枝香》,大笔淋漓,墨浓意酣,词调慷慨苍凉,境界开阔悲壮,感情抑郁深沉,揭开了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词作的序幕。

这两首词都写在秋天,他们笔下的秋究竟是如何开阔豁达呢?一起来读一读吧。

范仲淹《渔家傲》: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宋仁宗年间,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线,承担起北宋西北边疆防卫重任。这首词便作于北宋与西夏战争对峙时期。

此前,很少有人用词来写边塞生活。唐代韦应物的《调笑》虽有"边草无穷日暮"之句,但没有展开,且缺少真实的生活基础。所以,这首词实际上是边塞词的首创,它对后来苏轼、辛弃疾都有很大的影响。

这首词的美,便在于将一幅秋景图,勾勒得荡气回肠,苍茫壮阔。

词的上阕侧重写景。塞上秋天的风景别有一番滋味,大雁南归,潇洒而决绝,心里的思归之情也随之涌出。彼时,又闻四面表角声起,面对着日落千嶂,长烟锁山,孤城紧闭,故乡的温馨便更令人怀念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此句写得最成功,仅仅十个字便勾勒出一派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致。

下阕既是抒情。一杯浊酒,空对长空,遥想千里之外的家国,更加令人感怀。战事未平,功名未立,又何以谈论归家?因为思归又不能归以致于心情沉重,彷如杯中的浊酒,寻不到一片清明。正在这矛盾的心绪下,远方羌笛悠悠,搅得征夫们难以入梦,不能不苦思着万里之遥的家乡,而家乡的亲人可能也在盼望白发人。"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十个字扣人心弦,写出了深沉忧国爱国的复杂感情。

每读这首词,都会有不同的感悟。这首词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凄清、悲凉、壮阔、深沉,还有些伤感。而就在这悲凉、伤感中,有悲壮的英雄之豪气在秋天的塞上回荡着。景色是开阔的,情调是悲哀的,情感却是豪放的,这样的英雄气概扣动着历代千万读者的心扉。

王安石《桂枝香》: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桂枝香

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归帆 一作:征帆)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这是一首视野开阔、识度高远的怀古名作。通过对六朝历史教训的认识,表达了王安石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此词大约是王安石出知江宁府时所作。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王安石第一次任江宁知府,写有不少咏史吊古之作;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之后王安石被罢相,第二次出知江宁府。这首词当作于这两个时段的其中之一。

上片写景登高望远、睹物抒怀,瑟瑟秋风里,奔流而去的江河宛如一条白练,向远方流去,两岸的上岸簇拥。眼前,是一幅金陵的锦绣江山图之图,既有平面的铺展,又有立体的呈现。“残阳”“西风”,点出时下是黄昏时节,故而才能有眼前的“澄江似练”。“酒旗”“征帆”是暗写在秋日黄昏里来来往往的行旅,人事匆匆,由纯自然的活动景物写到人的活动,画面顿时生动起来。“彩舟云淡,星河鹭起”是大手笔中的点睛之处。远在天际的船罩上一层薄雾,水上的白鹭纷纷从银河上惊起,不仅把整幅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而且进一步开拓观察的视野——在广漠的空间上,随着征帆渐渐远去,水天已融为一体,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所以作者才会感慨:画图难足。

下阕怀古抒情。凭吊古迹,追述往事,往昔的繁华,唯有楼外的一句叹息,悲恨相续,六朝旧事随着流水一样消逝,如今除了眼前的一些衰飒的自然景象,更不能再见到什么。更可悲的是“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这里融入了作者深沉的感慨:不是商女忘记了亡国之恨,是统治者的醉生梦死,才使亡国的靡靡之音充斥在金陵的市井之上。

此词景物有实有虚,色彩有浓有淡,远近交错,虚实结合,浓淡相宜,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金陵风景图。其旷远、清新的境界,雄健、壮阔的风格,是那些“小园香径”“残月落花”之作所无可比拟的。

04

结语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是思念的季节,她带着百转千回的情结,在五彩斑斓的景色中,迎接着皑皑白雪。

范仲淹笔下塞外的秋景,与王安石笔下的金陵晚秋,有悲思,有壮阔,它们有惊艳到你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责任编辑: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