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古代时期古人在做官后为何一般都会收养养子呢

2021-08-29 来源:腾讯网历史

在历史上,收养养子或者当别人养子的事非常多。比如,吕布为了寻求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他曾经先后做丁原和董卓的养子。无独有偶,曹操的父亲曹嵩也曾经做过中常侍曹腾的养子。

为什么这么多的古人在做官之后都选择收养养子呢?

1.延续血脉,多子多福

古代,人们把后代传承,子嗣延续看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事。如果一户人家后继无人,那么将会被看作是非常可笑的笑话。

比如,五代十国时期,虽然身处乱世,但是身居高位的官员还是有着多子多福的想法。后汉的天雄节度使郭威与自己的妻子柴氏关系非常好,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柴氏一直无法生育。为了延续郭氏的血脉,郭威就收养了柴氏的侄子柴荣为养子。

南吴太祖杨行密,因为自己的亲生儿子们排挤自己的养子彭奴,于是将彭奴交给权臣徐温抚养。虽然徐温已经有了许多儿子,但是看到彭奴举止非常有礼,就收下了这个养子,改名为徐知诰。这位徐知诰就是后来的南唐开国皇帝李昪。如此看来,找到一个好的养子,是多么有福气了。

2.扩大势力,增长威望

古代,官员收养子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增加自己的势力,培养自己的亲信。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无论是文官、武官还是宦官,都会在选拔和培养新人的时候,打起收养子的小算盘。

唐朝时期,边将安禄山居心叵测,阴谋反叛朝廷。为了扩充自己的军事力量,增加自己的个人影响力,他收养了擅长骑射的李宝臣为养子。这位李宝臣曾经帮助安禄山把守井陉口,是安禄山的所有部下中相当受信任的一个。当然,就连安禄山自己,也当了杨贵妃的养子,他整日追着比自己小十多岁的杨贵妃叫妈,场面也是十分搞笑了。

除了武将们喜欢收养养子,在宫廷中供职的宦官也会收养其他小宦官为养子。唐代的宦官高延福曾经在宫廷中担任过七种官职,虽为内侍,但也要谨守官员本分。随着年纪越来越大,高延福也在考虑自己的官职由谁接手,谁更适合做自己的副手。

经过不断地考虑,年轻的高力士成为了高延福的养子,后来果然不出高延福所料,高力士因为辅佐唐玄宗有功,还曾经担任过右监门卫大将军等官职,进一步光大了高延福的门庭,甚至在历史上,高力士自己也留下了极为响亮的名号。

3.力挽狂澜,缓冲风险

在古代战场上时刻发生着激烈的战斗,武将、首领们必然会遇到危及生命的风险。为了在一场战争中能够有一位力挽狂澜的猛将出现,一个老将领往往需要利用平时的时间去培养新的将领,而为了达到毫无间隙的信任目的,甚至还常常用收养养子的方式来维持关系。这样,可以在自己分身乏术甚至遭遇不测之时,继续有人带领这支队伍。

比如,刘备的养子刘封打仗就非常勇猛,曾经成为蜀汉势力里不可小看的一员大将。再比如,常遇春去世之后,明朝又失去了一个能够打击北元的将领。为了继续征讨北元,朱元璋的养子李文忠扛过了常遇春的重担,继续辅佐朱元璋讨伐蒙古残余势力,并屡建奇功。

另外,在朝堂上行走,文官也总是会遇到不少风险。明朝嘉靖年间的青词宰相严嵩,就曾经因为自己的谄媚皇帝的执政风格多次遭遇弹劾。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大多数时候嘉靖皇帝并没有过分苛责严嵩。这是因为严嵩党羽众多、养子众多,严嵩的这些养子大多也是朝廷的官吏,他们结党营私,沆瀣一气。

纵观古代人做官后收养养子的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官吏们收养养子的目标看起来不同,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自己。有的是为了延续血脉,有的为了增强实力,有的为了缓冲风险,都想借助养子的力量在世间走出更开阔的田地,达到自己各种目的。

当然,养子自己也从一介平平常人,一跃成为身份地位显赫的官吏子弟,也确实得到不少好处。

整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相互利用”罢了。

分享到:
责任编辑: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