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汉武帝的推恩令号称无解阳谋 到底难在哪里

2022-06-08 来源:腾讯历史

无解阳谋,你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明摆在哪里就是一个陷阱,对方就算是知道,他也得捏着鼻子往里边跳。

至于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往陷阱里跳,死的慢一点,不跳死的快一点,结果没区别,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而已。

其实推恩令说是无解阳谋,也是有他的背景,没有这个大背景也推行不下去的。

所以想要了解这个问题,最好把这件事从头到尾地说一遍,然后在进行分析,题主的问题就能解决了。

事情的经过

 

历史上每一个朝代都是在推翻前朝之后,在前朝的认知和制度上来建立属于本朝的制度。当然这种认知和建立,会摈弃掉前朝不好的一面。

比如从周朝开始,使用的是分封制。

当时之所以使用这种制度,从根子上讲,碍于当时的交通不便,造成的信息传递延迟,为了方便统治地方而使用的一种制度。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明了了。

周朝的国土面积比较大,最远的地方到中央的路程,可以长达两三个月。

那么地方上如果发生了他国入侵,或者严重的灾害,地方上向中央请求援助,一来一回半年的时间就过去了。

有战争的话早结束了,地方上指不定已经让对手给灭了;有灾害的话老百姓都能自救了,就算自救不了,也四散奔逃了,老百姓都没有了,到哪里去救灾。

所以碍于当时的形势所迫,采用了最有效率的分封制,派一个人过去,把民生,军事等等各种事务都管理起来。

就算是当地有什么突发的事情,都会被这个人及时解决,所以诸侯国其实就是说小版的国家,诸侯们在自己的封国里行使皇帝的权力。

这种制度有好也有坏,好的方面就是效率提高了不少,坏的一方面,一旦地方诸侯变得强大,形成强枝弱干的局面,王朝的根基就会被动摇。

所以想要使用分封制,朝廷必须时刻保持着强大,一旦地方上的诸侯有了异心,就可以挥动手里的实力,直接将他碾压。

如果朝廷不强大了呢?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其实就是周朝强枝弱干形成的一个局面,下边一帮公侯伯打成了一锅粥了,周朝天子却一点办法都没有,要地没地,要人没人,于是周朝天子就没有了权威。

于是在历史书中的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很少听到有关周朝天子的消息。

那么在这种局面之下,最终形成战国七雄,后又让秦朝将整个领土进行了一个统一。

最终秦朝接受了周朝的教训,吸取了他好的一面,铲除掉了坏的一面。

比如分封制就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郡县制。

郡县制的好处是,地方上的领导人,只能叫地方官,放到地方上权力是很大,但他的任免都是在中央的,一句话让你上去,你就能上去,让你下去就能下去。

不会像诸侯国那样,世袭罔替,爷爷经营,儿子经营,一辈辈积累,最终就可以把地方上积累成强枝弱干的局面。

为了推行郡县制,秦始皇修秦驰道,目的就是加强地方和中央的联系,再推行车同轨书同文,从上到下,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

那么秦朝灭亡,西汉建立之初,他也是沿袭了秦朝的制度,实行的是郡县制,但是碍于当时的环境,郡县制中夹杂着分封制。

碍于什么环境呢?

 

第一个是功臣的功劳都很大,大到必须封国的地步,所以西汉初年就有了异姓功臣封诸侯王的事情。

第二个西汉结束了秦朝的统治,天下刚刚初定,地方上也不安稳,除此之外还有匈奴人的虎视眈眈。

就算是有秦驰道将地方和中央联系起来,但这种联系依然脆弱,信息传递还是长。

当年刘邦何尝不想把匈奴给扫除了,但三十二万大兵被匈奴人围困与白登。

白登之围对汉王朝的影响是很大的,让刘邦认识到短时间内想要消灭匈奴人是不可能的,这个认识也让后来的皇帝所继承。

所以在地方上必须有一个人坐镇,于是在西汉初年就有了郡国并行的制度出现。

与此同时除了分封功臣之外,还有九位刘姓同族也被封为诸侯,再加上一个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

