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近代藏书楼盘点 你不知道的传奇故事

作者:杨晓萌 · 2016-12-20 来源:雅昌艺术网

  极高的文化修养,足够的钱财和权力,深谋远虑的管理头脑,后代世世藏书的构想和决心……

  近日,“烟云四合——清代苏州顾氏的收藏”展在苏州博物馆开启,过云楼与顾氏家族的传奇故事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为中国士子文人永久的精神家园和圣殿,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相继出现过几千座藏书楼,“北四阁南三阁”、 “南瞿北杨”、“清朝四大藏书楼”……除过云楼外,这些藏书楼背后有哪些传奇故事?

 

  过云楼:走专而精路子注重收藏名家书画

  苏州顾氏家族的私家藏书楼过云楼,曾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誉。由顾氏家族后人顾文彬于同治十二年(1873)所建,主要安放顾文彬的书画收藏及太平天国期间购藏流散在外的江南私家藏品。顾文彬之后,过云楼经过顾氏家族六代人150年的传承,共收藏有宋元旧椠50种,精写旧抄本165种,明板书籍149种,清朝精印本175种,总计539种、5000余册。加上未入册的普通线装书,过云楼藏书当在万卷以上。此外,还收藏了王羲之、吴道子、苏轼、米芾、赵孟頫、吴镇、等名家真迹359件,走专而精的路子是其收藏的基本准则。

 

  资料图

  顾家极为重视书画与古籍的保护,顾文彬曾将保管书画的注意事项、识画识人的要领刻于过云楼门楣之上,这也是顾家世代子孙默记于心的藏书家规。

  1937年,苏州遭日寇轰炸和侵占,顾氏家族倾全族之力保护这些文物,至新中国成立初期,顾麟士的四子顾公硕决定将过云楼和大部分藏品捐献给国家,1960年苏州博物馆建立伊始,顾公硕又将珍藏的元代王蒙、明代文徵明、唐寅、祝允明、董其昌等名家珍品和清代刺绣等文物计124件无偿捐出。

  皇史宬:中国最古老的皇家档案库

  皇史宬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皇家档案库,由明代嘉靖皇帝于1534年命人修建,专门用以保存和珍藏皇家史册及历任先帝的实录和宝训。为保证玉牒、实录、圣训不遭火烧、潮湿、虫蛀、鼠咬及风雨侵蚀,嘉靖要求做到“金匮石室”。因此皇史宬内殿宇墙厚五米,均为石造,地面须弥座用汉白玉雕成。殿内放置的152个大柜也是樟木雕龙包以镏金铜皮。除了皇室档案,嘉靖还把《永乐大典》副本存在其中。

 

  资料图

 

  皇史宬樟木雕龙大柜

 

  皇史宬樟木雕龙大柜皇史宬藏《金匮图》

  入清以后,虽然皇史宬被逐渐改建,但专门用于存放明朝皇家档案的皇史宬却留存下来。只是将其中存放的玉牒、实录、圣训搬进紫禁城,只收藏清朝的档案。就这样,中国历代所修每个皇帝时期的编年大事记多有失传,而明清两代各朝实录则比较完整地传留到今天。

  天一阁: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

  浙江宁波的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素负“南国书城”之盛誉。建于明嘉靖四十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年)之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曾珍藏有范钦收藏的七万余册书籍及众多珍贵碑帖。在藏书类别上,出身寒门的范钦并不像多数藏书家那样钟情于历史珍本秘籍,而是把眼光聚焦于其他藏书家不甚重视、或无力获得的各种地方志、政书、实录、诗文集以及历科试士录等。作为私家藏书楼,天一阁之所以能够传承400余年,与范钦最初的管理制度分不开。为了保护自己的藏书,范钦立下规矩:烟酒后切忌登楼,不准擅领亲朋好友开门入阁及留宿阁内,更不准擅自将藏书借出外房及他姓者,凡违者处以不能参加祭祀祖宗大典的惩罚。范钦去世后,他的儿子及子孙后代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规矩:天一阁的钥匙分给各房,不论家族如何壮大,开阁就必须各房一致同意;子孙无故开门或入阁或擅为他人开门,都要遭到严厉的处罚。久而久之,天一阁竟成了神秘的禁区,再也无人登楼,无人进阁。

