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绍兴三乌之乌毡帽(图)

作者:王祖江 · 2014-10-22 来源:凯风浙江

   

  乌毡帽是浙江绍兴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内外乌黑,圆顶,卷边,前段呈现畚斗形,冬经风雨夏遮阳,除酷暑炎日,四季可用。其制作精细,牢固耐磨,厚实硬邦,湿之即干,经济实惠,为农民及各种工匠所乐于购用。乌毡帽以厚薄均匀、手感松软、质地坚挺为上品。

   

  乌毡帽是绍兴独特的民间常用帽。明张岱《夜航船》载:“秦汉始效羌人制为毡帽。”明会稽人曾石卿亦有“鹅黄蚕茧燕毡帽”之句。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潘尚升从绍兴袍渎搬入城区西营,开设潘万盛毡帽店,年产毡帽约2000顶。1940年,毡帽益盛。戴乌毡帽是绍兴当地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鲜明标志。

   

  中外宾客来绍兴旅游,看到朴素大方、富有绍兴水乡特色的乌毡帽也引起兴趣,买来一顶戴在头上,拍张照片作个留念。

   

  今生产乌毡帽的主要原料是羊毛、先经挑选,加工弹松,脱脂肪油腻后,再梳理层叠,压制成形。其特点不易浸水,不易沾上污泥,戴在头上能遮风、挡雨,翻边处还用作夹烟、放钱。

   

  旧时绍兴的制帽业,主要是制乌毡帽的“毡帽作坊”,而每家“毡帽作坊”都挂有一幅张牙舞爪的老虎画像,奉之为“祖师爷”。乌毡帽的商标也用老虎图案。为什么毡帽作坊称老虎为祖师爷呢?传说有一位猎人进山狩猎,追捕一只老虎至山洞,并把老虎打死。猎人发现虎穴里有一块“毛毡”(原来,老虎把平时拖吃猪、羊和其他野兽后剩下的毛压垫的窝里,久而久之,磨压成像饼一样的毡子),把它带回家洗干净,加工成盔甲模样,待干燥后往头上一戴,顿时感到暖和舒适,甚是喜爱。消息传开,大家纷纷仿制,便有了绍兴乌毡帽。

   

  乌毡帽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这与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分不开的。鲁迅在不少作品中多次描述头戴乌毡帽的农民形象。他在《故乡》中描写闰土的形象时写道:“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他在《阿Q正传》中又写道:“阿Q没有现钱,便用一顶乌毡帽做抵押……”。从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戴乌毡帽在绍兴老百姓中非常流行,是一种非常普通的服饰。小至十几岁的“闰土”,到满脸皱纹的年长者,可见乌毡帽在旧时绍兴之普遍。

   

  现在毡帽作坊已不多见,但年老的农民、渔民、山民们还是很喜爱戴之。

   

  乌毡帽制作:

  1、选用当年春天剪下的湖羊毛,将羊毛里面的杂质挑选干净后,加水放上一夜。用弹棉花的方式将羊毛弹成絮状。

  2、将弹好的羊毛均匀地摊在竹垫上。铺好后喷水将蓬松的羊毛压倒,并用竹垫卷起来,扎紧。两人用同一只脚向一个方向同时用力捻。将帽子的大致形状捏出来,完成后再重复上面“捻”的工序。接着再将帽子中间扯开,做成饺子状。

  3、在滚烫的开水里揉搓,将其中的脏物揉出来,揉搓干净后,还要在太阳下暴晒几天。

  4、晒干的毡帽用特殊的模具定型。边上冒出来的细羊毛有点扎人,要用小火烤掉。然后再把烤好的毡帽染色。再次定型、晒干后,乌毡帽就做好了。

  相关阅读:

  传承发扬

   

  现在绍兴景区里有售的乌毡帽,多数都不是绍兴当地产的。为此,已80岁高龄的民间艺人王关林颇有些难过,不过老人却执意传承发扬绍兴乌毡帽制作民间工艺,不仅办起乌毡帽加工厂,并将传统手工艺传授给后人。

  王关林是绍兴县陶堰镇茅洋村人,制作的纯手工乌毡帽远近闻名。他是绍兴县首届“十佳民间艺人”、浙江省首批“优秀民间文艺人才”,也是绍兴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据了解,陶堰镇茅洋村曾是绍兴乌毡帽的主要产地,过去村上很多老人都会制作乌毡帽。但如今这些老人相继离世,只剩王关林精通这门手艺了。王关林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如从前,一些上门定制的乌毡帽订单只能搁下,为此王关林特别着急。

  王关林从15岁开始学徒,至今做毡帽已有60多个年头了。由于手艺好,他做的毡帽知名度很高,许多外地顾客也赶到他那里来订购帽子。当然更多的还是一些几十年的老顾客,他们都是远近的船老大。现在湖南等外省客户还通过网络寻找到他,请他定制乌毡帽。

  近几年来,绍兴本地乌毡帽市场逐渐萎缩。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几年来绍兴景区销售的乌毡帽大都从山东那边购进,而很少是本地产的。山东产乌毡帽多采用机械化制作,市场价只要10元左右,远比绍兴手工制作的便宜,至于质量景区游客也不太讲究。

  绍兴当地制作乌毡帽全程都用手工,上等的乌毡帽选料皆用纯绵羊毛。制帽工序相当繁杂,比如选用羊毛就很费时间,先是拣杂毛,再将羊毛弹松,然后摊开压平,用田泥除油腻、脱油脂,脱脂后压制成毛坯。制毛坯过程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既要厚薄均匀,又要压实不松,否则做出来的毡帽松垮不厚实。然后是用野生植物花叶果汁与皂矾染色、干燥,最后才是修整成形。看似一顶简单的乌毡帽,共有72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是手工完成。一顶乌毡帽制作完成需用时一天左右时间,而前几年售价为50元,利润空间较低。

  几年前当地政府将他整套制毡工艺用录像录制下来,并将其制作的乌毡帽作为工艺品进行了收藏。但老人却心有忧虑,因为如果制作技艺不能代代相传,即使留下影视资料也没实际意义。在他看来,这套陪伴他一生的乌毡帽制作工艺,已濒临失传。目前,当地为了能使这一传统民间手工艺传承下去,已为他腾出两间房子,作为乌毡帽的生产和展示场所。

  值得欣喜的是,木工出身的王家根作为王关林膝下一子,担心乌毡帽这门民间传统手工艺到他这一代失传,主动向父亲提出要求传承技艺,现在他已掌握了全套工序。而王关林远在上海从事建筑行业的大儿子王家法也表示愿意放弃上海生意回家继承父业,使这门技艺得以更好地传承下去。

分享到:
责任编辑:湖一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