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从饥饿史到讴歌牙神

作者:曹寇 · 2014-04-30 来源:凤凰网

  核心提示:几乎很少有一部“纪录片”像《舌尖上的中国》这样被谈论,关于吃、吃和人民、吃和人民和这个国家的关系。而中国的文明史也正是一部吃的历史,从饥饿到对抗饥饿。曹寇表示:现在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因为已经没有人饿死了,但这种“食”依然建立在“饲”的基础上,这远不是讴歌牙神就可以改变的。

  虽然土鳖小资热衷于网络上晒东西洋美食以示他们比我们更时尚更与国际接轨,不过,无论你信不信,反正在我个人经验和认识中是这样的:好(三声)吃莫过中国,好(四声)吃也莫过中国。

  不说八大菜系,就流传至今的各色土菜,一个以吃货自居的人大概穷其一生也吃不完。地大物博也与此有关。在这点上,绝望比怀抱希望更切实可行,《舌尖上的中国》更多的就是讲土菜。土菜才是中国人的主要吃食。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这些词是土菜的基本态度。好高骛远和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不仅不为中国人在饮食上所取,也不是中国人的生存性格。顺从并委身于已有境遇,在有限土壤和环境中,从缝隙中扣出舌尖和其他方面的享乐,这就是中国人世世代代所乐此不疲、津津乐道的。毕竟,当一条太平犬强过乱世人。

  然而事实上,中国的情况经常很糟。在几千年的历史上,一直处于饥饿状态,说中国文明史就是一部饥饿史和与饥饿对抗史也不过分。饿殍遍野是政权周期律里不断重复的悲惨画面。官逼民反,也只是到了“易子相食”的地步才会发生。可以这么说,“好(三声)吃”和“好(四声)吃”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五谷可吃,就逮着什么都吃。古人最初也不吃内脏。传说在美国修筑太平洋铁道的华工,没有肉吃,吃洋人扔掉的动物内脏,吃出了甜头,吃出了体会,衣锦返乡(闽粤)后带回了这一吃法。另外,因为饥饿的先天存在和食物的不可预知性,需要倡导俭省的美德。一时吃不掉,就存上。隔夜吃,扬州炒饭由此诞生。还是没吃掉,有点坏了,就一锅煮,放辣,火锅诞生了。再不行,那就腌上。

  婚丧嫁娶,吃。请客,吃。“打牙祭”,牙需要祭?神了。剔除陈晓卿的民生主义和悲悯情怀,《舌尖上的中国》在某种意义上不啻于对牙神的讴歌。

  与“粒粒皆辛苦”这样的哭诉和各种俭省美德有关,用以在等级制中强调身份的另一个方式,当然是在饮食上的暴虐和浪费。山珍海味对比于粗茶淡饭,酒池肉林之下必然路有冻死骨。浪费是对饥饿的反动,炫富是对贫穷的不屑。央视说现在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够两亿人吃一年,这和富足无关,而体现的是骨子里对贫穷与饥饿的深刻记忆和恶性报复。

  故曰:“民以食为天”。何为“天”?最高追求,其他一切追求和欲望都是等而下之的。封侯爵,叫“食万户”。俸禄是食,薪水也是食。哪怕涉及到气节和道德,也跟吃息息相关,如“不食周粟”,如“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如传说中的朱自清不吃美国人给的救济粮……所以“食”的另一个读音是si,也就是“饲”。中国人有没有吃,给吃多少,完全靠饲养员。

  必须承认在饮食方面,现在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因为确实没人饿死了,即便食品没那么安全,果腹是毫无问题的。南京饿死女童事件,之所以引起公愤,一方面是该女确实枉为人母,另一方面,太让人震惊,这年头还有人饿死!无论是吃饱饭了的人们,还是饲养员都看不过眼。她是对中国历史和所有中国人的冒犯。就我看来,近年来比她反动的人极其少见。不过,如果饲养员断了从门洞里给我们递食,我们也可能会成为那个女童。因为饥饿,我们也会趴在马桶上寻找一点排泄物充饥。如果我们恰巧没饿死,活了下来,是否会给未来的美食菜谱贡献一道“马桶黄金”的菜肴呢?

  曹寇,1977年生,南京人,先锋小说家。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