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这首诗 代入感很强 隔着屏幕 似乎都能闻到粽子香

2022-06-02 来源:腾讯文化

蓬窗暑雨气低垂,不记龙舟竞渡期。

诗卷打门惊节序,满盘角黍正累累。

出自宋代魏了翁《将至古渝虞宪以三绝同端午节见寄用韵为谢》

魏了翁,宋代又一个“马上诗人”,精通兵书、兵法,他的诗作,不比辛弃疾、陆游出名。

但是,他在理学上的造诣,几乎可以与朱熹齐名。

而且,魏了翁书法了得,他还是一个肯为民请愿,真正指点江山、匡扶社稷的朝臣。

在官场,治理天下这方面的才能,某种程度上,魏了翁比司马光、苏东坡更胜一筹。

端午节将至,我们先来欣赏一下他这首写端午节的诗。

释义:

盛夏,雨水不断,经常乌云压顶,糟糕的天气甚至让人忘记了龙舟竞渡。这说明,宋朝庆祝端午节,早已有赛龙舟的习俗。

因雨季无法出游,便醉心于诗书,自得其乐,桌上摆着满满的粽子,香飘四溢。

从这首简单轻快的诗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魏了翁的文学造诣之高,前两句诗,他进行了叙事,这是古诗中常见的写法,“蓬窗暑雨”、“龙舟竞渡”,把端午节时期的天气和习俗都表达出来,为后面作铺垫。

“诗卷打门惊节序,满盘角黍正累累”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

夏雨绵绵,雨滴拍门,是常见的景象,但是魏了翁用“诗卷打门”来和雨水相互映衬,一下子就把读书作诗时,偶出“好句”的兴奋感写了出来。

一个“惊”字,把意境和节气(节日)连接,使读者也一“惊”。甚妙。

元稹在《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中写: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这句诗中的“惊”是动词,形容激动和关怀,与魏了翁这首诗的句式相同,可所呈现的画面感却完全不同。

魏了翁的惊,是诗书惊了节气,说明读到了让自己满意的好诗,或者是写出了妙句。

元稹的惊,则是因事而惊,动作流畅,暗含对朋友的关心,同样是难得的佳句。

最后一句“满盘角黍正累累”,映衬了自己读诗时得意的状态,桌上粽子飘香,在端午节这一天有好诗呈现,相得益彰。

同样,一个“正”字不逊色于“惊”对全诗画面感的铺陈,如是“茶正香”、“酒正浓”、“情正酣”,那是一种对事物状态到极致程度的描述。

 

所以,读着这首诗,隔着屏幕似乎都能闻到粽子的香气,重要的是,这股香气中,还有诗书之香。

故,这是一首绝美的好诗,画面、意境兼具。

在宋朝后期,学派各立门户,诗派有了江湖,文坛都在“开宗”,比如杨万里,他一开始学的,就是“江西派”诗风,还有人生吞李商隐的诗,创立了“西昆体”。

这其中只有魏了翁了穷经学古:南来之衰,学派变为门户,诗派变为江湖,了翁独穷经学古。

他推崇理学,精通《易经》,与邵雍不相仲伯,主张“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这一思想和陆九渊比较接近,都是理学大家。

少年时,魏了翁就展现出了惊人的文学天赋,15岁时,便撰写了《韩愈论》,文章抑扬顿挫,精妙流畅。

21岁中进士,随后便进入了国子监,任武学博士。

55岁以后,理宗亲政后,魏了翁任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之后便提出辞呈,准备回乡养老。

奈何理宗很依赖他的才能,每每拒绝,魏了翁也是每年都会提一次,期间还多次赴边关平乱,所以直到60岁去世前,魏了翁的辞职都没有成功。

可以说,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南宋,以及天下百姓,所以他很受民众的爱戴。

有些遗憾的是,魏了翁因理学出众,他的诗词往往不被后世之人所重视,传播度也不广。

他在《鹧鸪天》中写:

月落星稀露气香。烟销日出晓光凉。天东扶木三千丈,一片丹心似许长。

这样大气唯美的诗句,在他的诗作中很多,都是很值得一读的。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