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民间艺术:鸳鸯嫁老雕

作者:牛新元 · 2014-10-28 来源:中新网

鸳鸯嫁老雕

  “鸳鸯嫁老雕”是沾化县独特的由民间音乐及民间舞蹈组合而成的民间艺术。该曲目以鸳鸯丧夫、鹦哥做媒、众鸟劝嫁、老雕娶鸳鸯和鸳鸯被逼施计谋报复老雕为主线,亦歌亦舞,有唱有逗,语言风趣幽默,表演生动活泼,用讽刺性的艺术形式,教育、启发人们同封建婚姻陈规陋俗进行抗争,为当地和周边民众喜闻乐见。

  “鸳鸯嫁老雕”之所以被称为民间艺术,是因其曲调具有典型的黄河口地区的民间小调风格。“鸳鸯嫁老雕”初创于清咸丰年间。据说,沾化县古城镇沙洼村的张春熙在山西太原任知县,他为官清正,体恤黎民,对封建婚姻给不少家庭造成的不幸深恶痛绝,但又无力扭转,惆怅中联想到鸟类的自由自在,遂编写了“鸳鸯嫁老雕”民歌,以老家的民间小调为基调。据《沾化县志》和《沾化文化艺术志》载:清光绪年间,城北沙洼村村民李连德组织当地艺人编排表演,流传至今。

  李连德出身贫寒,自幼聪颖好学,七八岁便学会了不少民间小调。十一岁那年家乡遭水灾,他随街坊出外讨饭,靠卖唱求生,远去了山西太原一带。一天,李连德连饿带累无力行走歪倒在路边,张春熙巡查路过,见一孩童奄奄一息很是可怜,遂将其带入县衙,好饭款待并安排了住所。李连德伶俐爱唱,深得张春熙和家人的欢心。闲暇之时,张春熙将自己编写的“鸳鸯嫁老雕”民歌教于李连德,不几日李连德就熟练地背唱了下来。回乡后,李连德教会了不少小伙伴,后来收本村李文江、李文清、李文河、杨春泽等八人为徒,认真揣摩,修改唱词,固定角色,经常自娱自乐,曲目基本定型。每当逢年过节,还自发为父老乡亲演出,深受人们的喜爱。

  该曲目初始为两人清唱,既无伴奏也没道具,可随意演出。经不断改进,1943年增加到了6位演员扮相三男三女,即鸳鸯、老雕、黄雀、鹦鹉、武丑、老头。男相手持哈啷鼓,女相手拿彩绢、棒槌,边唱边舞,精彩独特。1946年又增添了小生、丫环,女相道具改为花篮、花扇等,并有了打击乐伴奏。演出场面也有了较大改进,先十字大串花再男女列队,面对面演唱。1953年后,演员增至四男四女,还增添了弦乐伴奏。

  “鸳鸯嫁老雕”故事情节完整,唱词全是方言土语,调式、旋律为“五声”宫调式,节奏明快跳荡,富有舞蹈韵律特征,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该曲目对唱、独唱、和唱相融,一人唱多人和且带有花腔,这种演唱风格来自当地的劳动号子、民间小调及地方戏曲等,并吸收了弋阳腔的曲式。表演主要吸收了“风秧歌”的表演动作,舞步欢快大方、泼辣朴实,发展成了一出优秀的独幕舞台剧。

  1945年沾化解放后,“鸳鸯嫁老雕”跨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沙洼村艺人自费购买了服装和道具为群众义演,并应邀到邻村和外乡演出,影响日益扩大。后因文革停演十多年,濒临失传。1985年,沾化县文化馆派专职人员对“鸳鸯嫁老雕”进行挖掘整理,从曲谱到演唱形式上作了全面改进,修改唱词,改演员一起上场为按角色出场顺序上场,每个角色各有唱词。同时选调沙洼村李洪吉等三人与县文化馆演员组成剧组,精心排练后参加了滨州地区文艺汇演,荣获特别演出奖。2001年,沾化县文化部门与古城镇政府重新对“鸳鸯嫁老雕”进行抢救保护,从沙洼村挑选8名文艺爱好者,由第一代传人杨春泽任导演排练月余,参加了沾化县民间文艺汇演并获奖。为将“鸳鸯嫁老雕“这一优秀曲目更好地传承下去,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拨出一定经费,培植年轻人才,并借各种重大活动组织演出,实现了后继有人。

分享到:
责任编辑: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