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目不识丁”为何这里是丁字 而不是其他字呢

2020-08-20 来源:凯风网综合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不断的提升,人们对于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想爷爷奶奶那一辈不识字的情况,现在已经非常罕见。但是,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在嘲笑他人文盲的时候经常会用“胸无点墨”和“目不识丁”来形容。

南宋诗人杨万里在一首诗中写道,“莫羞空腹无丁字,且免秋阳晒杀人”;《幼学琼林》中说,“村夫不识一丁,愚者岂无一得。”这里的“腹无丁字”和“不识一丁”意思一样,都是说不识字的人。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后人们使用“目不识丁”这个成语的频率应该会越来越少。而成语是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很多成语的背后都有它的典故。我们往往随口就能说出一个言简意赅又应景的成语,却不一定了解它的由来。好比“目不识丁”。

有人会问,为什么这里是丁字,而不是其他字呢?的确,这个问题在古代就有争议。

“目不识丁”出现在文献中比较晚,其原型是前文提到的“不识一丁”。大概在明朝之前,人们通常使用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唐代。

曾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当过宰相的张弘靖,还是个有名的书法家,颇有学问。张弘靖担任河北地区节度使的时候,生活奢侈,对手下将士很傲慢。他用的幕僚大都是轻薄浪荡之徒,只知道饮酒玩乐。

有一回,朝廷交给张弘靖100万缗钱,也就是100万贯,用来赏赐将士,张弘靖却老实不客气地克扣了20万贯。他的幕僚也有样学样,任意克扣军饷。将士们找上门理论的时候,张弘靖却鄙夷地说,“今天下太平,汝曹能挽两石弓,不若识一丁字!”

这里的“石”字是量词,读“但”,指弓弩的强度。张弘靖说的是,如今天下太平了,你们能拉两石的弓又有什么用,还不如认得一个“丁”字!

且不评价张弘靖的言行,正是他说的那句话里产生了成语“不识一丁”,后来演化成了“目不识丁。”

由于一些古籍对张弘靖原话的记载略有不同,引发了后世学者的争议。有人认为,张弘靖说的是“不若识一个字!”比如明清之际的学者张岱在《夜航船》里说,“唐张弘靖曰:天下无事,尔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个字!‘个’字误书‘丁’字,以其笔画相近也。”

张岱认为,史书中记载的应该的是“个”字,被误写作“丁”,因为两个字笔画相近。这并不是张岱要标新立异,很早就有人发现了这个问题,比如宋朝的学者王楙经过考证后认为,原版应该是“不如识一个字”。

如果你翻开《汉语大词典》,找到“未识一丁”及“无丁字”这两个词条,就会发现解释如下,“丁,‘个’的讹字。不认识一个字,指没有文化的人。亦作目不识丁、不识一丁”。

可见,“个”字被误传为“丁”是学界的主流意见。学者们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别的不说,只要分析张弘靖原话的语境就知道了,他的意思肯定是说武人不认识一个字,而不是说他们不认识“丁”字。

然而,由于“丁”字还有个异体字,上面是“人”字,下面是个竖钩,很像“个”字,古代学者为之争论不休。“丁”字还引发了一桩公案,大哲学家庄子“躺枪”了。有人说,庄子也“目不识丁”。

庄子的学问有多大不用多说,其文才也睥睨古今,竟然有人说他目不识丁?我们看看究竟怎么回事。

南朝梁书法家庾肩吾的著作《书品》,以及明代三才子之一杨慎的《升庵集》等古书都提到,庄子曾说过“丁字有尾”。庾肩吾等人就此发表了论述,意思是“丁”字下半部是个竖钩,弯钩是朝右的,这属于先秦时期的“八分”体。

庾肩吾和杨慎只是讨论字体异同,而明朝的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和另一个学者徐应秋都指出,庄子目不识丁。王世贞著有《弇州四部稿》,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今人不识字者,称‘不识一丁’……庄子谓:丁字有尾。丁尾左引非右引也,然则,庄子亦可谓不识一丁矣!”

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荟》中也有这样的说法。他们认为,丁字的“尾”是向左的弯钩,可能他们看到的古书《庄子》里,丁字的下半部是向右的弯钩,认为这不对,所以说庄子目不识丁。

笔者深感纳闷,后来发现有专家指出,庄子的原话根本不是“丁字有尾”,而是“丁子有尾”。果然,《庄子》里谈到惠施的时候,有这样一段话,“卵有毛,鸡有三足,郢有天下。犬可以为羊,马有卵,丁子有尾。”

庄子这段话讨论的是哲学,根据语境,前面以鸡、羊、马等动物作比方,讲一种违背自然的情形,后面说“丁子有尾”,应该也是指一种动物才对。那么“丁子”又是什么呢?唐朝学者成玄英注解的《庄子》里说了,“楚人呼虾蟆为丁子也。夫虾蟆无尾,天下共知,此盖物情,非关至理。”

“虾蟆”是青蛙和蛤蟆的统称。庄子讲的“丁子有尾”不是指汉字,而是说蛤蟆或者青蛙会长尾巴。没想到王世贞等学者误解了庄子,大概是古书传抄或者印刷有误,闹了一个大“乌龙”。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