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杜甫泛舟清溪 吟诵了一七律 很接地气 更显轻松惬意

2022-01-06 来源:腾讯文化

杜甫的诗歌深受读者喜爱,一方面是因为诗圣的作品沉郁顿挫,非常善于在诗行中融入个人的爱国情感,让人们可以感受大唐王朝繁荣和衰落的历史,得到很多启迪。另一方面也因为作者的文学造诣非凡,后世的诗歌爱好者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写作技巧。

比如北宋的黄庭坚和南宋的杨万里,都曾从杜诗中汲取营养,继承并发扬了其现实主义的风格,最后才成为诗坛的大家。不过老杜的作品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下面介绍的是杜甫泛舟清溪,吟诵了一七律,很接地气,更显轻松惬意。

进艇

唐代:杜甫

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

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唐肃宗上元二年,杜甫终于暂时结束漂泊多年的流浪生涯,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成都的一个草堂。此时的诗圣已经人到暮年,岁月沧桑,当年胸怀大志的少年,早已尝遍了世间的冷暖,如今终于愿意放下得失与困扰,在浣花溪边上与妻儿一起安享晚年。

诗人开始学习种菜养花,钓鱼捕虾,还不时地在溪流上进艇(划船)。这首诗就是描写作者在草堂生活的感受,彰显出一种恬淡闲适的心境。

诗圣向来忧国忧民,即使暂时安顿下来,依然不忘国事。老杜身在南京(指成都),却心情不定,他望眼欲穿,而朝堂和国君却如此遥远。诗人想象那些宫阙亭台,在经历过叛军践踏之后,应该早已满目疮痍,不仅昔日繁华荡然无存,而且还显得摇摇欲坠,也令人黯然神伤。

“久客”,表达了诗人安居之久,也说明了他离开京城已有很长时间,所以心中十分牵挂。而“伤神”,则暗示出诗人一直坐卧不宁,惦记着苍生和社稷。

不过诗人转念又一想,自己在此空自挂念,既无人知晓,也不起任何作用,身体反而变得越来越憔悴,不如和家人一起出游散心。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他身着布衣,牵着老妻,乘上小艇,在清溪上鼓棹飘荡。不远处的水面上,还遇见一些孩子在无忧无虑地嬉戏。

老杜记不得多久没有如此放松了,也期待着以后的日子能够越来越好。波光云影,令人心胸开阔;稚子浴江,让他愉悦舒畅。身边还有糟糠之妻,一起携手变老,共同享受乡野中的宁静悠闲,即使神仙生活也不过如此。

诗人正沉浸在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中,忽然看见溪岸边的蝴蝶翩翩双飞,你追我逐,显得如此缠绵和温情;水面上的荷花也似双栖鸳鸯,并蒂挺立,令人无限惬意。

人生苦短,情谊深长,蛱蝶和芙蓉尚且如此缱绻,老杜也忽然觉得自己亏欠妻子的实在太多。这些年来,他独自东奔西走,妻儿在家却缺吃少穿,可是老妻却默默地用自己柔弱的身体扛起家庭重担,更无怨无悔地相伴他多年。

诗人想到这里,觉得自己今天一定要悉心照顾好老妻,于是他赶紧把煮好的茶汤和榨好的甘蔗浆,用瓷坛来盛装,虽然不比玉缸精致,但放在艇上,却可以随取随饮。谢,这里指不亚于。

尾联寓意深刻,“茗饮”,味道有些涩苦,代表着过往的艰难和窘迫;“蔗浆”,入口甘甜,象征着未来的幸福生活。“瓷罂”,意味着朴实平淡的日子;“玉缸”,传达出奢华腐朽的人生。此时杜甫已经超凡脱俗,根本不在意物质条件的丰富,只喜欢恬静闲适地观赏夕阳西下、晚霞逸秀。

纵览杜甫的这首七律,刻画细腻,寄寓深远。首联描写诗人避乱日久、北窗独坐,极目北望中顿生一种悲怆的情绪。颔联展现出在晴朗的日子里,诗人与老妻幼子畅游清江,极富情趣。

颈联描绘出浣花溪畔“俱飞蛱蝶”和“并蒂芙蓉”的美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也象征着夫妻双宿双飞、永不离分。最后诗人与家人一起享用茶浆,虽然容器简陋,但在漂泊中暂得团圆安稳,既是人生之幸,也显得恬淡闲适。这样的诗作更接地气,也让读者读起来轻松!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