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苏轼没写完的诗 多年后被苏辙续上 背后故事令人泪目

2021-07-27 来源:腾讯网文化

苏轼,是北宋时期最著名的文人,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将近四千首诗,三百多首词,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文章、独具风格的书画作品。

中秋节的时候,我们会想到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面对滔滔江水,我们会想起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孤独寂寞的时候,我们会想起苏轼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甚至连淋雨的时候,苏轼都为我们想好了最豁达通透的句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的诗词,豁达通透,超然飘逸,有人说他是“词仙”,也有人管他叫“老农夫”。他说自己“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他才华横溢,却没有任何架子,他的朋友从皇亲国戚,到田间地头的年迈阿婆。在苏轼的眼中,每一个都有优点,每一个人都是好人。

可是,也就是这样一位卓尔不群的千古才子,一生的命运却非常坎坷。从黄州到惠州,从惠州到儋州,越贬越远,年龄越来越大,生活却越来越困顿。可是,苏轼并没有因为生活的不顺遂而自艾自怨。

被贬海南之后,他在当地大力发展教育,为当时十分贫穷的海南,培养了第一批人才,而姜唐佐就是其中一个。

姜唐佐和苏轼,可以说亦师亦友,他曾经送给苏轼一些茶,苏轼写信表示感谢,“奇茆佳惠,感服至意,当同啜也”。在苏轼的《东坡志林》中,也专门有一篇《别姜君》,详细描写了自己和姜唐佐的友情。

在苏轼的教导下,姜唐佐的文学才华,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后来苏轼遇赦,准备北上,特意给姜唐佐写了一句话,“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当姜唐佐眼巴巴地等着苏轼继续往下写的时候,苏轼却停住了笔,笑道:“异日登科,当为子成此篇!”

也就是说,苏轼用这句诗,预言了姜唐佐的未来,认为他将来一定能登科。“白袍”,正是唐代学子参加科举考试时,要穿的衣服。在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给参加科举的学生的词中,也提到过“白苎新袍入嫩凉”。再则,苏轼也是用这句诗,来激励自己的这位好朋友兼学生。

果然,数年之后,姜唐佐中了举人,后来又中了进士。不过,苏轼这一次却“失言”了,他并没有为姜唐佐写完这首诗,因为此时的苏轼,早已驾鹤西去。

后来,姜唐佐在汝阳遇上了苏轼的弟弟苏辙,苏辙听说了这件事,感慨万千,因而提起笔来,替哥哥写完了这首没有写完的诗——

生长茅间有异芳,风流稷下古诸姜。

适从琼管鱼龙窟,秀出羊城翰墨场。

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

锦衣今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苏轼的一生,虽然历经坎坷,却一直不放弃,不妥协,即便在最艰难的条件下,也没忘了教授学生。这段故事,令人感动;这首没有写完的诗,苏轼的“失言”,苏辙替哥哥兑现诺言,令人钦佩,更令人泪目。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