这种局面形成以后,其实对于西汉的中央是很不利的。

为什么呢?当时的诸侯国所管辖的地域有三十多个郡,而西汉中央直属的郡只有十五个。

从管辖的地域上就能看出,西汉初年其实已经是一个强枝弱干的局面。

当时汉高祖在的时候,那是没问题,各个诸侯都能压服得住。

那么等到汉高祖刘邦去世以后,登基上位的汉惠帝性格比较柔弱,大权就掌握在了吕后的手里。

吕后就破除了非刘氏而王的规矩,分封吕氏子弟为侯为将,进一步消弱诸侯王的势力。

等到吕后去世,王公大臣和刘氏诸侯王就来了一个平定诸吕之乱。

诸侯王的实力大增,而且基础得到了巩固,借着平定诸吕之乱的余威,气势那是嚣张得厉害。

在史书中都有记载当时诸侯王的情况:

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制同京师

 

所以西汉初年强枝弱干的局面,一直就没有打破,在汉高祖刘邦和吕后在的时候,还能压服,到了汉文帝登基的时候,这个平衡算是被打破了。

诸侯王的实力大增的情况下,也只能容忍了。

所以汉文帝上台之后,对于诸侯王就开始采取优容的政策,比如吴王濞说自己生病了不方便上朝。

要知道在当时的严格的等级制度中,不追究吴王濞的责任就不错了,汉文帝反而给吴王濞赐杖。

淮南王长持铁锤击杀审食其,也是不了了之。审食其大小也是一个侯,淮南王说杀就杀了,这何尝不是没有将汉文帝这个皇帝放在眼里的举动。

所以在当时诸侯王尾大不掉的局面其实已经很严重了。

看出其中危害的人那也是有的,于是第一个正式提出解决诸侯王问题的是梁怀王的太傅贾谊。

他给汉文帝的《治安策》就指出了 诸侯国的危害,并给出了策略: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易,国小则亡邪心。

啥意思呢?在贾谊看来,想要天下太平,就必须多封一些诸侯,在分封这些诸侯的时候,必须减弱诸侯国的力量。

因为诸侯国的力量减弱,朝廷才能让他们更加容易地遵纪守法,封国的面积小了,才不会有邪念。

那么从贾谊的方案中,不难看出他是看出了诸侯国的弊端,但他不反对分封制,他的思想仅仅限制在了消弱诸侯国的法子上了。

 

这种想法,从根子上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但任何问题的解决,其实都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

当时汉文帝并没有采纳,但心中也有了想法,有了将齐国一分为六,淮南国一分为三的想法。

但当时推行这个东西的话,对于汉文帝来说还是很难,因为强枝弱干的局面,在他手里还是没能打破。

汉朝经不起太大的波折,必须修身养性,等待机会的到来。

那么到了汉景帝继位之后,诸侯国越发地猖狂起来,目无法纪的事情时有发生。

于是御史大夫的晁错再次对诸侯王的事情进行了奏议,建议削藩:

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大体意思是,就现在的局面不削藩诸侯王要反,削藩诸侯王还是要反,现在削藩祸小一点,不削藩祸大。

那么从晁错的这番话中,其实已经能感觉到,当时西汉王朝的严峻性,诸侯国尾大不掉的局面,从汉高祖刘邦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压制不住的迹象了。

从历史上看,削藩其实就是动了别人的利益,一旦利益被侵犯,那么被动的这个人,一定会拼死一搏。

削藩历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所以当汉景帝接受了晁错的建议,对楚国,赵国和胶西国进行削减,还要拿吴王的罪,削了他的封国。

这个手段有点激烈了,范围也大,最终导致了七国之乱。

汉景帝当时就杀了晁错,想要平息七国之乱,其实七国瞄向的就不是晁错而是汉景帝的皇位。

所以杀一个晁错并不能阻止七国继续叛乱,最终还是用武力对这七国进行降伏,这才平定了七国的叛乱。

也正是因为这个七国之乱,汉景帝这才把诸侯国中势力大,能力强的家伙给打趴下了,用实力告诉诸侯国,皇帝就是皇帝,他才是实力最大的。

 

