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麻将里这些万 饼 条 鸟都是如何来的

作者:佚名 · 2017-07-12 来源:寰视书社

  都说麻将是中国对世界做出的第三大贡献。这种国粹级别的娱乐方式,由于其简单易上手,成为民间老少皆宜的博弈游戏,真是当之无愧的娱乐界老大。即使到了近代,这种娱乐方式也受到欧美国家的喜爱而被带入了西方世界。那么,麻将究竟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呢?

 

  唐朝“叶子戏”或为麻将前身

  要对麻将进行追根溯源,那得从唐朝民间流传的一种“叶子戏”说起。相传,叶子戏是一种由数十张乃至一百多张长约三寸,宽半寸到一寸不等的纸片组成。里面有数字,汉字以及特殊字符和人物图形。它的玩法和现代麻将大同小异。因此,不少麻将爱好者认为叶子戏大概就是麻将的前身。

 

  麻将最初起源于粮仓

  当然,除了“叶子戏”,当下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麻将起源于江苏太仓。当时的江苏太仓是产粮大区,由于地处南北交通要道,自然就成为了皇家粮仓。由于粮食较多,便引来了很多觅食的麻雀和小鸟,这对粮食造成了不少损失。为了扫除鸟患,粮仓管理者给护粮官发护粮牌,专门用于记录捕鸟数量。护粮官恨透了这些小鸟,欲除之而后快,因此一开始打麻将不叫打麻将,而叫“打麻雀”。“麻雀”这种叫法直到现在在粤港澳地区仍然流通。

 

  麻将上的图案是如何来的

  不知道普通民众在打麻将时有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麻将上的图案究竟是如何来的?其实它们都和粮仓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比如“筒”。它的图案是一个大圈套一个小圈再加中心一点构成。尽管这是个比较抽象的图案,但只要我们稍加联想,很容易就明白麻将中的“筒”其实是粮仓的俯视图。因为古代粮仓是用竹编蔑席围成一个圆柱形的空间,将粮食储存其中,为了防雨,在顶部加一个锥形的草席盖子。而“筒”正是这个锥形盖子抽象演化而来。在后来的推广中,因为“筒”的图案太过抽象,和饼状很相似,因此不少地区又将筒错误的理解为饼,慢慢地,甚至有“饼”取代“筒”的趋势。再比如“条”。这大概是民间较通俗的说法,其实最初它的名字叫“索”。比如在日本麻将术语中,“二条”也被叫“二索”。其实“条”的图案也同样来自粮仓形状的演化。只不过筒是俯视图,条是侧面图。

  古代护粮官用蔑席卷制粮仓时,需要一圈一圈,一层套一层才能将粮仓建造完毕。这样的粮仓从侧面看,外壁是波浪线的,因此,条的图案是古代粮仓侧面抽象图。除了“筒”“条”以外,“萬”字麻将其实是上级给予护粮官的奖励。护粮官抓捕的麻雀数量越多,得到的奖励自然越多。而“中”即打中小鸟的意思,所以说红色的;“發”即发财;“白板”是没抓到小鸟,空手而归;“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是要提醒抓鸟的护粮官,小鸟非常灵敏,注意风向,尽量在小鸟的下风口设套抓捕,否则就会空手而归。

 

  麻将起源说法多

  除了“叶子戏”、“江苏太仓”等说法外,另一种说法是麻将是由明朝一个叫“万秉章”的人发明的。因为仰慕梁山108好汉,他把现有的叶子戏加以改进,制成了麻将。

  当然,也有人认为麻将起源于郑和下西洋。据说当年郑和下西洋,每次出海的时间短则一两年,长则数年。这些远离故土的士兵在茫茫大海上孤苦寂寞,难免心中郁闷,于是郑和下令发明一种可以娱乐的东西,就是后来的麻将。

 

  自从麻将传入西方后,玩法也逐渐变得简单,国际麻将中更是摒弃了大众麻将的赌博性质,又将番种增加至81种,极大地提高了麻将的趣味性和竞技性。这有利于向大众普及,这或许就是麻将诞生数千年来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吧。

《凯风智见:《笑林广记》——清朝人的段子合集》  

《凯风智见:明朝鸿胪寺卿王士性如何评价各省人?》  

《文史新说:那些中国的“摔跤爸爸”》  

《文史新说:秦巴腹地一个鸡鸣三省的传奇古镇》  

《文史新说:高考古往今来一场未曾缺席的较量!》  

《文史新说:苏东坡的西湖情节》  

《文史新说:往事越千年 丝绸古道说新疆》 

分享到:
责任编辑: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