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刨花莲咏春拳的来源

作者:佚名 · 2014-01-02 来源:红山网

  因其在佛山曾做“刨花”行业,那是一种树木,将其刨成刨花,放在水中煮滚,会分泌出浆液,用作搽腊头发,以固定发式,即属现代之化妆品行业,“刨花莲”的绰号,乃由此而来。

网络配图

  少林寺被清廷所毁,寺僧便四散逃走,有散于北方其他地方,亦有南下广东,福建等地,一名绰号“大东风”之少林和尚(真姓名及法号已没有提起,因避清廷耳目之故,而“大东风”的意思,在当时中国民间有俗语所谓“唔好东风搅坏天”,借用其意即要造反)逃到广东,遇到两名兄弟并被收容,兄叫谢国梁,弟叫谢国樟,袓籍西樵,单灶谢,一为文官,一为武官,两人虽为清廷效力,但皆为清官,而且身为汉人,亦对满洲人欺压汉人而心感不愤。经过一段颇长日子的相处,“大东风”见两人品德端正,为官清廉,对自己礼待有加,且心系汉族,并非为虎作伥之人,就传两兄弟武功,并且透露,懂此门武功者,皆为反清义士,但此拳本无名,乃少林一脉,但少林功夫门路繁多,于散出少林后,便各自成一派,亦具派别名称。缘于本派功夫,既以反清复明为己任,当然会联络及组织各地之反凊组织(即初期之洪门等三合会),而本派暗语是“永言矢志,毋忘汉族,还我河山,大地回春”,为便以传于后世,遂将第一句“永言”合成一“咏”字,加上第四句最尾“春”字,以命名此一拳派,是为“咏春”。何解第一句用首两字,而第四句只用最尾一字?因为“永言”合成的“咏”字,是一动词,创拳者们既身为明朝遗臣或子民,能够驱逐鞑子,还我河山,是为毕生最重要的事,所以“咏”的意思,就是告诫所有的人,要经常在心中吟咏那四句的暗语,勉励自己,不可或忘。

  关于上述四句暗语,不单说武术界的老前辈,只要是年近六十岁,武林阅历丰富,及对初期洪门三合会组成之历史及目的有所认识者,都会听得出这四句暗语的含意。

  “大东风”是道光年间人,咏春拳亦由此而南传广东,而谢氏昆仲是咸丰年间人,当两兄弟学成武功后,大东风便离开他们,返回北方,临行前叮嘱谢氏昆仲,创此拳乃为反清复明,为保存隐密性,只能“传而不教”。

  几十年后,谢氏昆仲告老还乡,收了两名干儿子,一名梁洪韬,亦为西樵人,后来曾中得武举人,擅使关刀。另一名刘达生,同治年间人,自九岁开始随两干爹习拳,因其名中“达”字,以草书写来,很像“莲”字,故街坊叔伯皆笑称其“莲仔”,久而久之,他亦习惯了这称谓。又因其在佛山曾做“刨花”行业,那是一种树木,将其刨成刨花,放在水中煮滚,会分泌出浆液,用作搽腊头发,以固定发式,即属现代之化妆品行业,“刨花莲”的绰号,乃由此而来。

  刨花莲后来在佛山唐裕昌宫粉堂作掌柜,一生只收有数名弟子,有李善初,罗甜,陆义(先随张保学咏春十二散式,后再随刨花莲学齐咏春门之套路及技法),朱忠,李炳霖,郭佳(现仍在佛山)。

  朱忠,光绪年间人,十一岁时从街坊处得知刨花莲功夫了得,于是慕名前往,却是被拒,返家后闷闷不乐,其父问及,于是说出原委,其父带他一同前往,看谁个教头这般大牌,一见面,原来是相识数十年之朋友,却从未听刨花莲说过会功夫,但因其两人既谂熟,才答应收朱忠为徒,其时刨花莲已七十多岁,朱忠将其迎回家中教授,除侍奉起居饮食外,每月束修为三十元白银。

  在解放前,朱忠与家人移居香港,住于深水及开设跌打医馆,凡数十年,四年多前,才享高寿而终,年一百零五岁。朱忠在港数十年间,除数名子女外,先后教有很多弟子,其中弟子莫沛安,早年随朱颂民习传自冯少青的永春拳,因他长年做武林记者,跟很多武林前辈熟络,故亦旁及其它一些拳派,如自然门等。在六○年代,因他经常到旺角吉祥茶楼午膳,从邻台一些老佛山口中,得悉有一位咏春门的老师傅,住于深水?名叫朱忠,其拳法很有古朴味道,大不相同于一般所见之咏春,莫沛安几经查探,终于寻得朱忠老师傅,多番恳求下,被朱忠收为弟子,其后莫沛安想在“新武侠”杂志介绍本门咏春,于是请示其师朱忠,朱忠是尊师重道之人,因他是学“刨花莲”的,所以就叫莫沛安写“刨花莲咏春”,以别于其它各支水,而本门咏春亦由那时开始转叫“刨花莲咏春”。朱荣枝师傅虽已八十岁,但步履动作之灵活敏捷,犹如小孩般。

  综观历史及拳理、功法等,与由红船传出的各支咏春差别极大。而现在是“大东风”南传二百多年间之第五传。由于此门咏春一向很保守,从不公开,只有一次,约八十几九十年前,佛山精武体育会举行盛大武术表演,发帖邀请“刨花莲”出席表演拳术,由朱忠师公代为出场表演了一套“寻桥”,与会中者还有当时武技超群,德高望重的前辈梁世苏。由于已不需要反清复明,所以后来莫沛安乃作半公开式教授,及现亦于香港南北国术协会开班。

分享到:
责任编辑: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