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幽静美 惊艳了时光

2022-08-10 来源:腾讯文化

众所周知,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代表的王维,向来以展现幽深淡静的意境美,为世人所称道。据统计,王维现存的三百多首诗中,有五十多首是以展现幽静美为主。

而在内容的丰富性上,王维更是捕捉到了各种各样的静。“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是夜之静;“惟有白云处,疏钟闻夜猿”,是寺之静;“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是花之静。不同的“静”,给人以不同的美感。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鸟鸣涧》,便是王维的一首展现幽静美的千古名作。虽然它只有短短四句二十字,却包含了花落、月出、鸟鸣等景物描写,并且达到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突出地展现了夜间的山之静。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

鸟鸣涧:鸟儿在山涧中鸣叫。

人闲: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桂花:此指木樨,有春花、秋花等不同品种,这里写的是春天开花的一种。

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月出:月亮升起。惊:惊动,扰乱。山鸟:山中的鸟。

时鸣:偶尔(时而)啼叫。时:时而,偶尔。

【译文】

一:春天的夜晚寂静无声,桂花慢慢凋落,四处无人,春夜的寂静让山野显得更加空旷。或许是月光惊动栖息的鸟儿,从山涧处传来轻轻的鸣叫声。

二:很少有人活动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夜里一片静谧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

鉴赏

《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极似一幅风景写生画。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蝠“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首先,诗的第一句“人闲桂花落”,描绘的是春天山间夜里的桂花。因为没有人事活动的打扰,所以能够听到桂花的细微飘落声。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是看见“桂花落”呢?

相信大家都知道桂花的枝叶是十分繁茂的,但是桂花的花瓣却十分细小,并且它又发生在夜里,所以人的肉眼是无法看到桂花飘落的,唯有凭借它落下的一丝丝声响。

当然,这里还有个前提条件,就是“人闲“。需要注意的是,它不仅仅指没有人事活动的打扰,还指明了王维当时的心境也是十分闲静的,也就是心中没有藏事,故而能够察觉到幽静环境里的桂花飘落。

然后,诗的第二句”夜静春山空”,即夜里一片寂静,春天的山中空空荡荡。很显然,它紧承了第一句“人闲桂花落”中的“静”,并且更进一步。毕竟山里不可能空无所有的,但是当山间万物,包括王维自己都沉醉在这种“静”里时,就有了“空”的绝妙意境。

最后,诗的三四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是以动衬静手法的妙用。我们说前面的“空”,已经让这片小世界万奈俱寂了。但就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下,王维引来了月亮的光亮,说它惊动了山中的栖鸟,从而高声鸣叫在这春天的幽谷中。

所谓“鸟鸣山更幽”,这里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有静的前提,也可以说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总的来说,《鸟鸣涧》突出一个“静”字,用“以动衬静”“以声写静”的手法,描摹了一幅“静而不死,寂而不枯”的“秋山月夜图”,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天人合一的喜悦之情,景因情设,情景交融。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