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若秦始皇传位给扶苏 能带领秦国走向辉煌吗

2021-10-07 来源:腾讯网历史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道尽秦始皇的雄才伟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自此以后开启了华夏民族的大一统时代。尽管每一个王朝到最后总会出现地方分裂,但是过不了多久华夏民族又会归于一统。而这一切要归功于秦始皇开启的大一统制度。直到今天民族统一,领土完整的信念依然深深刻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血脉里。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伟大人物开创的伟大帝国却二世而亡,公元前207年项羽刘邦大军攻入秦都咸阳,秦朝灭亡,在中国历代大一统王朝中其存在时间犹如昙花一现,令后世许多人生出无限感慨,他们不禁感叹:如果当时继位的是始皇长子扶苏,也许秦朝就不会二世而亡了。但扶苏真的能延续秦帝国的辉煌吗?或者说秦朝灭亡的原因仅仅只是选错了继承者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扶苏的性格和当时的国家情况分析。

扶苏是秦始皇长子,他出生后秦始皇以《诗经》中《山有扶苏》的扶苏为名,意为树木茂盛的意思,包含着秦始皇对这位长子的喜爱。扶苏聪敏而好学,对治国方略很有见地,秦始皇也经常让他参与讨论政事。但是,扶苏在治国理念方面与秦始皇有些不同。秦国从商鞅变法开始一直以法家思想治国,法家思想是秦国统一天下的重要思想基础,秦始皇自然也遵循法家思想,而扶苏接受的是儒家思想以仁义治天下的治国理念。

在秦始皇准备处死几百个议论秦朝政治的文人士子时扶苏极力反对,因此惹怒秦始皇,秦始皇安排他去北方与蒙恬将军修长城镇守边疆抵御匈奴。此后大多数时间扶苏都在边关。从后来秦始皇去世前的诸多安排来看,秦始皇把扶苏安排去边关并不是疏远他,而是为了锻炼他并且让他和军队保持一定关系,为以后做准备。可是即便如此,扶苏依然没能继位,最后自尽。

扶苏性格宽仁,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他“扶苏为人仁”。宽仁的扶苏在亲自掌握几十万大军的情况下被奸臣逼死,由此可见,一个仁义的人未必是最佳的君王人选。就他本人的性格而言,他和秦二世一样并不适合成为帝王。事实也证明他没能统治秦帝国。

分析完扶苏的性格,再来看看他的治国理念是否适用于当时的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秦朝不仅统一了天下,还开创了后世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可以说秦朝是古代中国从奴隶制社会转向地主阶级封建社会的重要标志。

而要维持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许多制度就要做出巨大变革,从公元前221年开始秦始皇将商周以来的分封制改为郡县制,随后车同轨、书同文以及统一度量衡等等制度陆续确立。

推行这些制度有一个大前提就是思想的统一,也可以说是民心的统一。民心往往是跟着舆论走的,而在当时舆论又掌握在六国文人手中,六国文人的思想来自于诸子百家,各不相同。对于秦朝所实行政策的说法莫衷一是。在此情况下秦始皇想要推行各种有利于大一统的制度就必须使舆论向着自己,所以他不得不采取一些极端的做法。

由此可以看出,在当时的情况下,扶苏的治国理念在促进思想统一和制度统一方面是行不通的。他的治国思想只能在完成大一统的制度之后才能实行,而这一切都是到了西汉时期民心舆论都偏向大一统之后才得以实施。

秦朝的统一对于不同的群体也有着不同的意义。对于普通人民来说统一意味着结束了春秋战国几百年各国混战的局面,百姓们不用再受战乱之苦,但是对于六国贵族来说他们损失了极大的利益。秦朝实行郡县制,六国贵族失去作为当权者的特权,失去对于国家的控制,失去奴隶甚至是土地。而且天下一统实行秦国制度后,他们也失去了世袭贵族爵位的机会。

因此,秦国的统一对于六国贵族而言是致命的打击,六国贵族对秦国也是充满仇恨。这一点从西楚霸王项羽的起义中体现的淋漓尽致。项羽是楚国贵族之后,公元前209年项羽跟随叔父项梁起义,天下云集响应,加入项羽项梁队伍的其它六国贵族数不胜数。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既不能对六国贵族赶尽杀绝,又要保持国家的统一就不得不对这些贵族采取高压政策。

而扶苏以仁义治天下的理念无法对六国贵族进行有效统治,毕竟六国贵族与秦国之间的仇恨是无法用仁义来消除的。从这一点上来看,即使扶苏继承皇位,他的治国理念也并不能延续秦朝的统治。

综合分析来看,扶苏仁义的性格不能使他在掌握军队的情况下战胜对手继承皇位,同样的理念既不能完成大一统制度思想的建立,也不能对国家进行有效的治理。所以,扶苏或许比秦二世胡亥更有才能,但本质上他们都不能延续秦帝国的辉煌。

跟随历史的轨迹我们会发现每一个王朝都有它自己的历史使命,秦朝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即:大一统制度的初步实现。这一实现为后来西汉大一统思想的确立和民心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代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朝“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他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在正确的制度下实行了错误的政策,这个分析可谓入木三分。

秦朝灭亡的原因确是如此,严刑峻法,劳役繁重,百姓苦不堪言。但是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秦朝作为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它的历史任务就是把大一统的制度建立起来,而在当时的条件下要建立这样的制度就必须采用这种高压的政策。

“错误”的政策导致了秦朝的灭亡,但加速了大一统制度的建立。经过秦朝末年的楚汉之争,大一统的思想深入人心。历史是无法假设的,司马迁对此早已给出答案,一个“仁”字就注定扶苏无法继承皇位也无法延续秦帝国的统治,秦帝国在短暂统治后随即灭亡,这是历史的必然,不会因为换一个继承者而改变。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