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官府为何不把犯人关押 反而费力把人发配千里

2021-10-10 来源:腾讯历史

现如今,我们在许多描写古代的影视、文学作品中都经常能够看到这句话,这句话往往都是在帝王惩治某些“罪大恶极”之人时所判处的罪行,而“发配”也成为了一种对于“死刑犯”的恩赐。

可是,在古代,发配也需要人力物力。此外,因为路途遥远,在这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资也定然不是少数,那么为什么不直接将这些人进行关押呢?其实此举尽显帝王的大智慧。

一、发配千里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对于刑法十分重视,尤其是在法家思想的影响下,统治者们不约而同地认为,刑法越是严厉,越是能让百姓不再犯错。

历史上被称之为“残暴”的君王,大多都有一些极其残忍的刑罚措施。让受刑者苦不堪言,甚至在晚清末年,更有着“十大酷刑”之说,在众多刑罚当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株连九族,满门抄家问斩。

当然,这样的刑罚并不会经常使用,一般都是犯上作乱、或者刺杀皇帝、欺君罔上者才会被如此对待,而比株连九族再轻一点的,就是斩首示众了。

斩首示众一般是对于那些贪赃枉法、徇私舞弊,或者乱杀无辜,罪大恶极之人的惩罚。然而却并不是所有犯下如此罪孽的人,都会被处以死刑。

此外,在古代还有一种刑罚,叫做“发配充军”“流放千里”。

古时,大多数的帝皇都无比重视名声,没有任何一位帝王愿意被百姓称作“暴君”,因此为了在百姓当中树立宽厚、仁德的形象,赚取口碑,除非是大奸大恶、十恶不赦之人,触及到了皇帝的底线,不然皇帝也不愿意枉造杀孽,判处斩首之刑。

面对犯重罪者,又不得不进行严惩,因此思虑之下,才有了发配千里,的刑罚。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虽然发配也极为痛苦,但是总算是保全了一条性命,因此,也可以说是发配皇帝的“法外施恩”。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获得这样的“宽恕”,什么样的人又必须除之后快呢?这里面也是存在一定的讲究的。

想要决定其最终惩罚,主要是看犯人所犯下的罪状以及当时皇帝的心情。如果犯罪者所犯罪状,只是达到了判处死刑的程度,但是却有功在身又或者皇帝心情不错,这时,只要有大臣为其求情,那么自然就可以“从轻发落”了。

此外,有时皇帝也会念在其为国家做过的贡献上,直接判处发配、流放。不过,虽然比起砍头,发配或者流放,可以让其留下一条性命。但是发配千里,毕竟是仅次于斩立决的惩罚,自然也不是那么好过。

二、不为人知的内情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自古以来被发配充军的大多都是犯下贪赃枉法、结党营私、意图犯上作乱的朝中大臣,还有一些则是被陷害的忠良。他们这些人大多都曾久居高位、养尊处优,平日里出行更是乘坐奢华无比的马车,衣食住行均有仆人伺候。

可是,在发配途中,别说有人伺候了,甚至有时还不得不去伺候看守他们的士兵。因此,光是徒步走到发配地点,这对他们来说就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了。

其次,虽然说是“发配千里”,可真实的距离并不仅仅是一千里地而已。这里的千里指的是有着千里之遥、千里之外的意思。

再则,由于路途遥远、环境恶劣,每次被“发配千里”的队伍当中,总会有人生病,甚至不治而亡。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发配队伍是有着一定死亡率的,而这更成为押运队伍官差们的免死金牌。如果队伍中有哪些人敢忤逆他们,他们不介意利用这些名额来除去惹怒他们的人。

在《水浒传》中,林冲被发配沧州,途中险些遇害,就是因为当时的官差受人指使用这种方式除掉林冲。

最后,哪怕是被发配的人,活着走完“千里”全程,抵达了被发配的地点,这也不意味着是他们苦难的结束,反而是苦难的开始。

因为被发配的人大多会被送入军队当中,边陲地方,守军较少,而这些被发配的犯人恰恰可以被纳入军队,参加军队的边防以及战争。每当战时,这些犯人就可以作为冲锋队,冲在第一线,充当起“挡箭牌”的角色。

如果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加入军队,那么剩下的犯人就要充当起苦力的角色。衣、食、住、行,所需军需都要由他们来生产制造,最起码也会成为耕种的“劳动力”。

或许,此时有些人不禁会问,这些事也可以“就近分配”让这些犯人去做,为什么要劳神费力地送到“千里之外”呢?

三、帝王的智慧

其实,将这些犯人发配千里无非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这些犯人大多之前都有着深厚的背景,如果就近分配、关押的话,很难保证他们不会通过“疏通关系”来减轻自己的罪行,甚至越狱。

其次,被发配的地方大多都是土地贫瘠,人烟稀少之地,而这些犯人恰恰可以去到当地“搞建设”,去成为“土地开发”的劳动力。最后,将这些人用来充军,也可以加强地方军队的力量,对于镇守边疆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因此,虽然耗费了人力、物力,但是却能将这些犯人“重新再利用”,又能为自己塑造仁慈的形象,古代帝王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到:
责任编辑:佳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