 

  资料图

  藏书世家范氏就是用这种近乎苛刻的忠诚及使命世世代代守护着天一阁,并为为我们留下了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宁波的藏书楼除天一阁外,还有抱经楼和五桂楼。抱经楼建于1777年,与范氏天一阁、郑氏二老阁齐名。楼主为卢址,藏书多从其他藏书家处购得。

  宁波五桂楼建于1807年,是黄澄量所建私人藏书楼,曾藏书6万余卷,有“浙东第二藏书楼”之称。其中《明文类体》在清朝文字狱时期保存了明代四百多家文集奏议,最为史家看重。

  脉望馆:补齐《营造法式》汇集元明杂剧

  江苏常熟的赵氏脉望馆是明代藏书家赵用贤、赵琦美父子的藏书楼,建于明万历年间,曾收藏图书5 000余种,2万余册。其中珍本、孤本10余种;宋版图书近百种,元版图书30余种;又从秦四麟家得到书品、画品数卷;此外还刊刻图书30余种,保存了不少珍贵图书。

 

  脉望馆旧宅

 

  脉望馆旧宅脉望馆书目

  赵用贤、赵琦美父子收藏书籍时不仅重视传统的经史,还广罗那些许多文人看不上眼的民俗文学抄本。此外,他们两人还想方设法通过精校刊刻、编目作跋、提供阅抄等途径,与当时江南各大藏书楼进行交流,并交换私藏,请人抄录,以便增加馆藏。一次,赵琦美曾得到了宋李诫《营造法式》一书,因书中缺十页,他就遍访诸藏书家,借阁本参考,先后20年始成全书。

  普遍认为,脉望馆对中国文化史贡献最大的有两项,一是完好地保存了宋人李诫的《营造法式》,二是赵琦美抄校汇集的《古今杂剧》,所收均为元明杂剧剧本达340种,是研究古代戏曲的重要文献。遗憾的是,脉望馆没有天一阁那么幸运,在赵琦美过世后脉望馆的藏书也悉数流出,然而,不幸中的万幸,这些藏书被当时的另一个藏书家钱谦益所收藏。

  绛云楼:钱谦益与柳如是红袖添香的地方

  江苏常熟的另一个著名藏书楼,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兼诗人钱谦益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耗费巨资兴建的绛云楼,它既是当时江南最大的藏书楼,也是钱谦益红袖添香夜读书的地方。

 

  昔日绛云楼及其书目

  钱谦益明末著名文学家、藏书家,曾收藏有赵琦美“脉望馆”的所有藏书,又购得刘凤“厞载阁”、钱允治“悬罄室”、杨仪“七桧山房”等藏书,故其藏书之富可与皇室内府相埒。晚年钱谦益建“绛云楼”藏其所收之书,又把平生所收书籍重加缮治,分类编目,据记载,绛云楼设有大书柜73个,多为宋刻孤本。不幸的是,“绛云楼”建成仅十多天之后,就因一场大火毁于一旦。

  绛云楼火灾后,钱谦益根据记忆,追录成《绛云楼书目》。钱谦益除绛楼外,在其故第东城还有少量藏书,大多系昔日赵琦美脉望馆所藏旧本,晚年尽数赠给族曾孙钱曾。

  文渊阁:专为收藏《四库全书》而造

  紫禁城内典藏图书之所有很多,其中以文渊阁最为著名。作为四大藏书阁之一,文渊阁位于故宫文华殿后,是乾隆皇帝仿照江南著名藏书楼天一阁建造,第一份完成的《四库全书》就珍藏于此。

 

  文渊阁中的《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由清乾隆皇帝亲自主持编纂的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文化工程。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共36375册,收书3461种,79309卷,分装6144函,总页数238万余张,总字数近8亿,几乎囊括了清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

  除了文渊阁的《四库全书》外,还有6部分别贮藏于圆明园文源阁、盛京文溯阁、避暑山庄文津阁和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史称“北四阁南三阁”。

