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黑胶唱片——“文艺复兴”之美

作者:童薇菁 · 2015-05-07 来源:文汇网

  黑胶唱片的封面也可以是一件艺术品。1964年9月,中唱为庆祝国庆15周年制作的《北京的旋律》就集合了著名画家黄胄、叶浅予、李可染、傅抱石、潘天寿等为唱片封面作画,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题字。图为画家潘天寿所绘唱片封面。(中唱上海公司提供)

  上世纪90年代初,全球黑胶唱片受CD剧烈冲击一片颓势。1998年,中国国内最后一条黑胶唱片生产线最终在CD的海洋中湮去。然而时隔20年不到,便轮到CD唱片舔尝昔日对手之痛了,这一次它面对的强敌是流媒体音乐。CD销量日渐惨淡,2013年全球实体唱片销量遭遇大幅下滑。黑胶唱片占实体唱片份额虽小,却呈现逆势上扬的态势。2014年,全球黑胶唱片销售总额为2.18亿美元,达到自1990年以来的最高点,而2013年这一数字只有1.7亿美元,增长极快。

  “黑胶唱片复苏了!”美国老牌音乐杂志《公告牌》正为此大声疾呼。全美2014年黑胶唱片销量达到了破天荒的920万张,相比前一年增加300万张。当流媒体音乐以“去物质化”的承载形式,让听者可以随身带着音乐到处跑时,人们又为什么想要重新拥抱黑胶唱片呢?

  “它的复兴,是因为大家听腻了生冷干涩的数字声音后,发现黑胶唱片中的传统模拟声音有一种温暖自然、且无可取代的特质”,台湾师范大学民族音乐研究所所长黄均人说。即便黑胶唱片在今日复盛背景下依然小众,然而黑胶复苏的背后,是人们对音乐产品的需求层次变得越来越丰富,小众也好,高冷也罢,黑胶唱片在数字时代的逆袭,无疑有其独特的美学追求和价值态度。

  厌倦过度数字化,年轻人爱上“古老”黑胶唱片

  年轻人,正逐渐成为黑胶唱片的忠实收藏者,他们对一切过度数字化、机械化、程序化的工艺感到厌倦,他们向往以最自然的方式去拥抱生活。黑胶唱片,便成了他们“抵抗”过度泛滥的商业化与高科技的一种有力途径。“新生代正成为黑胶唱片收藏的潜力人群”,美国音乐学会研究所所长周尚则向记者印证了黑胶唱片在年轻群体手中的“触感”。当1990年CD几乎霸占美国音像市场后,很多美国家庭纷纷将家中的黑胶唱片卖给书店或二手唱片行,这些黑胶唱片通常是成堆成堆地卖,一张从1到5美元不等。和今天百元起步,动辄千元甚至上万元的价格相比,非常廉价。如今,当年那些卖家的子女们会去二手店中“海淘”,开始陆续将黑胶唱片买回去。

  与上世纪不同,黑胶唱片作为一种“雅玩”已在适应市场的过程中逐步降低“门槛”。如今,年轻消费者是如何看待充满了怀旧情调的黑胶的呢?记者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23届上海国际高级HI-FI演示会上发现,这些二三十岁的年轻消费者更多是将其视为“实用艺术品”,而不是“收藏品”。

  一款价格万元之内的黑胶唱机,配上若干张二三百元的黑胶唱片,想要进入黑胶爱好者行列,这样的入门级“标配”并非高不可攀。市场上既有5万元起价的中高端唱机,也有万元以下便可购买的新式唱机。很多来自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音像公司从事欧美专业黑胶唱机生产公司的代理业务已达数年,他们告诉记者,这几年“黑胶唱片”的生意让他们获益颇丰。

  由于和普通消费者的“距离”在消除,黑胶唱片变得更加具有亲民感。在复刻原来的老唱片、以交响乐为“经典”表现题材之外,有不少美国当红流行歌手特意选择以黑胶唱片的方式发行单曲。2014年6月,美国摇滚乐手杰克·怀特的个人新专辑黑胶版本在一周之内卖出4万张,刷新了美国单张唱片黑胶销量的纪录。在一些黑胶唱片中,乐迷甚至可以同时获得CD与数字下载方式,满足精品收藏与便携聆听的需求。中国台湾地区还保存着很多购买黑胶唱片的传统渠道——二手唱片店、音乐书店等。2007年,台湾诚品书店举办了第一届“黑胶文艺复兴活动”,此后更是举办多届黑胶展。一些由资深黑胶发烧友写给“入门者”的书籍陆续出版,销量可观。由于播放黑胶唱片讲究一定的技巧,这些玩转黑胶的发烧友们告诉读者:即便没有高端设备,只要学会巧妙拨针就能达到相近的绝佳音色。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广州太平洋唱片公司等国内一些从事黑胶唱片销售的公司,已逐渐从传统的新华书店系统转向网络销售。如今,中唱上海网络销量最火的三张唱片为《三四十年代上海老歌·周璇:金嗓子》《彭丽媛》以及《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1959年俞丽拿录制版本)。

