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杜甫作“壮游”回顾半生 有更现实的原因

2022-03-11 来源:腾讯文化

大名鼎鼎的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用一首诗回顾自己的大半生;既然是一种“传记诗”,字数自然不会少,杜甫这首诗叫《壮游》,全篇多达五百多字;这五百多字概括了少陵野老坎坷壮阔的大半生,那么杜甫为何将这首诗命名为“壮游”?这其中有何深意,杜甫又在表达何种意境?请跟随编者,一同探秘诗圣杜甫的传奇人生。

 

由于杜甫的这首《壮游》字数太多,不便全文摘抄,编者在此为您做下简要叙述,有兴趣阅读原文的网友可自行查阅;众所周知杜甫出身世家大族,从小就表现出高绝的文学天赋,他七岁能作诗,九岁就已经编完了第一本个人诗集;成年后杜甫不再满足于洛阳这一方小天地,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一次长途旅行,共耗时四年;他先后去过江南诸城,还曾在东海泛舟欲探寻海洋的奥秘,四年后杜甫回到洛阳参加科举,由于未做足够的准备不幸落榜。

 

杜甫并没有因落榜而丧气,他又收拾好行囊,往大好河山游览而去,而且这一次旅行时间,更是长达八年之久;杜甫这次游遍了河北、山东等地,还在路上结识众多志同道合的好友;八年中杜甫只在其祖母去世之时回过一次家,并在那时与李白一见如故,随后与高适三人在开封携手同游,饮酒作赋;期间杜甫再次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同样名落孙山。

 

杜甫在四十岁时,终于结束了旅途生涯回到长安城,不惑之年的他欲寻求一官半职,曾向玄宗进献几篇作品,玄宗爱才便封了杜甫为河西尉;谁料杜甫还未上任,安禄山就举兵反唐了,此时天下大乱连皇帝都仓皇西逃,杜甫自然没能如愿做上官,于是杜甫只能在惊恐与饥贫中,度过了此后余生。

 

《壮游》主要就是记载了这些事,此“壮游”并非指壮年与壮士,杜甫本意乃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梦想,而出发了多次旅行;杜甫也像现代文青一样,想要在未知的旅游途中遇见自己吗?答案是非也,杜甫有着更加现实的愿景,那就是做官。

 

杜甫的诗句读起来浪漫大气,有超脱世俗之感,而结合杜甫旅行中的所作所为,与唐代的科举制度,就明白杜甫为何以“壮游”命名了;早在杜甫第一次游览江南之时,为了能在将来步入仕途得贵人相助,就拜访了在当地做官的亲戚;在第二次旅行中,杜甫还结识了众多达官显贵,例如玄宗的哥哥、女婿,宰相李林甫、杨国忠的女婿与好友,还有其他高级官员的亲朋好友;我们也不能批判杜甫趋炎附势,因为想在唐代入仕,一般要通过参加科举,因此就必须考好策论与诗赋,而且还需要有高官的举荐才能做官;所以天下士子欲步入仕途,则必须有足够的阅历与人脉,只要经济条件允许,考生们都会外出旅行。

 

因此杜甫“壮游”,一方面纵情山水可以激发自己的灵感,提升自己的诗赋水平,一方面还可以趁此拜访高官,积累自己的人脉,这一切都是在为做官打下基础;此说法听起来十分俗气,但古往今来每一位有才之士,谁能愿意蒙尘俗世,不期望有一番作为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便是杜甫积极出世的原因,也是他“壮游”的初衷,施展胸中报复的动力源头。

【参考资料:《壮游》,《旧唐书》,《杜甫传》】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