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无法谋生的舞台艺术家沦落到哪里

作者:鲍红志 · 2016-03-04 来源:当代微信公众号

 

  《楚生》是一部反映百年楚剧和楚剧演员生活命运的长篇小说。楚剧起源于武汉周边农村的黄(陂)孝(感)花鼓戏。百年前,黄、孝人沿着汉江支流的黄孝河,荡着划子到武汉这座码头城市讨生活,也带来了他们的文化——黄孝花鼓戏。黄孝花鼓戏原本是田间地头的草根艺术,上场不仅只有一生一旦,甚至连一把伴奏的乐器都没有,全凭一张嘴,只能演些插科打诨的单本小戏,登不了大雅之堂。但它反映的是底层民众的生活,其主打“悲迓”腔,又是从实际生活中提炼而成,深受底层民众喜爱。经常是台上一声“悲迓”腔,台下一片“哦呵”声相呼应。进城后的黄孝花鼓戏,虚心向京剧、汉剧等剧种学习借鉴,经几代艺人的不懈努力,终将黄孝花鼓戏改造成跻身戏曲舞台的大剧种——楚剧。完成“猴子变人”后的楚剧,上世纪三十年代,曾一跃超过京剧、汉剧,成为风靡武汉三镇,受众最多的剧种,有过如日中天的辉煌。

  进入本世纪,随着改革开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消费日益多样性、多元化,楚剧每况愈下,遭遇到观众流失、剧场萎缩、票价跳楼、演出锐减、人才不济等困境,楚剧和传统的舞台艺术,逐步沦为了“抢救艺术”。遭此境遇的还有从事戏曲舞台艺术的演员,实行差额拨款的剧团,演出几近赔钱赚吆喝,收入甚至不及匠人、月嫂,不少县级剧团只能发基本生活费,不少从艺十几年、几十年的演员,不得不改行,甚至外出打工。传统舞台艺术如何坚守舞台、面对市场谋生存?无疑是个严峻的问题!

  像楚剧这样的地方剧种,全国有300多个,且有一支相当规模的演员队伍,它们是文艺百花园中的物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承担着传承和保留历史文化符号和记忆的使命。如果放大他们日益弱化的商业价值,简单地把他们放之市场,与当红的艺术和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去打拼,如同一个八十岁的老人跟一个十八岁的青年打擂台,听任自生自灭,传统舞台艺术的消亡,只是个时间问题了。《楚生》就是传统舞台艺术家的“这一个”,曾经大红大紫过的他,在楚剧市场萧条,生存面临窘境的情况下,隐姓埋名、不顾人格尊严,偷偷摸摸跑到社会上干起了哭丧,用他极不情愿的方式,坚守自己对楚剧的那份钟爱,受到人们的冷嘲热讽,其性格价值被扭曲。《楚生》所要反映的,正是作为传统舞台艺术的非遗文化和从业演员的生存状况,以引起社会的关注。

  我是一个安徽籍的武汉人,我熟悉武汉,热爱武汉,就像儿子对自己母亲一样。这座码头城市的巷子、街道、方言、习俗、过往,如同胎记烙印在我身上。创作《楚生》,就像记录这座城市的自我讲述。写作过程,我完全采用“汉白”,尽可能引用武汉的方言俚语,还原武汉前世今生的生活场景,做到用武汉话,讲武汉故事。力求读者通过《楚生》,品江城风情,听汉味腔韵,悟码头性格,闻热干面味道。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两大“影帝”飚戏成就清代满蒙联盟 

分享到:
责任编辑: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