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创造了写水的典范

2022-03-10 来源:腾讯文化

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我们都不陌生,它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的时候所写的,诗中勾勒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形象。描绘了山河的雄伟,更表达了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沉郁。

关于它的写作背景,历来研究者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这首诗是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征讨乌桓的时候所写的。

 

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他们屡次侵扰中原边境。建安十一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给当时的中原老百姓带来沉重的痛苦和灾难。再加上官渡之战后,惨遭失利的袁绍忧郁而死。他的两个儿子袁尚、袁熙选择投靠乌桓,企图在异族的支持下东山再起。

为了巩固北方,消灭袁氏的残余势力,曹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当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辉戈南下的基础。

 

而《观沧海》具体是曹操在北征乌桓出征的途中写的,还是在得胜回师的途中写的,还有分歧。不过这个问题并不影响对本诗的理解,因为无论是出征时曹操对建功立业的期待,还是凯旋时对平定天下的向往,都能够借写大海来表现出作者曹操超凡的气度。

《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的正曲第一章,全诗如下:

《观沧海》——曹操

东陵结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大气磅礴,读来震撼人心。曹操的意思是:

“我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为树木葱茏,花草丰茂。萧瑟的风声传来,树木摇动,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升起、降落,就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当中发出的,而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多么庆幸啊!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我内心的志向吧!”

这首诗的脉络非常清晰,曹操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辽阔,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一个“观”字起到了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人们都说文如其人是有一定道理的,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们心灵的一种外化表现形式。读这首诗我们能够感受到曹操那开阔的胸襟,体会到那种卓尔不群的志向和气度。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刚到海边看到大海的大致印象,就像是绘画的轮廓一样。“水何澹澹”表现出浩瀚的大海,在水波平静的时候自然地摇漾着,也正因为如此,更能够衬托出“山岛竦峙”的景象。那些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更加神奇壮观。

再看看周围,虽然已经到了秋风阵阵、草木摇落的季节,可这里的树木还依旧繁茂,百草依然丰美,给人一种生机勃勃之感。

 

然后写到大海的汹涌澎湃,大海变幻莫测,在萧瑟的秋风里,在天时的变化下,让大海完全呈现出另外一个样子,海水波涛汹涌,翻起巨浪冲,向岸边,好一个洪波涌起的壮阔景象。

以曹操登临望海的豪情,他在碣石山久久驻足,饱览大自然的变化,是非常符合当时的情境的。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如此广博的大海,让曹操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天上日月的运行和星汉的灿烂,仿佛都出自于此。其实这也暗含着曹操心中有一种想要像大海吞吐万物那样,去澄清寰宇的志向。

这首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我们阅读它仍然能够感到它所寄托的情怀。

 

《观沧海》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有着多方面的价值,特别是以下几点值得提出来聊一聊。

首先,这首诗被看作是山水诗的最早佳作

有学者认为,观沧海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存的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考虑到中国的山水诗成熟在近代,那么曹操这篇作品就无疑是走在时代的前面的。

其次是开创了描写大海的方式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交通不便,由于距离很多生活在内陆地区的人对大海是陌生的,也很少会将海和自己的生活或者情感结合在一起。

曹操见到大海,把它引入了诗歌,这就不仅是题材的问题,更是视野的问题。大海的那种灵动、那种博大、那种一泻千里和不可羁束,其实和曹操自己的性格和气质是有相同之处的。

再说水的写法:曹操调动地上之物和天空之物来写海,把天、碧水结合在一起,表现了大海的壮阔和浩渺,这是一个非常开阔的视野,也暗合了后来中国传统的写水之法。虽然可能是无心插柳,却创造了典范。

第三、是将情与紧紧密交融

中国的诗歌创作一向强调情景交融,《文心雕龙.神思》就讲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观沧海》通篇写景,既写出了大海的形象,又赋予了大海以性格。

什么性格呢?就是大气而又豪迈,可以温柔,更可以咆哮,包容万物、深邃广博。这其实也体现出了曹操自己的胸怀,是情景交融的范例。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