  找回经典魅力,音乐“匠心”凸显审美需求

  黑胶唱片的魅力犹如一些人眼中的“高级定制”“手工造”。它代表了流水化生产之外的一种精雕细琢的工艺态度。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原副总编辑陈建平介绍,不仅仅是因为黑胶唱片的制作过程较CD更为费时、费力、成本更高,从音乐的创作、演绎、声音的录制、生产,乃至于装帧和美术设计,都是黑胶唱片艺术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世纪60年代,中国唱片公司开始在黑胶唱片整体设计中重视“美术设计”,邀请一些知名画家、书法家来题写唱片封面,当时很多密纹唱片的封套都由名家设计绘制。1964年9月,中唱为庆祝国庆15周年制作的《北京的旋律》就集合了著名画家黄胄、叶浅予、李可染、傅抱石、潘天寿等为10张唱片封面作画,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题字。据收藏黑胶唱片已近20年的黑胶发烧友冯玗介绍,在西方黑胶唱片业的巅峰时代,录音师都是专业化与“精细化”的。比如有些录音师是专门为指挥家卡拉扬录音的;有些是专为甲壳虫乐队录音的,一来二去,他们的名字就成了一张认证书。有些人挑选黑胶就会认准这项“品牌”,这就是“发烧黑胶”。

  为何黑胶唱片至今被一些人奉为音乐圭臬?——因其曾是“经典音乐创作”的代名词。清末,黑胶唱片正式进入中国,众多唱片公司开始在中国灌录发行黑胶唱片,直接开启了一段音乐创作的“黄金时代”,内容涵盖了京剧、地方戏曲、流行歌曲等多种音乐艺术形式。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等京剧表演大师以及周璇、白光、姚莉等歌坛女星,曾是各大唱片公司力邀合作的对象。在一些绝版的珍贵唱片中,留下了他们动人的歌声和珍贵的时代记忆。在中国唱片上海公司版库保留的,百代、胜利、大中华、高亭蓓开等公司留下的近4万张金属模版中,很多几乎已经失传或列入非物质文化保护之列的剧种赫然在列——如滦州影戏、山东剧(五音戏)、四明南词等。

  当然,质疑黑胶唱片被过分“神化”的声音也不时传出。有人说,数字音乐已完全有能力不输于黑胶唱片带来的音质质量,即便是拥趸们想要的“还原声”也能做到。“奢侈”黑胶不够环保是另一弊端,毕竟生产黑胶唱片所需的镍、铬等元素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不难预见,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黑胶唱片依然面临高冷的困境,然而多元化的市场空间和审美需求毕竟是令人欣喜的。

  黑胶唱片回暖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对音乐产业更深层次的思考与追求。“音乐创作应该与黑胶唱片相配。上世纪80年代以来,真正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有多少?现在真正能用黑胶录制音乐的歌手又有几个?”冯玗认为,黑胶唱片,是把音乐当作一个艺术精品来打磨的:从创作、演艺、录音、生产,到装帧甚至是发行,黑胶唱片生产线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这是一种打造品牌的态度。“在上世纪黑胶唱片的巅峰时期,录音师都是非常专业化和精细化的。这些珍贵的传统精神,值得今天唱片工业好好学习。”

  相关链接

  中国唱片上海公司最热门黑胶唱片:

  1.《周璇:金嗓子》

  2.《彭丽媛》

  3.《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此版为1959年俞丽拿与上海音乐学院乐队版,是《梁祝》的首次录音)

  4.《夜上海——上海老歌精选集》

  5.《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6.《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在中国》(大卫1957年在中国绝版录音;北京人民剧院和上海大光明电影院实况录音)

  全球著名黑胶唱片公司及代表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1.德国DG:《瓦格纳:崔斯坦与伊索尔德》(1966年拜罗伊特音乐节实况录音;卡尔·伯姆指挥)

  2.英国迪卡Decca:《越过海洋:弗兰克·查克斯菲尔德与他的乐队》(1964-1965)

  3.英国EMIHMV:《ALP系列:贝多芬:第六号交响曲》(威尔海姆·富特文格勒指挥)

  4.英国菲利普Philli p:《瓦格纳: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卡尔·伯姆指挥;1967年录音)

  5.美国RCA:《皇家芭蕾》(阴影狗头版;安塞美指挥)

  6.美国水星Mercury:《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亚诺什·斯塔克版)

  更多精彩:皇帝的礼物——黄马褂与勋章

分享到:
责任编辑: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