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明军第八次北征:“大将守边”到“塞王守边”的转折点

2022-05-27 来源:腾讯历史

1368年,徐达、常遇春攻克燕京,顺带收复“燕云十六州”,完成了宋朝三百多年没有完成的任务,威震中原。元顺帝撤离燕京,回到漠北草原,蒙古骑兵依然是明朝的劲敌。为此,朱元璋继续远征沙漠,总计13次,北元分崩离析,蒙古草原再次回到部落时代。

朱元璋的13次北征沙漠,大多数都是大将挂帅出征,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傅友德、蓝玉、宋晟、周兴、沐英、邓愈,都先后统军出征塞北。远征结束之后,数千公里的边防线上,都是大将留下来镇守,保卫边陲。

 

明朝初年,效仿汉朝、唐朝的做法,奉行“大将守边”的策略,徐达、李文忠、冯胜、傅友德、蓝玉等人经常在北平、陕西、山西、宁夏、甘肃等地“练兵”。得到皇帝的命令后,这些大将立刻统帅军队出征,深入沙漠追击蒙古骑兵,战无不胜,威震塞北草原。

“大将守边”策略效果不错,却有尾大不掉之势。1388年,大将蓝玉远征捕鱼儿海,俘虏敌军十几万,牲畜几十万头,北元分崩离析。蓝玉桀骜不驯,军中将士的提拔擅自做主,经常不跟皇帝汇报,这让朱元璋非常不满,也坚定了“塞王守边”的决心。

朱元璋看来,朱家子孙还是信得过的,守卫边陲的重任,交给13大“塞王”,拱卫大明的江山社稷。这13大“塞王”,分别是韩王、沈王、辽王、宁王、齐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安王、秦王、庆王、肃王,分散在数千公里的防线上。

所册封的“塞王”,不能管理当地民政、军政,只有得到五军都督府、兵部的命令,才能统帅军队出征,否则只能呆在王府里面。那么,“塞王”有何用呢?很简单,这些“塞王”分布在边境、塞外;为了自己的安全,他们必须抗击蒙古骑兵,不让他们南下中原。

 

《明史》记载:“皆塞王也,莫不敷险隘,控要塞,佐以元戎宿将,权崇制命,势匹抚军,肃清沙漠,垒帐相望。”蒙古骑兵想要南下,必须经过“塞王”的防区,在长城外面交战。“塞王”为了安全,也会去夺取对手的领地、牧场。如此一来,明朝与蒙古在塞外就维持着某种平衡,中原的安全有保障。

“塞王守边”策略的实行,册封13大“塞王”是第一步。如何训练、培养这些“塞王”,使其成为类似徐达、常遇春、傅友德、蓝玉、冯胜等名将,才是朱元璋需要考虑的。想要让“大将”退出舞台,首先得让“塞王”能上舞台。

1390年,朱元璋进行第8次北征,这是明朝从“大将守边”到“塞王守边”的转折点。1388年,蓝玉远征漠北,北元分崩离析,脱古思帖木儿大汗被也速迭儿处死,北元分崩离析。此后,来自草原上的威胁减轻,蒙古骑兵无力南下袭扰。

距离蓝玉出征才两年,朱元璋随即进行第8次北征,其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塞王”得到锻炼,能够独当一面。13位“塞王”,以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宁王朱权实力最强,其防区也是蒙古骑兵重点“照顾”的对象。

 

1382年,各位“塞王”相继离开南京,到封地锻炼,参与“练兵”,但并未参与战斗,更别说挂帅出征,深入沙漠追击敌军了。但是,到了第8次北征,从未参与战斗的“塞王”,却挂帅出征,还节制淮西旧将,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1390年,朱元璋任命颍国公傅友德为大将军,南雄侯赵庸、怀远侯曹兴、定远侯王弼、全宁侯孙恪等名将追随,前往北平训练兵马,听从晋王朱棡、燕王朱棣节制,准备出征漠北。其中,王弼追随朱棡,其余追随朱棣。

朱棡、朱棣,首次出征作战,就能统帅大军团,可知朱元璋对他们的重视。深入漠北作战,并非儿戏,虽说北元实力减弱,也不容小觑。当然,朱元璋有信心赢得胜利,有信心让朱棡、朱棣崭露头角,因为傅友德、赵庸、王弼、曹兴、孙恪都是名将,经验十分丰富。

傅友德,与常遇春一样勇猛,骁勇善战,可以带大兵团作战。1370年,傅友德出征四川,灭了“明夏”王朝。1373年,傅友德与冯胜远征甘肃,七战七捷,俘虏敌军十几万。1380年,傅友德出征西南,沐英、蓝玉、王弼、郭英都打下手,一举灭了梁王。此后,傅友德又多次北伐,从未失败过。

 

赵庸更是勇猛,常遇春、李文忠出征时,他是前锋大将,驾驭骑兵。应昌之战、开平之战,元军死伤十几万,赵庸居功第一。可惜,因为赵庸私自拿战利品,本应该册封“公爵”,结果只得“侯爵”。

王弼更不用说,人称“双刀王”,平定张士诚、陈友谅、吕珍、陈友定、明升、西南,都是立下大功。1388年,蓝玉远征漠北,若不是王弼坚持进军,不要中途班师,蓝玉就不会赢得会战胜利,“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傅友德、赵庸、王弼、曹兴、孙恪追随,朱棡、朱棣挂帅,胜利没有悬念。换句话说,朱元璋想给“塞王”们镀金,让他们建立战功,接受大战的洗礼,树立在军中的威望。事实证明,朱元璋成功了,朱棡、朱棣没有让他失望;有这些名将支持,明军所向披靡。

朱棡、王弼出塞后,蒙古骑兵闻风溃逃,明军展开大范围搜索,因太子朱标巡视陕西、山西,朱棡回来迎驾,没有多少斩获。朱棣、傅友德、赵庸、曹兴、孙恪率军出古北口,探知乃儿不花正在迤都放牧,便采取长途奔袭战术,闪击对手。

 

迤都位于外蒙草原,距离古北口一千多公里。此时,天降大雪,寒风刺骨,将士们都希望等就地扎营,大雪过后再出兵。朱棣认为不可以,应该冒雪前进,出其不意,得到傅友德支持。寒冷的草原,大雪纷飞,乃儿不花没有防备,傅友德、赵庸等抵达迤都附近,蒙古骑兵没发觉。

大军合围,明军胜利在握,朱棣还想劝降乃儿不花,便派观童去谈判。乃儿不花犹豫不决,傅友德、赵庸等已经击败蒙古骑兵主力,将牧场合围起来。乃儿不花想逃走,观童说这是燕王的兵马,归顺燕王可以确保性命无忧。

乃儿不花走投无路,率数万人、几十万牲畜投降,明军班师回朝。得知消息,朱元璋万分高兴,直言:“肃清沙漠者,燕王也!”意思是,肃清沙漠,保护明朝的江山社稷,还得看燕王。可以说,朱元璋成功了,有众多名将辅佐,朱棣等“塞王”表现突出,已经成长为名将。

第八次北伐后,大将挂帅出征的频率少了很多,而“塞王”出征的频率却越来越高,明朝的边防策略,从“大将守边”向“塞王守边”转变。1402年,朱棣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对“塞王”的实力非常忌惮,便逐步削弱他们的力量。

 

朱棣继位,“塞王”力量被削弱,只能“食租税”而已。此外,朱棣对“大将守边”也不放心。为了抵御蒙古骑兵南下,捍卫大明,朱棣迁都燕京,“天子守国门”,由皇帝来镇守边陲。

参考书目:《明史》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