  圆明园文源阁又叫藏书楼,仿宁波天一阁建成,专门贮藏《四库全书》,已毁。

 

  沈阳文溯阁

  沈阳文溯阁建于1782年,专为存放《文溯阁四库全书》而建,另有《古今图书集成》亦存于阁内。

  避暑山庄文津阁建于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是清代的重要藏书之所,曾收藏有《古今图书集成》万卷、《御制诗》四集及《四库全书》。

  扬州文汇阁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曾藏有《古今图书集成》与《四库全书》。镇江文宗阁

  镇江文宗阁建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毁于咸丰三年(1853年),以收藏《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而闻名海内外。

  杭州文澜阁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

  铁琴铜剑楼:书勿散,不能守则归之公

  中国私家藏书史上,世代相传最久的除了宁波天一阁就当属江苏常熟的瞿氏铁琴铜剑楼。作为清朝四大藏书楼之首,铁琴铜剑楼由瞿绍基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名为“恬裕斋”。 到了第二代传人瞿镛手中后,瞿氏藏书已名声在外,许多人纷纷将家中旧藏送到瞿家,而瞿镛也都会不惜重价收购,除书籍外,瞿镛还搜集了大量金石、古陶、铜镜、名瓷、书画。因收藏中有名贵铁琴一张、铜剑一柄,因此瞿家又名其楼为“铁琴铜剑楼”。

 

  资料图

  瞿家人爱书,但与其他私家藏书楼最大的不同就是,瞿氏藏书虽不外借,但可以在楼内借阅,而且无论亲外贫富均受欢迎。为接待读书人,书楼内辟有专室,还免费供应茶水膳食。这样的开明之举,不知泽及了多少学子,其中就包括两代帝师翁同龢。

  第四代楼主瞿启甲在去世前还遗命家人“书勿分散,不能守,则归之公”。解放后,其子陆续把藏书捐献给了国家。也正是这样的举措使铁琴铜剑藏书楼成为唯一楼与书保存至新中国成立后的藏书楼,也是自清以来历经数代、历史最长、保存最完好的藏书楼之一。

  海源阁:打破明清以来藏书齐聚江浙的格局

  与瞿氏铁琴铜剑楼并称“南瞿北杨”的另一藏书楼为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这里的藏书主要购藏者为道光二年进士杨以增,他尤爱书、收书、藏书,在江南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收购了大量江浙藏书家的珍藏,其中包括常熟毛氏汲古阁、虞山钱氏绛云楼、昆山徐氏传等,并通过大运河运回海源阁。

 

  冠军帖《大观帖》宋拓杨氏海源阁本 故宫博物院藏

  杨以曾之后,海源阁又历经了杨绍和、杨保彝和杨敬夫3代人的搜寻,历时百年,共搜集了3700多部,22.46万余卷藏书,还有不见于书目的唐人写经,宋元抄本,明清珍本等。另有书画、碑帖、砚石、印章等收藏也极丰富。打破了明清以来藏书大家齐聚江浙的格局,给中国近代藏书史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与其它藏书家族一样,海源阁对藏书十分爱护。几代人一直沿用定时通风,定时晾晒,书内放樟脑防虫蛀等措施。但与铁琴铜剑楼不同,海源阁藏书是秘不视人的,除在晒书、晾书之时找亲友帮忙搬动书藉,外人可以接触书籍外,平时,亲戚、朋友、族人一般不得接近,就连当地的名人学者之流也不例外。19世纪20年代,由于战乱等原因,海源阁迭遭破坏,所藏图书大部散失,只有一小部分辗转收入北京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的藏书楼,除海源阁外,还有位于孔庙的奎文阁,始建于宋朝(1018年),原名藏书楼,金代(1191年)改名“奎文阁”。原藏历代帝王对孔子的赐书墨迹,不过经历代战乱,阁内藏书大部已散失。

