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蹴鞠为何会在北宋初年受迅速发展 兴旺起来

2020-07-24 来源:凯风网综合

在现代社会,我们的体育项目特别多,如篮球、羽毛球、足球等等,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身体,还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针对这些体育活动,有些人经常会有一些疑问,古代人的休闲娱乐是什么呢?他们有没有体育活动呢?答案是有,而且它的历史特别久远,从古齐就开始了!它就是蹴鞠!

宋太祖“酒杯释兵权”后使用文人治理天下, 推行“文治”政策, 重用文士, 发展教育, 活跃文化, 实行“不以言罪人”, 允许学术争鸣, 用文化的繁荣来彰显统治阶级的爱民政策。

蹴鞠在北宋初年受当时社会、经济的影响得以迅速发展, 逐渐兴旺起来。

在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二回中, 有这样描述高俅白打蹴鞠的场面:“高俅领了王都尉钧旨, 将着两般玉玩器, 怀中揣了书呈, 径投端王宫中来……见端王头戴软纱唐巾, 身穿紫绣龙袍, 腰系文武双穗绦, 把绣龙袍前襟拽扎起, 揣在绦儿边, 足穿一双嵌金线飞凤靴。三五个小黄门, 相伴着蹴气球。高俅不敢过去冲撞, 立在从人背后伺候。也是高俅合当发迹, 时运到来, 那个气球腾地起来, 端王接个不着, 向人丛里直滚到高俅身边。那高俅见气球来, 也是一时的胆量, 使个鸳鸯拐, 踢还端王。端王见了大喜……端王定要他踢, 高俅只得叩头谢罪, 解膝下场。才踢几脚, 端王喝采。高俅只得把平生本事都使出来, 奉承端王。那身份模样, 这气球一似鳔胶粘在身上的, 端王大喜。”文中把高俅的高超球艺描绘的惟妙惟肖。

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实现 “坊市合一, 废除宵禁”制度,也为市民文化发展构建起了平台。城市市民阶层在物质生活有了保障,解决了吃、穿问题之后, 必然会追求精神生活的提高,使得休闲娱乐、休闲体育有了市场。

据统计, 宋代一年内有300多个大大小小的节庆日, 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个。为庆祝节日, 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节庆文化娱乐活动, 刺激了贸易与商业性文化消费的兴盛, 无形中形成了定期的商业市场与文化娱乐市场。

商人们利用节庆活动, 销售节日用品和各类生活用品。同时, 节庆活动促使了专业表演的广泛开展, 专业表演艺人在集市的瓦舍中施展他们的技艺。专业的休闲娱乐表演具有了商业性质, 使得市民精神生活消费商品化, 人们用金钱换取、享受休闲娱乐的乐趣, 达到精神的满足。于是参与蹴鞠的人越来越多, 以致出现了蹴鞠组织和专业的蹴鞠表演艺人。

宋朝理学是官方哲学,起源于北宋仁宗时期, 兴盛于南宋孝宗时。理学主张“雅戏”, 摈弃激烈的体育运动, 力量型、竞技型体育出现衰落。加上文人多不愿从事体育活动, 致使体育活动减少。朝廷迁都临安之后, 受南方民族身体、习俗的影响, 文弱之风更甚, 宋代的体育陷入低谷。具体表现在马球活动的消亡和“步打球”演变成了“捶丸”, 不喜欢激烈的蹴鞠, 而喜欢带有娱乐性的蹴鞠。

表演娱乐的蹴鞠,一种是多见于宫廷内院筑球, 分队进行比赛。另一种是单纯技艺的表演, 也就是所谓的白打踢法。白打是在宋代相当流行的一种蹴鞠的踢法, 由于使用了充气鞠, 在不用球门的情况下, 以踢出花样动作为输赢。再一种就是日常的民间游戏, 可以不受场地和人员的限制, 更方便人们进行蹴鞠活动, 自娱自乐进行健身和游戏。

宋代各朝的宫廷宴会上, 蹴鞠以娱乐性为主, 有音乐伴奏, 甚至还有伴以舞蹈的乐舞蹴鞠, 进一步促使蹴鞠朝着表演、追求花样的方向发展。

《蹴鞠谱》中规定了球的重量为正重十四两, 古代的量器是十六两为一斤, 十四两约合现在的四百三十四克。在这里要特别提示的是, 现代足球国际足联规定的标准足球重量是不多于450克 (16英两) , 不少于410克 (14英两) 。通过比较得出了惊人的发现, 宋代鞠的重量已与现代足球的重量甚至已经相差无几。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