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中国传统“襦裙” 展现东方女性内敛柔美

作者:佚名 · 2016-06-20 来源:才府网

  襦裙出现在战国时期,兴起于魏晋南北朝。襦裙属于汉服的一种,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称襦裙,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上衣叫做“襦”,长度较短,长不过膝。

 

  襦裙出现在战国时期,兴起于魏晋南北朝。襦裙属于汉服的一种,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 裙子 合称襦裙,是典型的“ 上衣 下裳”衣制。上衣叫做“襦”,长度较短,一般长不过膝,下身则叫“裙”。可见,“襦裙”其实是两种衣物的合称。以裙腰之高低,将襦裙分为齐腰襦裙,高腰襦裙,齐胸襦裙。以领子的式样之分,将襦裙分为交领襦裙和直领襦裙。按是否夹里的区别,将襦裙分为单襦和复襦,单襦近于衫,复襦则近于袄。襦裙直到明末清朝前都是普通百姓( 女性 )的日常穿着 服饰 。襦裙是我国服饰史上最早也是最基本的 服装 形制之一,从有实物考证的战国时期开始,终于明末清初的“剃发易服”,是汉族传统服装最基本的形式。其间2000多年,尽管长短宽窄时有变化,但基本形制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样式。一般认为襦裙出现在战国时期。因为汉代流行深衣,襦裙逐渐减少。这个时期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发现了襦裙实物,襦以浅蓝色绢为面,中纳丝棉,袖端接一段白色丝绢。裙子也纳有丝棉,质料用黄绢。这一时期的襦裙一般上装窄袖右衽,矩形交领;下裙以素绢四幅连接合并,上窄下宽,腰间施褶裥,裙腰系绢带

 

  明代流行袄裙(襦裙的演变),在明墓均有出土;交领中腰襦裙为日常百姓穿着(如丫头、农妇等)。上襦为交领、长袖短衣,裙内加穿膝裤(套裤)。裙子的颜色,初尚浅淡,虽有纹饰,但并不明显。至崇祯初年,裙子多为素白,即使刺绣纹样,也仅在裙幅下边一、二寸部位缀以一条花边,作为压脚。裙幅初为六幅,即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后用八幅,腰间有很多细褶,行动辄如水纹。到了明末,裙子的装饰日益讲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间的褶裥越来越密,每褶都有一种颜色,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故称“月华裙”。

 

  襦裙可以单襦穿着,也可内辅以诃子、 抹胸 等;外衣可以选择半臂、褙子、比甲等,裙外可加帏裳;还用加帔帛、宫绦装饰等;襦裙是汉服中的常服,适合平日穿着。男式襦裙为男子所着的襦裙,由上襦与下裙组成。上襦多为交领。同女子襦裙相比,男子襦裙样式、花纹上更为质朴一些。汉族男子穿裙子的历史也很悠久。虽然后来深衣、直裰等出现,民间所着减少,但官方的最高规格男子 礼服 ,仍然是衣裳制,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清朝极品败家子之载澄  

                    《凯风智见:历史上那些“了不起”的羊肉 

                    《凯风智见:说理论事总是从“土豆说起”   

                    《文史新说:是谁“镇压”了宫崎骏的偶像张光宇   

                    《文史新说:东京汴梁 城摞城背后的王朝更迭  

分享到:
责任编辑: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