汉景帝借着这个余威,加紧了对诸侯王的控制。

最明显的举措就是,收回了各个诸侯国中官吏的任免权,就给诸侯王留下一个封国的收租税的权力。

通过七国之乱以后的一步步措施,汉景帝收回了诸侯国的权力。

因为封国里的官吏是由朝廷任免的,随着这个时间的推移,到了汉景帝后期,中央集权就更加地巩固了。

那么经过汉景帝的举措,中央对诸侯王有了很强的节制,但是诸侯王就是诸侯王,过去在等级森严的体系中,他的地位还是很高的,这种高依然能够威胁到朝廷。

比如在建元三年的时候,济川王刘明就杀了自己封国的太傅和中傅。当然了这个时候诸侯王也没过去那么有权了,刘明杀了人,也就被贬为了庶人。

从这件事中就能看出来,当时诸侯王和朝廷的矛盾依然在。

那么在这个时期,中大夫主父偃,再次提出了削藩的举措。这次削藩的目的不是为了收权,毕竟已经收回来了,目的是收诸侯王手里的土地。

毕竟过去的财政说到底,来源都是在土地上的。

按照主父偃的说法,诸侯地方千里,坐拥几十座城,政策一旦放宽,他们的骄奢淫逸的风气就会助长,政策严厉的时候,又会封关锁国联合加起来对抗朝廷。

得出结论,必须再进一步的削藩才成。

但是主父偃的削藩,并不是采用之前削藩的法子,因为过去的法子太过激烈,把矛盾激化到发生叛乱的地步。

所以主父偃就提议如果要削藩,可以推行推恩令来削藩。时间虽然长点,但胜在稳妥。

于是汉武帝一纸推恩令下去之后,诸侯国进一步衰弱,以至于一个个的被除了国。

比如河间献王刘德去世之后,长子刘不周继承了嗣位,他的另一个儿子刘明在同一年被分为了兹侯。

而这个分出去的兹侯国直接就归郡管理,以至于史书上都没有怎么记载这个国家。

长子继承了诸侯王的爵位,其他儿子瓜分封国土地,成为列侯,而列侯的土地是归郡管理,这就相当于土地重新回到了朝廷的手里。

 

等到新一任的诸侯死了,再次进行一次推恩,诸侯国的封国土地就会进一步的消弱。

这还不算,在此后,汉武帝又把目标瞄向了列侯,比如以列侯所献酎金不足成色不好为由,先后又削去了一百零六个列侯的爵位。

进过这一系列的手段,诸侯王的势力大减,王朝得以稳定。

要知道我们历史上的朝代,国祚最长的就是周朝,长达八百年,第二长的就是汉朝,长达四百年。

推恩令的实施,将诸侯国手中的权力收回,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也让汉朝国祚得以延长。

这就是推恩令的整个过程,那么推恩令这种阳谋,为什么那些个诸侯王捏着鼻子都认了。

 

推恩令最妙的地方就是,一旦推恩令下达了,各个诸侯王知道这就是一个陷进,不愿意跳。

那么就会出现诸侯国分裂,以至于发生内乱的地步。

毕竟按照推恩令来说,好处均沾,诸侯王的儿子每个人都有,诸侯王不乐意,那么最先不高兴的是除了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儿子,自己内部就先乱了。

诸侯王本身就凝聚不起来力量对外了,到最后他这一系的子孙保不齐就要绝后了。

那么执行了推恩令,势力是由大变小,然后由小变没的。嫡长子虽然不高兴,但其他儿子高兴啊,他还感激推恩令,心甘情愿的执行这道命令。

这就是推恩令最大的特点。

那么执行推恩令其实是有前提的,诸侯国不足以威胁到朝廷,才能实施,不然推行的结果依然会爆发类似与七国之乱的现象。

要知道在汉景帝时期,平定七国之乱之后,利用这场平乱的余威,汉景帝收回了诸侯国里官吏的任命,将诸侯国的实力削弱了不少。

没有了那种上通下达的效果,干啥都得背地里干,毕竟在封国里头的官员,是吃朝廷饭的官员,他们可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再加上推恩令,并不是一下子就要把封国给取消了,矛盾不会那么尖锐,这个阳谋才能够实施的顺利起来。

如果地方上的诸侯王有实力的话,面对这种明显的陷进,权力没有被划分出去的话,造反的事情还是会发生的。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