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传承千年中国韵味的手工艺——纸紮工

作者:鲁兵 · 2014-11-15 来源:凯风浙江

   

  古时宫廷的纸紮花灯

  我国的纸紮(扎)工艺历史悠久,周朝时便有了纸紮的重要制品--花灯。纸制工艺精致而且用途极广。喜庆用的花灯、醒狮、舞龙、风筝,祭鬼神用的扎制品:纸马、人、屋、家居物品、桥、宝塔、凤鸟鱼虾之类,皆是纸紮的宠儿。

  近千年来纸紮工艺一贯都靠手工操作,因此行业工艺较繁多,制成品价格也相对其它行业平稳。纸紮所用的原料,一般在城区皆可买到(包括去卖菜的市场买竹,去文具店买紮纸、纸张、颜料等)。除纸紮外,纸雕艺术是一种特色鲜明的艺术门类,艺人们借由丰富的想象和不断的创新,创作出的各种纸雕艺术品,可以说是异彩纷呈、惟妙惟肖。

  纸制工艺品相比其他材制工艺品传达着浓浓的中国韵味,别具风韵。

   

  新昌目连戏《红神》剧照

  浙江新昌演目连戏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工种——纸紮工。比如戏中用的无常帽、判官帽、十殿阎王所戴的冕旒,牛头、马面的头套等等,都是纸紮工的工作。其实,除了演戏时要用上的这些帽子头套外,戏外也还有许多纸紮的如十八层地狱中的判官小鬼,和受刀山、剑树、锯解、磨碾的苦鬼。手艺高超的纸紮工能将这些东西做得栩栩如生,非常精致耐看。

  目连戏中的纸紮工出现很早。在明张岱《陶庵梦忆》一书中记载:“为之费纸紮者万钱……”可见明代万历年间纸紮用于目连戏就已经很盛行了。它的出现自然和目连戏的产生分不开:目连戏本来是农村中村民酬神祭鬼发展起来的活动,也包含“自娱自乐”的性质。开始时由聪明人想到用假面具代替(如牛头马面),后来慢慢完善且发展得越来越精致,甚至巧夺天工。因为这些纸帽都是阴间鬼物戴的(演目连戏前,要把这些纸帽头套挂在戏台两边横梁上展示)。旧时迷信,演完戏后要把这些纸扎品统统烧化掉,不能留下。所以,每演一次目连戏就要重做一次。故旧时新昌民间流俗也忌讳小孩戴纸帽作游戏,很怕被鬼物认作同类,把灵魂勾摄去。

  纸紮工在外行人看来,可能认为很简单,其实不然。从准备材料(包括工具)到完成,多达十几道工序。纸紮品大都用竹篾紮成,选材就很有讲究,要拣老嫩适中的毛竹,取其中间竹节较长的几段,经过剖篾,刮篾,浸泡,烧煮增加韧度,然后晾干,将有节处用火烘烤(新昌方言叫“谈”)使之平直。加工成有一定宽度、厚度的竹篾备用。然后用“纸灭线”(用一种较韧之薄纸加工,这种薄纸叫“桑皮纸”,方言叫“棉纸”,现在似已绝迹;用手指搓捻叫“灭”,如“灭棉”。)根据需要的形状紮成骨架,然后糊上桑皮纸,初步成型,再刷上洋红洋绿等泡色颜料,贴上剪纸图案和其他装饰材料,于是大功告成。这种纸紮工艺品,民俗气息特浓,很有观赏价值。

  纸紮工实际上相当现在剧团里的道具工,但旧时代有专门从事这种行业的店铺。如新昌狭墙弄口一家卖灯笼、木屐等杂货的店主和县前墙弄一位姓裘的师傅都擅长纸紮工。

  相关知识:

  目连戏原名弋阳腔,发源于弋阳江地区,因名弋阳腔,简称阳腔,所以又称高淳阳腔目连戏,曾经流传于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省,是中国唯一的历史宗教戏。目连戏是以《目连僧救母》而得名,是中国最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堪称戏剧鼻祖。最早见于东汉初由印度传入我国的《佛说盂兰盆经》,“盂兰”是梵文音译,意为“救倒悬”。唐代人改编成说唱文学《目连救母》(敦煌变文之一)。

  目连戏主要有绍兴目连戏、徽州目连戏、辰河目连戏、南乐目连戏,2006年,浙江、安徽、河南、湖南,江苏,山西等申报弋阳腔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上最为有名、剧目最多、保存最为完整、内涵最丰富、规模最为宏大的汉传佛教戏剧,当数目连戏。目连戏有“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之称,对中国的戏剧起源、沿革及发展传承等研究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也为研究华夏史学史、文学史、民俗文化等提供珍贵资料。

分享到:
责任编辑:湖一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