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唐朝士族出仕的好办法:给皇室当挽郎

2022-04-01 来源:腾讯历史

话说开元盛世进入到第十四个年头,岐王李范不幸病故,唐玄宗伤心之下追封这个弟弟为惠文太子。而得了皇帝命令的礼部,开始按制选拔惠文太子丧礼上需要的挽郎,结果因为僧多粥少引起了众人的不满。毕竟对于长安城里遍地走的世家子弟来说,挽郎可是件美差,不仅身份光荣,更重要的是,当了挽郎就等于拿到了走上官场、迈向人生巅峰的入场券。所以选挽郎的消息一放出来,礼部的大门一时间都要被挤破了。

时任礼部侍郎的贺知章,一见场面如此火爆,为了安抚那些没能选上挽郎的世家子弟,情急之下竟然放言:“大家都别急!听说宁王也快不行了,你们的机会还会再来的!”

要知道宁王李宪可是唐玄宗的大哥,当年就是他主动将太子之位让了出来才成就了这场开元盛世,所以唐玄宗对这个大哥的感情自然非同一般。几乎可以想见,宁王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身后事绝对会比现在的惠文太子还要风光,排场更大,需要的挽郎人数更多。围观的众人一听这话,想想也对,于是很快就散去了。而贺知章顺利解决了眼前的危机,却同时也戴上了一项大不敬的罪名,被贬去工部当差。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对“挽郎”一职产生了好奇,这个挽郎究竟是干什么的,为什么那些世家子弟这么热衷于在葬礼上当一个挽郎呢?这就要从挽郎这个制度开始说起了。所谓挽郎,即指在皇帝、皇后以及一部分太子出殡时负责牵引灵柩,哀唱挽歌的人,早在汉代便已有之,《续汉书·礼仪志》中就有记载:载车着白系参缪绋,长三十丈,大七寸为挽,六行,行五十人。公卿以下子弟凡三百人,皆素帻委貌冠,衣素裳。

只不过那时候并没有“挽郎”这个称呼,只规定了必须以公卿子弟充任。“挽郎”一词的真正诞生是在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经过不断完善,最终演变成了一条可供世家子弟出仕的捷径。当然,无论挽郎这项工作能带来怎样的后续福利,其本职任务始终没有改变过。那就是要在帝王的灵柩离开皇宫前往陵寝之际,身穿白衣头戴白帽,挽着车旁拴着的三股丝练拧成的引棺绳索,随同卤簿仪仗前进——这并不是单纯地帮助柩车行进,而是为了在百姓的注目下,显示出皇家葬礼的庄严和气派。

试想宽大的柩车周围,由一二千人组成素白色的队伍,挽歌执铎歌唱,制造出高耸入云的悲声效果,挽郎则在棺车四周,突出其中心地位,再加上卤簿与其它仪仗,这一切无疑可以将帝王葬礼庄严神圣的氛围,推向最大且最震撼的瞬间。而为了保证如此气派的排场,每当皇帝、皇后或太子薨逝后,朝廷就会开始着手选取符合条件的挽郎。如:

东晋成帝的杜皇后死后,有司依照惯例选择公卿子弟60人充任挽郎;

东晋孝武帝的王皇后死后,有司请求选拔24名挽郎;

宋文帝的袁皇后死后,本该选挽郎但被皇帝下诏停止;

唐朝惠文太子李范死后,礼部开始选挽郎;

宋太宗驾崩后,朝中大臣上报挽郎人选;

宋真宗驾崩后,朝中大臣请求确定挽郎人选。

因为每场葬礼上所需要的挽郎少则数十人,多则两三百号人,所以很多人的墓志上就记载了自己曾通过担任挽郎而进入官场的经历。只不过有些墓志因为误记或贴金需要,导致墓主当挽郎的时间或被提早,或被推迟。比如张直应是仁寿二年担任隋朝独孤皇后的挽郎,却被硬生生推迟到了仁寿三年才起家为挽郎;比如贞观七年时,唐高祖李渊明明还健在人世,李全节却迫不及待地宣布他在这一年出任了李渊的挽郎;再比如姚崇的墓志声称其咸亨元年就当了孝敬皇帝李弘的挽郎,然而事实则是,李弘还要再等五年时间才会咽气。

这些墓志在细节上的确不太靠谱,甚至还会误导对挽郎制度不够了解的人,让他们产生误解,以为挽郎还有提前选或推迟选的。好在各处史料的记载还是很负责任,记录得很清楚。只有皇帝、皇后、太子薨逝后才会选挽郎,根本不存在驾崩前就提前选好挽郎的事情,滞后选挽郎一说更是荒唐可笑——葬礼都举行完了,还要挽郎做什么?

同时,挽郎作为帝后葬礼上的重要一环,往往会根据当朝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两晋时的挽郎数量,多的也就60个,少的只有24个。更有甚者如东晋成帝、孝武帝和南朝宋文帝,出于节俭的考虑,竟然在皇后薨逝后下诏停止选挽郎。而到了唐朝就又是另一番景象,帝后葬礼上必须安排200个挽郎,中晚唐时又增加到220个。

挽郎数量的增加,一方面自然是为了凸显皇家气派,另一方面也是在为众多的世家子弟能够尽快迈入官场提供便利。毕竟按理来说,有了挽郎这一层身份后,运气好的可以立即出仕当官,就算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或是通过考试才能正式踏上仕途,但也总比入仕无门的普通人要强上太多了。

只不过能够立即得到官职的人到底还是少数,大部分挽郎出身的世家子弟,还是要等上个几年才会被授予官职。像薛元超,十六岁就当了唐高祖李渊的挽郎,二十一岁才出仕太子通事舍人,也就是说等了整整五年才被授予官职。还有周绍业,贞观九年就当了太穆窦皇后的挽郎,然而直到显庆二年病逝,等了足足二十二年,都没能释褐为官,一辈子到头,就只有一个从七品下的宣义郎的散官头衔。

而如薛元超、周绍业之流并不在少数,可即便如此,这些世家子弟还是对挽郎一职趋之若鹜。究其原因之所在,无非是因为唐朝当官途径有限,不靠门荫,就只能靠科举。然而门荫也要看父辈和祖辈的功名,不够级别自然谈不上门荫,就算够了级别名额也十分有限。而唐朝科举入仕之难,更是毋庸赘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绝非虚言。

所以,世家子弟在门荫无望,又不想耗费心力去科举场上拼杀的情况下,自然只能在帝王驾崩的消息传来后闻风而动,冲到礼部抢一个挽郎的名额,想办法走个捷径了。

作者:千茶如兰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