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黄庭坚:7岁时赋诗一首 点醒无数贪财之人

2022-05-20 来源:腾讯文化

黄庭坚,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苏门四学士”之一。

同时,他也是江西诗派的开派宗师和领袖。

因黄庭坚为人正直、重情义,且为官清廉,一直被后世文人所敬重。

尤其是他和苏东坡亦师亦友的关系,始终是文坛经常被谈起的佳话。

民间也有一些话本,是关于苏东坡、佛印和尚与黄庭坚之间的轶事,但其实黄庭坚41岁时,才第一次与苏东坡见面。

元丰初年,公元1078年,34岁的黄庭坚因崇拜苏东坡的才华,便投寄了两首诗给苏东坡,以表达自己对苏东坡的仰慕之情。

没想到,苏东坡很快就给他回了信,于是两个人便开始有了唱和,黄庭坚也默认苏东坡为自己的老师。

 

但让黄庭坚没想到的是,就是因为他和苏东坡之间的诗词酬唱,给苏东坡和自己都带来了很大麻烦。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以舒亶为首的御史台,翻阅苏东坡的诗作,从中找出“几大罪状”,然后开始轮番弹劾苏东坡,并收入御史台大狱,“乌台诗案”正式爆发。

当时朝野内外都是“新党”的天下,“倒苏”之声此起彼伏,就连苏东坡的妾室恐被牵连,也纷纷离他远去。

但是在这个时候,还是地方小官的黄庭坚,不畏权贵,三番五次站出来为苏东坡说话。他说,苏子瞻是了不起的文人,是爱国之士,将他收监入狱,完全就是妒忌他的才华。

为此,黄庭坚也受“元祐党”牵连,之后被政敌抓为把柄,被贬巴蜀6年。

 

公元1086年,宋神宗驾崩,宋哲宗继位,因为年纪尚幼,高太后临朝听政,于是将隐居洛阳近15年的司马光重新启用为宰相,苏东坡才得以回朝。

复官后,苏东坡提携了黄庭坚和秦观,皆入京履职。

于是,“神交”10年的黄庭坚和苏东坡,才第一次在京师见面。在交往的这几年里,黄庭坚与苏东坡的唱和诗词,多达几百首,可见二人感情之深。

最重要的是,黄庭坚每次见到苏东坡,都会行弟子之礼,搞得苏东坡也很无奈,他本是将黄庭坚视为自己的知己。可黄庭坚坚决以“苏门学子”自居,不敢逾越礼数。

由此可见,黄庭坚是一个非常尊师重道、同时懂得感恩之人。

 

晚年时,黄庭坚参与编修《神宗实录》,几度为人所构陷,污蔑他不敬宋神宗,对他实施禁闭,并加以威胁和利诱,试图彻底扳倒“元祐党”,然而黄庭坚却始终傲骨嶙嶙、正气凛然,让士大夫莫不叹服。

从此,黄庭坚也留下了“正骨千秋”的美名。

后来在长沙,黄庭坚遇见了秦观的儿子和女婿,当时他们正护送秦观灵柩北上,黄庭坚走上前去,握着两位晚辈的手失声痛哭,并赠送金银为秦观办理后事。

当时,苏东坡也已经过世,黄庭坚思及过往,写下了那首《花光仲仁出秦苏诗卷思二国士不可复见开卷绝叹因花光为我作梅数枝及画烟外远山追少游韵记卷末》。

这首诗的题很长,长到好像有很多话都说不完。

 

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黄庭坚受到赵挺之排挤,也就是李清照的公爹、赵明诚的继父,被贬宜州。此时的他已经59岁,对官场失去了信心,于是开始有了退隐之意。

遗憾的是,两年后黄庭坚复官,还没接到诏令,他便在宜州逝世了。

他这一生,走得全是正路,从不投机取巧,这和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7岁的时候,黄庭坚作了一首诗,题为《牧童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这是一首警世诗,提醒人不要过分追求名利钱财,他们机关算尽,还不如牧童活得潇洒自在。此后50多年的人生里,黄庭坚也始终将这一信条奉为座右铭,不断地激励自己。

 

而这首诗,也点醒了后世很多贪财爱物之人,让他们明白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功名利禄跟随不了自己一生。人真正的财富,是内心的平和。

荣华花间露,富贵草上霜,千年之后的我们,也当以此提醒自己,不要让自己被外物纠缠,惹得一身疲惫。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