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诗词大会”那么火 高考考过的诗词你记得几句

作者:佚名 · 2017-06-08 来源:澎湃新闻网

 

  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引发社会关注。有人感叹题目过于简单,遭网友回应“你行你也可以上”。

  其实,诗词大会中兼具冷门与热点诗词,不少热点篇章其实都曾经是我们的必背篇目。今天高考,回望过往的时光,对于许多人来说,似乎最高的诗词记诵水平就停留在高考那天。

  什么时候开始考诗歌默写?出现过哪些花样百出的题型?那些诗歌默写题你还记得几句?

  花样翻新的古诗词背诵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语文题仅有部分文学常识题,从未考过古诗文背诵。1983年,默写题第一次出现在试卷中,填四个空格,每个空格一分。当年的这道题,出自两篇中国古代文学名篇:白居易的《琵琶行》与贾谊的《过秦论》,考生需回答“千呼万唤始出来”与“转轴拨弦三两声”的下句,以及“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于是废先王之道”的下句。

  经历过大量语文背诵默写训练的人都知道,给出上句写下句比起给出下句答上句来说,由于思维认知加工顺序的不同,难度不可同日而语。顺着记诵,前句的语音、语义都能作为回忆后句的线索,反之则不然。可见,当年的这两道题其实出得非常厚道。

  或许因为这一年的这道默写题难度系数较低,此后的诗歌记诵题开始花样翻新,形态不一。

  1984年,给出12个人与12部文学名篇题目,让考生连线,有些名篇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似乎也只能用排除法来做。例如,《石钟山记》、《中山狼传》、《六国论》、《孔雀东南飞》的作者分别是谁,这样的题目放在今天,或许也会难倒不少考生。

  1985年的试题,古诗部分的试题虽然分值不高,仅有6分,但难度却不小。当年考题要求考生对12首诗歌进行科学分类,要求分清楚哪些是律诗,哪些是绝句,哪些是文人创作的诗歌。有些作品在今天看来实属冷门,比如《王贵与李香香》、《一月的哀思》、《伐檀》等作品。

  1987年,以选择题的形式对背诵篇目进行考核,考生需在以下四个选项中,挑出字句、出处都无误的一个选项:

  (A)不是年轻的为年老的写纪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B)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C)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D)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去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C。实话说,笔者自己在面对这道题时,最终只能在A与C两个选项中蒙一个。但是没关系,这道题依然分值不大,只有3分。

  随后的两年间,诗歌默写题形成“主题默写”题型,即根据给定的主题默写相关篇目的文句。

  1988年,3分的考题里需要考生回答白居易的《琵琶行》、柳永的《雨霖铃》、姜夔的《扬州慢》三篇作品里各一句描写月色的句子。

  1989年的试题,出题者提示《阿房宫赋》里有“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同样在《六国论》与《过秦论》中各有一句话总结秦国灭亡的原因,默写相关语句。1991年,依然是类似的要求默写刘禹锡《陋室铭》中的一句意思接近“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的诗句。

  1990年则将诗歌背诵题打散,一道2分选择题,给出10个成语,诸如舍生取义、白虹贯日、厉兵秣马等,让考生判断相关成语出自哪一篇名文。另一道1分选择题,则是选择文天祥《念奴娇》中相关缺失文句。

  稳定题型的形成

  这种变着法考古诗词背诵默写的题,直到1992年,才成为直接明确的填空题,从此以后沿用至今。但不得不说,在这九年间,这样的灵活出题法确实让人大费神思。

  1992年后,除了1999-2001年间,中断三年未考古诗文默写题外,这一题型已经确定为如今稳定的填空题,篇目也多是文学史名篇名句,例如最爱考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两道题都在十年的考试中,出现了两次。

  除了诗歌,还有我们生活里常用的古文名句,如“他山之石”对下句,“由奢入俭难”对上句,“人不学不知道”对上句,“桃李不言”对下句。总体来看,默写题的考核大多不难,许多语句都是文本中最经典优美的段落,即使你没背诵过全文,也或多或少有所听闻,少有偏、难、怪句。有一些内容我们对不出来,也大多因为今天已不列入课标学习,如韩愈《调张籍》中“蚍蜉撼大树”需回答下句,《孟子·离娄上》中的“不能成方圆”对上句,鲁迅《自题小像》里“寄意寒星荃不察”对下句。

  上海的古诗词考题

  今年的诗词大赛上来自复旦附中的武亦姝夺冠走红,虽说武亦姝只是上海高中诗文教育的一个优秀个例,但在入选诗词大会的百人团成员中,来自上海另外两名小将也取得优秀的成绩。这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证明着上海诗文教育的成果,那么在上海高考古诗词考题里又有什么样的反映?

  相较全国卷来说,上海的古诗词默写设计更为精巧。全国卷中多选名篇名句,而上海卷似乎更偏爱名篇冷门句。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最广泛流传的莫过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2005年的上海考题中,却考察“越人语天姥”的下句。2008年考核杜甫的《月夜》,该诗因“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名世,出题人却别出心裁地考核“何时倚虚幌”的下句。2010年,选用王昌龄的《从军行》,相较而言,原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更为壮阔闻名,却考核其中的“青海长云暗雪山”的下句。

  总体来看,多年以来,上海语文高考题依然给诗文默写不多不少的6分,从刚开始的每个空都得填,到后来延伸为8题选6题完成。《劝学》、《师说》、《琵琶行》在这其中出镜率最高,剩下或冷或热的诗句都偶有涉及。

  其实,对古诗文硬性要求默写只是在古诗文熏染中一个不得不实行的规定动作。在高考指挥棒下,通过这样分值不高的要求才能让同学情愿或者不情愿地去记诵古诗文。这样的死记硬背到底会带来什么功效?或许我们很难站在功利角度进行考量,这些诗文能发挥的真正作用,或许正如复旦附中的语文老师黄荣华所言:“古诗文教育可以让学生在高三时轻松应付考试,还能向学生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版图,他要让中华传统文化成为学生成长的土壤。”

  最后,附上2012年的上海语文古诗文默写题,这是一份典型的上海默写考题,兼具高难的冷门诗词,也融合轻松简单的传世名句,大家可以来测测自己到底还能背上几句:

  (1)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2)___________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苟子《劝学》)

  (3)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

  (4)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 (《〈论语〉七则》)

  (5)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6)____________,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7)一夫当关,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8)月子弯弯照几州,____________。(杨万里《竹枝歌》)

《凯风智见: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凯风智见:朱纨之死与嘉靖海禁实相》  

《文史新说:范仲淹三次贬官却被朋友点赞》  

《文史新说:涨姿势 007、中情局的鼻祖原来在这里!》  

《文史新说:晏子要做顶天立地伟丈夫》  

《文史新说:穿越古代去买房》  

《文史新说:那个被宋朝士大夫们推崇备至的“格君者”陆贽》 

分享到:
责任编辑: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