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王昌龄这首边塞诗 情真意挚 荡气回肠

2021-07-05 来源:腾讯网文化

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七绝,享誉千年,他也因此被称“七绝圣手”,现今说起七绝,首先要提到的就是王昌龄。有人还会问,王昌龄和李白谁可为冠,自然李白在七绝上只能屈居第二了,也有为认为李白较王昌龄水平更高,但他们共同两人代表了盛唐七绝的最高水平。

盛唐的七绝精品比比皆是,除王昌龄和李白,还有我们熟知的王维、王之涣、高适、岑参、常建等,全是响当当的七绝高人,当然,刘禹锡、李商隐、杜牧等人在中晚唐之后,也是成绩斐然,感谢他们为我们留下了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王昌龄被冠“圣手”而独占鳌头,自是有其独到之处。王昌龄出身在一个非常贫寒的世代为农的家庭,在他所作的《上李侍御书》中写道,“昌龄岂不解置身青山,俯饮白水,饱广道义,然后谒王公大人希大遇哉?每思力养不给,则不觉独坐流涕,啜菽负米。”家庭生活的窘迫可见一斑。

我们熟知的古今中外的大量才子几乎都出自贫寒之家,他们除了聪明好学,还有以此改变命运的强烈渴求,王昌龄也如是,他边在农田里劳作,边刻苦读书,完全靠着自己的努力学有所成,王昌龄年长一些后,带着诗文去拜谒京城高官名士,以求取仕途,但均未成功。最终还是靠着自己的本事,年近三十进士及第,开启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从贫寒之门走出来的王昌龄更具坚韧无畏的力量,他奔向边塞,在荒凉的大漠与将士们同甘共苦,体验他们的艰苦生活,也才有了至今为人赞叹的《从军行七首》,也成就了他“边塞诗人”的美誉。王昌龄的文字精致健朗,刚正遒劲,有凌云壮志,更有满腔的爱国情怀,字里行间中,显现着王昌龄博大的胸襟与豪迈的气概。

本文与大家一同欣赏他的《从军行·其二》。这首诗作者重点放在了描写边塞的军旅生活,戍边者远离繁华,久居边塞,在荒漠黄沙中风餐露宿,坚守边关,一呆就是数年,他们对家乡和亲人无比思念,作者把这种挚真的情感写得荡气回肠。

《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送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首诗写得极有特点,四句诗有三次转折,每一次的转折都是前一次的递进,情深之处的默语,一次一次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这些边关捍卫者,他们的坦荡与豪情,振聋发聩,在历史的时空久久回响。

开篇是军中的将领在营房中歌舞欢宴,普通的戍边者在外可以听到曲子在随舞蹈的变化而不断的转换,但这并没有让他们产生新鲜和好奇,因为他们没有心思听琵琶演奏出来的曲子。

作者以一个“总”字进行了第一次转折,在他们心里都是满满的思念与牵挂。当年与亲人依依惜别,跨过山川大河,来到了没有人烟的荒漠,再遥远的距离也无法割舍他们内心深厚的情感。

第三句是作者写的第二个转折,与前一句的转折递进一步,写的是戍边者内心复杂的情绪。作者以“撩乱”形容本是优美的琵琶曲,因为无论怎样华丽的曲调,对他们而言都是烦躁缭乱之声,更深地激起他们强烈的愁绪。

最后一句是第三次转折,也是全诗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一句写的是边关的景色,但见一轮皎洁的秋月高悬天空,照亮万里长城。戍边者心底是繁乱的思绪,但秋月高照着绵绵起伏的长城,是戍边者更高的精神归属,那是对国家的深沉之爱。

《从军行·其二》的特点尤为突出,作者将重点放在了写普通戍边者的情感之上,对他们的了解之深与王昌龄在军营一段时间的生活有关,正因为他直接而深切的感受,才写出如此饱含激情,讴歌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的壮美篇章。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