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为什么全世界人都说“huh”

作者:Arika Okrent · 2014-07-17 来源:译言网

  在电话交流中,你可能会听到一连串“ah”、“um”、“mm-hm”的语气词。其实我们的语言中充满着这些词汇的填白,但直到现在,语言学者才开始关注它。荷兰奈梅根市的马普语言心理学研究所的马克丁格曼斯(Mark Dingemanse)和他的同事新研究发现,原本被贬为“二等公民”的不起眼的“huh?”,在语言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你不理解某些事物时,“huh?”就不知不觉地从你嘴里蹦了出来。事实上,他们发现“huh?”是现代语言学者第一个研究的“通用词”。

  丁格曼斯的团队分析了包括西班牙语、汉语、冰岛语以及厄瓜多尔、澳大利亚和加纳土著语在内的十种不同语言的使用记录。不仅所有语言都有一个词倾向于发起一个简短声明,而且它的形式都类似于“huh?”他们认为,这个词不只是一个麻木状态下的咕哝,而是一个非凡的语言学发明。

  在每种语言研究中,元音的产生伴随着一个相对放松的舌位(没有一个元音是需要你像发“ee”音时需要抬高舌位,或者像发“oo”音时需要把舌头往后拉)。而且如果有任何音出现在元音前,它要么是“h”音,要么是所谓的声门闭塞音形成的辅音。(如果你用纯正的英语发音,那么你会在“uh oh”的两部分间或者“better”的两个音节间用到声门闭塞音。)

  当然,这种情况在有相同单词或发音的语言中并不罕见,比如英语的“number”和西班牙语“numero”有共同的拉丁语渊源。而且语言可能会吸收其他语言的词汇(俚语“OK”就是这样传播的)。但有一个基本的语言学原则,如果没有共同的语言渊源或者替换词,对既定的事物会随意以不同的词出现:所以英语中叫“house”,法语中叫“maison”,汉语中叫“房子”以及老挝语叫“huan”。

  “Huh?”的出现可以是任何情况,但一定不是随意出现的。丁格曼斯的团队已经从21种完全无关的语言中确认了相关性。研究者们真的确认“huh?”会在世界上每种语言中出现吗?“不,”丁格曼斯这个回答道,“但我们准备押这个注。”

  是什么成就了“huh”,而不是“yelp”的等价替换?一声笑、哭或者咆哮,不管它多么有意义,也都不会被认为是语言;尽管一只狗是用呜咽来传递悲伤的。一个依赖于口语的真正的词汇,是被习得并遵循确定的语言学规则。“Huh?”符合这个定义:其一,“huh”在动物王国没有对应物;其二,不同于天赋的发声,儿童直到开始学说话才开始使用这个词。此外,在俄语中没有“h”音,“huh?”听起来更像是“ah?”。在提问时使用下降调的语言中,比如冰岛语,“huh?”也是下降调的。综上所述,丁格曼斯总结出“huh?”是一个“对日用语言很重要”的有特定目的的真正词汇。

  但为什么各种语言里“huh?”听起来那么像?为了解释这点,丁格曼斯引用了一个进化理论,该理论认为词汇是“在语言环境中选择性压力”的结果。某种意义上,“huh?”在完成其特定功能方面是个如此高效的词,以至于它在不同语言上一次次单独出现——这就是大家熟知的趋同进化,换言之,一种特性在不同且无关的有机个体中出现是因为这个特性能起效。丁格曼斯说,鲨鱼和海豚拥有相似的躯体构造并不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的基因,而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

  人类复杂的对话环境中,充满着诸多误解、伤害感、抑或是一个尴尬的失礼,它们往往都是一言难尽的,而这种情况的存在恰恰需要一个词来表达对澄清的需要,而这个词越简洁、越容易发声、越没有复杂的舌、唇联动越好。不用太多计划,也不用从脑海里搜寻所谓“对的”词,听者就能通过一个简单却清晰、精准的词来表达感叹,而且还能维持对话的继续。“Huh?”

  其他的感叹语可能也扮演着相似的润滑对话的角色,而且也可能变成通用的。不过这得等到语言学家关注它们时,我们才会知晓。

  但我们敢肯定的是,“huh?”在对话中屡试不爽。而且它还有使说话者显得亲和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它完爆了“what?”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杜小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