  皕宋楼:十余万卷藏书精华及宋元孤本卖于日本

  清末的四大藏书楼中,位于浙江湖州的皕宋楼即是其中之一,由陆心源于清光绪初年建造。主要收藏他于太平天国战乱期间低价搜罗的上海郁松年宜稼堂、严元照芳椒堂、刘桐眠琴山馆、福州陈氏带经堂以及归安韩子蘧、江都范石湖、苏州黄丕烈、仁和劳平甫、归安杨凤苞、丁兆庆等人的藏书,可以说几乎囊括了整个江南书藏的精华。

  据统计,陆心源的藏书总数为5千部,近6万册,25万卷左右。其中有北宋刊本7部80册,南宋刊本114部2611册,元刊本109部1999册,都是极其名贵的海内孤本。所以有人称皕宋楼藏书的最大特色是其中库藏了大量的宋元旧版书,陆心源以“皕宋”为藏书楼名,就是中藏宋本200部的意思。

  1894年陆心源卒,遗命诸子藏书要完整保管,不要散失。但不幸的是,1907年他的儿子陆树藩因生意亏损,以10万元价格将陆心源所藏图书全部售与日本岩崎氏的静嘉堂文库。这也成为中国近代藏书史上最大的遗憾之一。

  八千卷楼:《四库全书》与地方文献是其主要特色

  在近代藏书事业史上,号称“双丁”的丁申、丁丙兄弟,在太平天国军队攻打杭州时,冒生命危险保护了文澜阁中《四库全书》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而他们在杭州所建的藏书楼“八千卷楼”更与氏铁琴铜剑楼、杨氏海源阁、陆氏百目宋楼并称近代四大藏书楼。

 

  八千卷楼曾藏书《四库全书》书影

  八千卷楼包括嘉惠堂八千卷楼、后八千卷楼、小八千卷楼。曾收藏图书1.5万多种、20余万卷。其中嘉惠堂八千卷楼收藏《四库全书》所收及附入存目之书,后八千卷楼收藏《四库全书》未收之书,小八千卷楼收藏宋元刊本、明刊精本、旧钞本、校本、稿本等善本书籍。其中浙江地方文献、名人稿本、校本及钞本、日本和朝鲜所刻汉文古籍为八千卷楼所藏的主要特色。

  1907年,丁氏后人因经商失败,亏欠巨额官债,欲将八千卷楼贱卖,两江总督端方为防止古籍外流,将八千卷楼藏书收购入藏江南图书馆。

  古越藏书楼:中国封建藏书楼时代的终结

  在西方图书馆制度的影响下,由清末徐树兰创办的浙江绍兴古越藏书楼,是我国图书馆史上最早对公众开放、第一家具有近代公共图书馆特征的藏书楼。始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曾藏有经、史、西方译著、科学、农学图书,共计7万余卷。此外还收罗有大量流行画报、学报和日报乃至标本。

 

  资料图

  1904年古越藏书楼正式向读者开放,并专门设立了一厅作为大众阅书处,读者可凭阅览牌到此看书,供应茶水,兼办膳食。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年轻时在此处校书。

  古越藏书楼的诞生,被认为是我国封建藏书楼时代的终结和近代公共性质的图书馆发端的重要分野。

  【结语】据文献中记载,中国最早私人藏书楼始于北魏,在此后的1000多年中,相继出现过几千座藏书楼,其中有一定影响的达1000多座。特别是从唐代出现雕版印刷以后,私家藏书渐成风气,明清则达到鼎盛。它们对于中国古代典籍的收藏、保护、乃至古文献的研究、校勘、刊布发行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至于藏书楼的传承,我们常说富不过三代,如果把藏书比作一笔财富的话,藏书家的书通常也藏不过三代。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为传承400多年的天一阁,而我们现在所见的藏书楼也多于明清时期建造。 

更多精彩: 《凯风智见:朱纨之死与嘉靖海禁实相》  

《凯风智见:万历首辅张居正和他的“楚党”》  

《凯风智见:归根的惆怅 嘉靖与他的故乡》  

《凯风智见: 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文史新说:穿越古代去买房》  

《文史新说:静默与荒诞中走出的八百年卫国》  

《文史新说:英雄?小人?曹操的多面人生》  

《文史新说:邪恶VS不屈——西方与拉美的恩怨情仇》 

分享到:
责任编辑: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