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李白豪气纵横的一首诗 写尽诗仙傲气与无奈

2020-08-02 来源:沉醉古诗文 企鹅号

说起《行路难》,大概许多人只知道那一句气势雄浑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那一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实在是很扣《行路难》这主题的。

然而,李白的《行路难》其实是一首组诗,由3首组成,我们所熟知的行路难,只是这组诗中的第一首。后边两首,各有侧重,本质上抒发的还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惆怅。

这一点上,杜甫懂他,杜甫《梦李白》中的“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实在是对李白一生再好不过的概括。

出门看着街上的人来人往,盛唐气象,挠了挠头,为自己没有达成平生的志向而丧气。高官显贵的冠盖在长安遍地都是,这个人啊,却直到白头,仍独自憔悴着。

诗里的人,不像李白,心中的李白应该豪纵浪漫,而不是一个白首踟蹰的角色,只是,杜甫笔下的李白,或许是更接近真实的那一个。

李白的理想,一直都是建功立业,是“海县清一”。

【临其诗境】

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为此还在临走前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言壮语,去到京城以后,被任命为翰林供奉,说白了只是一个平日里为唐玄宗作曲作词助兴的角色,而不能参与政务。

不仅如此,因为天性耿介豪放,李白还遭到了当时权臣宦官的谗言和排挤。在长安憋屈的待了两年,最终被“赐金放还”,或许是唐玄宗最终也看明白了李白,他不适合这个宫廷,而外面的大好河山,也需要这样一个谪仙人去描写,去滋润。

只是李白本人,却不是这样想的,在他看来,这是自己苦苦争取的从政机会化为泡影,自己的理想再一次破灭。所以,在赐金放还的路上,李白写下了这三首行路难。

今天我们来看第二首。

【经典原文】

行路难

李白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条分缕析】

上边说到了杜甫,两个人在政治上都有着伟大的抱负,但是实际上都是非常不得意的,在这方面,两人是真正的知己,所以杜甫才懂李白。

这首诗是李白自己表露心迹的作品,看看与杜甫的理解,有多么相像吧。

这首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有如当头棒喝,如陡起壁立

大道如青天般宽阔啊,我却独独不能从此而出。心中郁积了很久很久的情感,在一瞬间发泄出来。

后边两句开始说自己心高气傲,做不出一些讨好权贵的事情,因为李白心中,自己与王侯是平等的,应该是“平交王侯”。

我既不能像冯谖那样,当人家的门客还要不停地弹剑作歌发牢骚,更不能在权贵面前卑躬屈膝,委屈自己的名节,这都是不和我心意的。

后边说到了韩信与贾谊,一个笑世人不识大才,一个笑朝臣嫉妒大才,其实都是在说自己。

后边六句又是一个整体,叹息完如今宫廷的腐败,李白的目光回到了遥远的春秋战国时期,遥望着燕昭王为招揽贤才筑起的黄金台。

你们没看到吗?以前燕王重用郭隗,两人之间一点嫌隙都没有,是完全的信任和托付。剧辛和乐毅为知遇之恩所感,粉身碎骨也要报效明主。

可惜昭王已逝,黄金台也无人洒扫,更重要的是重视人才的精神,现如今也随之而去了。

从古到今都感叹了一遍,最后轮到李白总结陈述:

行路难,归去来。

余韵悠长,情绪隽永。

分享到:
责任编辑:佳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