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十首极简唐诗 字数不多 却美到极致 韵味无穷

2022-04-12 来源:腾讯文化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景物之是否可观,都在人心,心有所感,处处皆是胜景,心中无感,胜景也如荒芜。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简朴直白的字句,用衬托笔法,写出了山林的空寂幽深。无声的寂静,无光的幽暗,人们较易察觉;有声的寂静,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注意。

有人语响而不觉嘈杂,反而更显山林的空寂,有夕阳照而不觉敞亮,反而更显山林的幽深。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前两句写泊舟近岸,是写事,其中“客愁新”,这新愁究竟是什么呢?“客”字已经说明,其愁不外乎思乡之愁,对自身前途茫然之愁。

此诗最妙的是后两句,摹景入微,几可入画。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看上去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与人更显亲近。因景而生情,更因景而见情,又自然成为佳对,工整绵密,韵味无穷。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寺庙掩映在苍翠的竹林中,声声晚钟从中远远传来,显得悠远而空寂。钟声悠悠,好像把时间也拉长了,把空间也扩大了。

而在阔大而广漠的时空中,在这苍茫的暮色里,有的只是两个孤独的人。诗人送别友人,看着他头戴斗笠,身披斜阳,独自一人归向那遥远的青山。

短短二十个字,蕴含着深切的友情,也体现出了灵澈上人的潇洒出尘之态。

 

秋夜寄邱员外

唐·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此诗前半段写思人之情,后半段则遥想所思之人,妙在含蓄不露。

秋清夜长,诗人独自散步,正好听到松子落地的声音,引起他对山中幽人的思念。语淡而情浓,言短而意深。

此诗以“秋夜”、“凉天”、“空山”、“松子落”,营造出清幽脱俗的氛围,正合乎所寄之人“幽人”的身份和情怀。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二十个字,却充满了画面感和生活情调,也蕴含着诗人浓厚的情谊,真挚感人,让人在寒冷中却倍感暖意。

刚刚酿好了淡绿的米酒,绿色的酒沫就像微小的蚂蚁。烧旺了小小的红泥火炉,天色将晚,雪意渐浓,一杯小酒即可抵去此生微凉、半生尘梦。

此诗色彩简明而温暖,整个意象更是让人感到温馨和富有生活情趣,给人微醺的感觉。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当看着朋友所乘的船只随江流而下,船上的帆影终于在碧空中消失殆尽时,诗人却依旧痴痴地站立原地,望着船只前去的方向。

长江蜿蜒,直向天际,既是目见之景,也暗喻自己的相思、友情如同江水一般绵绵无尽。

后二句妙在传目送之神,“碧空尽”三字写帆影消失于水天之际,可谓惟妙惟肖,令人神往。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作于滁州刺史任上,诗写雨后野渡的幽静之趣,颇具诗情画意。

春草生于偏僻之处,自生自长。黄鹂自在地鸣叫,给这份清幽的景致增添了一些动感和声响。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此诗因景而生情,诗人所要阐发的是一种清幽淡雅,无俗尘相扰的隐士之趣。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安史之乱后,张继路过寒山寺时写下了这首羁旅诗,描写苏州城外寒山寺幽静的夜景,抒发羁旅愁思和孤寂情怀。

诗人在夜晚的客船之中,听到乌鸦的叫声,看到清霜遍天,岸上有几棵枫树,江上有几点渔火。突然,寒山寺的钟声传了过来,使这个不眠之夜更加岑寂幽深。

此诗给人以非常幽静的感觉,从中隐隐透露出客船中旅人的孤寂,韵味绵长深厚。

 

春怨

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这是一首宫怨诗,作者借陈皇后与汉武帝的故事,将宫人失宠后的悲哀处境,描写得十分凄婉。

这首诗一开头就使所写的景物笼罩在暮色之中,为诗篇涂上了一层暗淡的底色,并在这暗淡的底色上衬映以洁白耀目的满地梨花。

诗歌结尾“梨花满地”的意象,既代表着繁华春光的虚掷,也预示着思妇大好年华的老去。

 

寄人

唐·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这是一首追忆爱情的诗。前两句记梦,别后思念深深,经常梦到曾经相会的地方,院中风景依旧,小廊曲阑仍在。

后二句说梦醒,离人不知去向,只有月照落花,安慰他受伤的心灵。一片凄清,空灵中透着凄美。全诗曲折含蓄而又哀婉缥缈,显得情意依依,深挚动人。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