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秦琼儿子墓志出土 揭晓大唐第一猛将 不是尉迟恭

2022-05-18 来源:腾讯历史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是曹操在面对三国群雄割据、连年征战的悲惨景象时所发出的慨叹,在一千余年之后的今天读来,仍然让人感到莫大的悲慨。

 

自秦汉以来,大一统的思想深深的埋在中华民族的血肉和基因里,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历史的兴衰中交杂动乱与安定。在每一次动乱的背后,都是无数的英雄传说和无数的枯骨。

而在隋末的巨大的动荡里走来的大唐,无疑是带着更深的血色。那个年代涌现出的无数英雄,至今让人心驰神往。

 

而在唐开国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众多英雄中,谁又是可以排在第一位的猛将呢?这是一个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李元霸还是尉迟恭?

隋末的历史一次次被小说和影视剧演绎着,这些带着很大虚构成分的文艺作品成了绝大多数人初步了解隋唐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比如很多90后都非常熟悉的电视剧《隋唐英雄传》。

这种文艺作品中,很习惯地给各个英雄豪杰排一个座次,那这第一把交椅非李元霸莫属。但是若真说起大唐的第一猛将,却根本没有这个名字。

 

在小说里,李元霸是李渊的第四个儿子,骨瘦如柴、天生神力、面如恶鬼,然而这毕竟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其实李渊除了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外的确还有一个嫡子,名字与李元霸也很接近,叫李玄霸。

李玄霸是李渊的三子,的确是李元霸的原型,但是李玄霸的人生在历史中只有“早甍无字”这样短短四个字的记载,显然与大唐第一猛将挂不上边。

 

而尉迟恭,这又是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名字。

尉迟恭自然不是虚构出来的,但是与小说的记载也有着一定的出入。不过尉迟恭的确是一员猛将,早年在宋金刚手下也的确让唐军吃尽了苦头。

尉迟恭后来归降唐朝,与李世民关系非同寻常,更是数次救了李世民的命。比如在洛阳之战中,李世民孤身犯险,被王世充手下将领单雄信追击,正是尉迟恭及时赶到,李世民才能免于一死。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尉迟恭也不能算得上第一猛将,虽然唐太宗说过他和尉迟恭一人执弓一人持矛便可天下无敌,但实际上,在武力的角逐和冲锋陷阵上,有一个人却更受李世民青睐。

墓志疑云

1974年,在河南洛阳出土了一方墓志,全称为《唐故常州义兴县令上柱国秦府君墓志铭并序》,这里的秦府君是一个叫秦怀道的人。

秦怀道在唐代算不得什么大人物,正史中更是寥寥数笔,但是秦怀道的父亲秦叔宝的名字却是家喻户晓。

 

秦怀道因为父亲秦叔宝的缘故,蒙荫为千牛备身,也就是宫禁侍卫,好比文官子弟的兰台郎。后来外放州县,承袭爵位为开国县公,履历极为一般。

在《秦怀道墓志铭》中记载了部分关于秦叔宝的事迹,大概是说他的父亲秦叔宝,曾经跟随李渊李渊征战天下,并且生擒了尉迟敬德,短短几句,的确是颇为惊人。

但是我们并不能根据他曾经生擒尉迟敬德就断定秦叔宝可以作为隋末唐初的第一猛将,在我看来,这段不长的记载有两个疑点。

 

与宋金刚的作战中,指挥者到底是李世民还是李渊。

秦叔宝在生擒尉迟敬德的作战中,他的贡献到底有多大?

先来解答第一个疑点,无论是“两唐书”还是《资治通鉴》,关于这场“柏壁之战”的记载都是李世民作为指挥者,但是墓志中的记载也说得过去。

毕竟李世民当时还是秦王,秦王为臣子,李渊为君父臣的功劳自然是君的功劳。

 

关于第二个疑点,最大的问题在于,尉迟敬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被“擒”的,而是在走投无路之时选择与寻相投降李世民的。

但是,尉迟敬德之所以会落得如此境地,却和秦叔宝有直接关系,在美良川之战中,秦叔宝便是主力之一。

参加美良川之战的唐军将领分别是秦叔宝、程知节、李世勣、翟长孙和秦武通。

当时的情况是在与尉迟敬德的作战中李世民以李世勣、程咬金、秦叔宝三人领军于美良川北方攻打宋金刚,而以为、翟长孙、秦武通在南面夹击之”,再根据《旧唐书》相关记载的相互印证,可以知道这次战役,秦叔宝的功劳最大。

 

故而在《秦怀道墓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就不为奇怪了,毕竟墓志最大的作用便是为死者唱赞歌,适当地夸张是可以理解的。相比于当时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这已经是相当收敛了。

熟悉而又陌生的第一猛将

绝大多数人对于秦叔宝的了解都是出于关于隋末的历史演义、评书或者影视剧。

在历史演义中,秦叔宝是山东历城的一个捕快出身,武器是双剑,排名隋唐第十六条好汉。又在杨林、罗艺、李密、王世充等人的帐下,最后才归于李世民。

但其实在历史中,秦叔宝起家是在来护儿手下任职,等到辗转来到李唐,才迎来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

 

秦琼和唐初的很多将领是有着一定的不同的,如同样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侯君集、李世勣,甚至比他更晚一些的薛仁贵,这些人都是有着比较强的指挥作战的能力。而秦叔宝更像是一个角斗士和敢死队长。在《旧唐书·列传第十八》中有着这样的记载:

“秦叔宝每次跟随 李世民出征,敌方 军阵中如果有骁勇之人耀武扬威,李世民必在愤怒之下让秦叔宝前去击杀,秦叔宝纵马持槊每次都能于万军之中取其姓名性命。”

在唐初的一众名将中,有着如此记载的非秦叔宝莫属 ,而且秦叔宝也经常会有在武牢关之战中那种以数十骑冲击窦建德大军的记录,这都是秦叔宝勇冠三军的证明。

 

晚年多病

虽然无论从《秦怀道墓志》还是在正史的记载中,都能证明在武力上,秦叔宝是当时当之无愧的头号猛将,但是也为他的晚年埋下了隐患。

秦叔宝的晚年并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迹,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在玄武门之变中立功不多或者并没有参加,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严重的伤病。

他曾说,我从年轻时就开始经历战阵,经常冲锋陷阵,身经大小战役二百余场,受伤流血不计其数,怎么会不生病呢?

 

相比于很多将领有着运筹帷幄的儒家风范,秦叔宝则像是一支插进敌人心脏的利剑,跃马横槊,所向披靡。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