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原创】草帽,一个时代的风情记忆

作者:刘丹影 · 2016-05-17 来源:凯风陕西

  我的故乡在陕南商洛山中的一个小山村,草帽是乡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头,几乎所有的故乡人不但珍爱草帽,更是编织草帽的行家里手。每年夏季麦子成熟时节,人们便把收割回来的麦秆,挑出最长最壮的剪去两端的节后收集起来,等到农闲时再把她编成草帽,或自己使用或拿到集市上去出售。记得小时候,夏夜里,一家人早早地吃过晚饭,便在院子里歇凉,父亲和我们几个小娃讲故事、捉迷藏,母亲便用收集来的麦秆编着帽辫,帽辫长长地弯曲着,猛地看见就像一条银白色的大蛇,既好看又让人害怕。

   

网络图片

  母亲的手特别的巧,由她所编的草帽既白又做工精巧,所以摆在集市上很显眼,别人家的草帽还无人问津时,母亲的草帽却很快就被抢购一空,这样,麦收后的季节便是母亲最忙的季节。

  故乡人对草帽特别的钟情,一年到头都随身携带着,晴天可以遮太阳,雨天可以遮雨,热天能用来当扇子扇凉,劳累时,又可用来垫屁股歇脚。当人们在田地里劳作累了的时候,随便将草帽往屁股下一垫,就可以坐在草帽上,抽一锅旱烟,歇息一会儿。所以在我的记忆里,乡下用伞的人家不多,就是能用起伞的也只能用粗布或油纸伞来挡雨,它没有草帽简便实惠。只要是步出家门,草帽是必带的,就像随身携带的手帕一样,于是到了炎炎的盛夏时节,乡野里到处都簇拥着一顶顶蘑菇似的新草帽。有时即使忘记带草帽了,随时都会有热情的乡邻们会送你一顶草帽,这样的草帽不仅是用来遮挡风雨的雨具,更是一种乡情。在故乡,当新过门的女婿上门送夏时,丈母娘给女婿准备的礼物除了一身新衣服外,草帽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所送的草帽往往是女儿的杰作。

   

网络图片 

  草帽在乡下是心爱之物,却同样令城里人钟情。八十年代初,我从学校毕业后参加了工作,单位每年在夏季来临前,都要给职工发一顶草帽当作劳保用品,这样的草帽比起乡下的草帽来,颜色更洁白做工更精巧,常常是身份的象征。这种用来发劳保用品的草帽是用机器制作的,帽檐上印有“抓革命、促生产”或“工业学大庆”等字样,于是,在信奉“一工二干三教员,死活不跟庄稼汉”的年月,这种草帽常常被拥有者引以为自豪。骄阳下,一顶新的草帽,便会引来许多异样的目光,由此而引起草帽丢失的事常常发生。虽然如此,我还是十分喜爱母亲做的草帽,她常常使我想起乡下母亲的艰辛生活和麦子成熟时的香甜味道。

   

网络图片 

  由于草帽的经常相伴,故乡人便给草帽赋于了浓郁的爱情色彩,为此还引出一则笑话。说是某单位一位老职工,很长一段时间没回过家,一天单位的车要路过他家。他便乘车顺路回家看看,在家里没呆多长时间又要乘车返回,临上车时他告诉开车师傅,他忘记了草帽,请求师傅等他一会,他回家取草帽。他家离公路几步之遥,可师傅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出来,师傅着了急就去他家催,没想到师傅来到他家院子刚要喊,却听见他正与妻子在小房里温存,师傅默不作声地退出了院子,也许是脚步声惊动了老职工,他慌忙从屋里来到车上,一脸的尴尬,从此,草帽的笑话便传了出来,草帽便成了妻子的代名词。

  直到今天,虽然草帽已被各式各样的遮阳伞所代替,戴草帽已成了过去,可那则笑话还留传着,她是那样的温馨,令人难以忘怀。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此处按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商山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